要避免养老“乙肝歧视”,除了弥补法律上的空白,更需要细化和完善现有的养老机构体系,走医养结合、专业化养老的路子。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深圳市民郑泽华(化名)决定为61岁的母亲选择一家养老院,却被多家私立和公立的养老机构拒之门外,原因都是他的母亲杨女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京报记者还咨询了北京、上海等多家养老院,均表示拒收乙肝病毒携带者。
老人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被诸多养老机构齐拒门外,很容易让人想到就业领域普遍诟病的“乙肝歧视”。不可否认,“乙肝歧视”让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当权利受到侵害。不过,相比起法律对教育与就业领域的乙肝歧视有明确禁令,养老机构能否拒绝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也是该事件的争议点所在。
鉴于此,为避免乙肝歧视惯性向养老服务领域蔓延,现行法律是否也应针对该问题拾遗补缺,是个问题。
抛开“乙肝歧视”,目前“包括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养老护理现在都很尴尬”。究其原因,不外是人们对于传染病患者存在传染可能性的恐惧心理在作祟。传染病患者因其身体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在日常护理上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很多普通的养老服务机构未必具备这样的条件;同时,其传染性也无形中对养老服务机构及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公共卫生风险,客观上加大了其管理成本。
早在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方向。该《意见》认为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意见》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以及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专业医疗机构。这为特殊养老群体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而要避免养老“乙肝歧视”,除了弥补法律上的空白,也需要细化和完善现有的养老机构体系,走医养结合、专业化养老的路子:由专门的养老机构承担,通过引导、扶持、规范,让包括患有传染疾病老人在内的所有老人,都能够找到可以满足其需求、有能力提供特殊而专业养老服务的机构。
原文:老人携带乙肝病毒被多家养老院拒收 律师:涉嫌歧视
医院检验结果显示,杨女士临床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其出院诊断记录明确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郑泽华与母亲整理材料,准备寻找新的养老机构。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近日,深圳市民郑泽华(化名)决定为61岁的母亲选择一家养老院,却被多家私立和公立的养老机构拒之门外,原因都是他的母亲杨女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昨日,曾拒收杨女士的龙岗区任达爱心护理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明确规定不接收传染类疾病患者,也是为其他老人考虑。而据杨女士的主治医生介绍,杨女士所携带乙肝病毒传染性很低,并不影响与他人正常接触和生活。
“因为这个事,母亲情绪也很差,几天都睡不好觉。”郑泽华认为,母亲携带的乙肝病毒程度轻微,无需接受治疗,不应成为无法入住养老机构的门槛。新京报记者还咨询了北京、上海等多家养老院,均表示拒收乙肝病毒携带者。
律师称,养老机构拒收乙肝病毒携带者,涉嫌乙肝歧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包括传染病在内的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长期被忽视,相关养老制度仍需完善。
因携带乙肝 护理院拒老人入住
今年36岁的郑泽华昨日介绍,其父母在其三岁时离婚,2012年自己在深圳有了稳定住所之后,将母亲杨女士接到身边生活。
“送母亲去养老院,也是万般无奈的选择。”郑泽华说,母亲此前曾有未分化精神分裂病史,后经治疗病情被控制,但今年4月精神再度出现异常,与家人相处、沟通都出现了困难,“我于是跟母亲商量到养老院先住一段时间,那里有人照顾和提醒吃药。”
在征得母亲同意后,郑泽华开始物色合适的养老院,并电话联系到龙岗区任达爱心护理院。该护理院工作人员在了解到杨女士的情况后,表示可以收养,费用为每月5800元左右。
5月25日,郑泽华带母亲到任达爱心护理院做进一步了解,并把母亲的病历交给了该护理院的陆主任进一步审核。郑泽华记得,当天他们被安排在护理院吃饭,“母亲对环境挺满意,准备入住。”
然而不久,陆主任告诉他,母亲因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无法入住护理院。
昨日,任达爱心护理院陆主任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该院的入院须知中明确规定不接收传染类疾病患者,“我们也是为院里的其他老人考虑,当天我还给他介绍了另一家养老院。”
医生称老人可正常与他人接触
接下来,郑泽华先后咨询多家私立和公立的养老院,均以相同的理由拒绝杨女士入院。
此外,南山区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医院出具乙肝病毒携带者无传染性证明,可以考虑让杨女士入住该中心养老。但郑泽华向北大深圳医院咨询后得知,根据母亲的情况,无法为其出具无传染性证明。
根据《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符合本办法规定的60周岁及以上、具有深圳市户籍、无暴力倾向且精神状况稳定、无传染性疾病且自愿入住的老年人,可申请评估轮候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昨日,记者在深圳市康宁医院的诊断记录上看到,杨女士属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携带者(小三阳)”。据其主治医生介绍,杨女士所携带乙肝病毒传染性很低,也不需要药物治疗,且不影响与他人正常接触和生活。
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编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介绍,该类型乙肝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和公用厕所等都不会传染。其主要传染途径为血液、母婴和性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