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简单手势或眼神便可控制设备,实现更自然便捷操作。
图源自网络
在现实世界中融入虚拟数字信息和图像,实现更加沉浸式体验。
图源自网络
通过设备与虚拟世界进行互动,体验更加真实和立体的视觉效果。
图源自网络
还记得前不久苹果发布Vision Pro并展示其功能时带给我们的震撼么?
不要在自我怀疑了,在科技发展按下加速键的背景下,世界的发展总是日新月异。这不,比之更炸裂的黑科技又出现了!
这一次,为我们传来“喜讯”的仍然是商业奇才马斯克!
没错!又是他!这个掀起人形机器人热潮的家伙!↑
当网友还在吐槽没有人会整天带着笨重的“头盔”(指Vision Pro),Vision Pro的设计与常态化使用并不现实时,
马斯克却在社交媒体平台X的Spaces活动中不经意间为我们透露了又一重磅消息——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首位人类受试者已经可以脑控鼠标了!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身兼数职”的马斯克在2月20日晚间参加活动时被问及Neuralink的研发进度。作为Neuralink初创公司创始人,马斯克对外透露:“首例植入Neuralink大脑芯片的人类患者似乎已经完全康复,没有出现我们所知的不良影响。目前患者已实现用意念控制电脑鼠标,只需通过思考,患者便可移动屏幕上的鼠标。Neuralink现在正在试图让受试者尽可能多地点击鼠标按钮。”
好的,这下真的不用再担心Vision Pro太笨重了,人脑已经马上要进化成主机了……
芯片植入人脑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带着这个问题,机器人大讲堂深入探索了Neuralink的脑机接口技术,并了解到了他们重要研究项目——PRIME研究。
▍
什么是PRIME研究?
Neuralink的PRIME项目是一个旨在研究并开发脑机接口技术的重要计划,将持续约6年时间。该项目的全称是"Patient Research, Implant, and Modeling Engine",意为患者研究、植入和建模引擎。
PRIME研究(用于精确植入的脑部计算机界面的缩写)代表了一次针对先进的无线脑部计算机界面(BCI)技术的开创性临床实验。
通过招募因脊髓受伤或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而四肢瘫痪的患者,并为其手术人工植入脑机接口设备,
研究人员将主要对以下三件事进行研究:
第一个是评估Neuralink开发的脑机接口设备N1 植入物的可行性。
第二个是评测Neuralink开发的负责实施植入的手术机器人R1的安全性。
第三个是考察Neuralink开发的用户应用程序BCI系统的初步功能,特别是其使四肢瘫痪患者能够仅凭思维操控外部设备的能力。
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将一枚细小且在外观上几乎隐形的植入物精确地放置于受试者大脑负责策划运动的区域。
通过这种方式,
无需任何电线连接或身体动作,就能解读受试者的神经活动,并实现受试者仅通过思维来控制计算机或智能手机。
根据Neuralink此前发布的视频展示,芯片植入后,受试者将超越人类现有的能力边界,
只需在脑海中想一想,便可实现拨打电话、打字、浏览网页、玩游戏等操作。
据报道,该研究在
2023年5月
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的正式批准,
获准启动其首项人体临床研究项目。
随后,
在2023年9月,
Neuralink又通过了独立机构审查委员会的审核,获得首家合作医院站点的同步批准,并同步
开启了该研究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招募工作。
2024年1月29日,
马斯克曾通过社交平台对外透露:
Neuralink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人体移植,
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
▍
Neuralink人体实验成功将来带什么?
在过去几十年中,学术研究人员一直在动物和人类身上测试脑机接口技术,因此Neuralink实施的首个人体植入案例并非该领域的首次尝试。
然而,不同以往,Neuralink此次的人体实验中引入了数项重大创新。
其研发
的
系统是完全植入的、无线的,并配备了可充电电池,
这一设计符合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无缝地使用这些设备的理念。
与此相对,许多学术实验室中的脑机接口演示依赖于有线配置,通过电缆将患者头部与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相连。
图源自网络
此外,Neuralink的植入物还能利用分布在64个线路上的1,024个电极来记录比以前更多的单个神经元活动。
每个电极的精细程度都超过了人类发丝,它们被精准地安置于大脑的敏感组织中。Nuyuiukian强调,这种高分辨率的捕捉能力对于开发高性能脑机接口(BCI)至关重要。
如果Neuralink的人体实验能够成功实现其目标,它可能会为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变革。
图源自网络
对于那些受到帕金森病、脊髓损伤、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困扰的人群,或是因各种原因失去言语或行动能力的人们来说,Neuralink脑机接口技术的持续进步和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线希望。
这项技术有望使他们通过思维力量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操控外部辅助设备,如假肢或轮椅,从而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他们的沟通和运动能力。
▍
赛博人狂想:Neuralink的一大步,马斯克的一小步
无论成功与否,对于此前一直在猴子和猪等动物身上进行实验的Neuralink来说,此次在人体进行实验都可谓是其研究进展中的一大进步。
然而,对于创始人马斯克而言,Neuralink的进展可能仍然过于缓慢。
在马斯克“无所不包的大脑计算机”设想中,人脑与计算机直接连接,实现高度融合的人机界面。这一概念通常被描绘为一种超级智能,可以将人类思维与计算机技术完美融合,进而助力人类实现更快速、更深入的智能处理和决策。
图源自网络
在众多采访和社交媒体平台上,马斯克频频提及这一理念。
他主张,人类与计算机的边界应该逐渐模糊,以更高效地挖掘人类的智力潜能,并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
具体而言,这种脑机接口技术或许能使人们通过纯粹的思维力量连接到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即时获取和共享。此外,它还可能赋予人们仅凭思维操控机器人等外部设备的能力,执行各类任务,甚至拓展人类的感知和认知领域。
然而,这一愿景目前尚未跨出科幻的范畴,其实现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障碍和伦理问题。Neuralink目前的研究方向更聚焦于开发可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旨在辅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恢复运动功能等方面,而马斯克所描述的全能型脑机接口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
关于Neuralink
Neuralink
是一家由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立的脑机接口
公
司,于20
1
6年
成立
,但直到2019年7月才首次对外公开亮相。
Neuralink旨在设计和开发能够读取和操控大脑信号的脑机接口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人类大脑与外部设备(如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直接连接。该技术可能使人们能够通过思维来控制电子设备,以及通过接收大脑信号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思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