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乐视网召开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乐视移动供应商堵门,高喊“贾跃亭滚出来”,场面混乱。乐视网创始人、前任董事长贾跃亭没有出现。
经授权转载自听戈(ID:tinggeliuge)
刘戈: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资深记者,财经作家
贾跃亭跑到了美国,还有不少人对他心存幻想,呼唤他回来,担起应该担负的责任,澄清外界的传言,甚至东山再起。其实,即使明天贾跃亭就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回到祖国怀抱,而且从加利福尼亚带回一个更加牛逼的PPT,也没法洗刷他为“庞氏骗局”案例库又增加一个标准案例的污名。
现在还在为贾跃亭开脱的,除了一部分因为拿过人家好处又很有做人原则的高尚人士,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没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
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
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而得名的。庞齐是生活在19至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欺骗投资者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3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后人称把这种诈骗方式称为“庞氏骗局”。
其实如果我们有耐心细细地回顾一下庞氏的骗局就会发现,很多后来被称为诈骗的案例,在开始的时候通常是一个天才的商业计划。是否有能力把骗术一直玩下去并且转化成正当的生意是衡量骗子和成功商人的标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庞兹发现,理论上国际回邮代金券可以作为投机工具。通俗地说,英国人给美国人写信,并希望对方回信,随信会附上一张纸,美国人拿着这张纸到当地邮局可以换取一张邮票,可以很方便地并且不需要自己付钱给英国人回信;这张纸就是国际回邮代金券。
万国邮政联盟规定国际回邮代金券可以在任何一个属于万国邮政联盟国家的邮政局兑换成邮票。为了确保人们不会从中投机,于1906年确定各国的货币和国际回邮代金券的汇率。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的货币价值发生了变化。尤其是意大利,里拉贬值很厉害。庞兹发现,1美元先在意大利换成对应的里拉,然后在意大利购买国际回邮代金券,运回美国,再去美国邮政局换成邮票,再把邮票出售,原来的1美元就变成了3美元,利润达到200%。
但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在操作上实际很难实现。第一,运输上有问题,从意大利把那么多的国际回邮代金券运到美国很困难;第二,在美国,庞兹要把众多的国际回邮代金券变成邮票再出售变成现金,存在困难;第三,国际回邮代金券并没有大量发行,庞兹的计划就不可能大规模操作。但是,庞兹是在已经筹集了巨大资金之后,才发现这桩买卖的不可行。而且,这些资金是通过3个月给予投资者50%的投资回报募集而来的。
于是,庞兹就玩起了游戏——用第二批投资者的资金来支付第一批投资者的利息。第一批投资者拿到确实的50%回报时,基本上会继续投资,而且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投资。如此反复,庞兹收到越来越多的资金。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反驳,说金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1920年8月,庞兹破产了。他所收到的钱,按照他的许诺,可以购买几亿张欧洲邮政票据,事实上,他只买过两张。此后,“庞兹骗局”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庞兹被判处5年刑期。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1949年,庞兹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曾经,那个发明了“生态化反”等中文新词的PPT高手“贾布斯”,带着他的七大生态一路蒙眼狂奔,宣称要把乐视生态这种独一无二的模式带向全球,为全球用户及人类社会持续创造全新价值。而今,他的伟大梦想已经卖给了地产商。而众多的债主,怀揣着一线希望,眼巴巴的眺望着太平洋对岸贾跃亭大别墅里透出的灯光。
这相当于乐视把所有的鸡蛋
装在一个篮子里
并且带着这蓝鸡蛋走钢丝
2016年5月,乐视提供的第三方公司数据显示,在4月份的销售榜单中,乐视超越了海信、创维、长虹等传统彩电生产巨头,成为行业的第一名。乐视甚至十分高调地将获得第一的消息发布在大街小巷的广告牌上。我当时就撰文对乐视的这个第一提出了质疑。
我是在用易道专车的时候知道乐视已经是家电视机厂家的。2015年易道被乐视收购,获得了大量资金注入,之后就开始实施充100返100的促销政策,这个活动让濒死的易道咸鱼翻身,重新夺回了不少专车司机和用户。在这最新的促销政策里,如果充值达到12000元,除了送12000元以外,还送一台乐视牌电视。
虽然补贴政策一直是互联网企业获取用户的手段,但这样像双倍返还所有用户的大手笔还是不多见,这让我到目前为止还是易道的忠实客户。我个人虽然也有准备买台新电视的打算,但在深思熟虑之后,我还是控制住了自己充12000块钱进去的冲动。我想起了那些年在同样诱惑的条件下,给理发店、洗衣店充过的钱,想起突然在某个早晨,发现他们已经关门跑路时拔凉拔凉的心。
我担心的是,补贴一直进行下去,电视机一台一台送下去,如果补贴停止了的时候,那么用户还能在吗?如果用户不在,企业还能在吗?从资本市场搞来的钱,能够支撑这么多产业的现金流吗?
乐视告诉大家卖了多少台电视,但却没法告诉大家这些电视赚回来多少钱。理论上讲,乐视卖出越多的电视就可以在乐视网上增加越多的视频流量。但乐视即使真的夺得了月度销量第一,和中国电视数亿的保有总量相比也仅仅是九牛一毛,能够带来的现金流屈指可数。高调强调这个“第一”,实际上是讲给资本市场的新故事。资本市场的确是一个相信故事的地方,但故事讲多了,就变成了故事的N次方,经不起一个故事出纰漏。
什么是生态系统?就是要啥有啥,微生物、植物、动物一个都不能少。乐视构建的互联网“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系统包罗万象,甚至延伸到了汽车领域,其覆盖的产业之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找不到可以与之比肩的公司。
这相当于乐视把所有的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并且带着这蓝鸡蛋走钢丝。
但当把乐视所有的融资项目拿在一起看,就会发现乐视潜在要背负的债务可能是个天文数字。虽然京东到现在仍然是一家不怎么赚钱的公司,但京东一直以来只讲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不断产生大的现金流,这些现金流足以让京东把安全索不断的扎牢。而乐视一个接一个大手笔的后面,我们只能看到PPT铸就的想象力,却看不到能够接住这些想象力的安全网。
互联网时代,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无限的想象力。但是这些想象力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词汇叫常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企业经营的边界也是有限的。尽管中国巨大的市场和经济转型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市场机制的不成熟、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多变还是让每一个成长中的企业随时都面临倾覆的风险。在一个所谓的生态系统中掌控众多新的企业而不发生问题,绝对是小概率事件。
乐视虽然现在还没有以最惨烈的方式分崩离析,贾跃亭也没有像大风厂的蔡成功一样被债权人四处捉拿,但失去了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权的贾跃亭其所谓“生态系统”的“伟大理论”已经基本上寿终正寝。
贾跃亭这几年来一直宣称的“乐视生态”,其实从一开始就是空中楼阁。乐视生态要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垂直闭环,满足用户对各类娱乐内容的消费需求。他讲了无数个PPT,但没有一次讲清楚“七大生态”系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每一种生态之间需要多大的资金、发展到什么样的规模、在什么样的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下,才会衔接在一起成为互相促进和推动的体系。
其实,即使在自然界,经过了亿万年的进化,相对于生态平衡,生态失衡才是常态,气候、土壤、微生物、植物、动物、人,随便哪个系统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生态体系的崩溃。将貌似关联的各种产品、服务和生产方式集合在一起,四处出击,而异想天开地让它们之间产生“生态化反”,形成生机勃勃的平衡生态,更接近于诗人的狂放和浪漫而不是企业家的深思熟虑。
贾跃亭构想的乐视生态系统,试图颠覆自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基本商业模式。这个基本商业模式的核心要义就是专业分工,每个企业在某个细分领域获得竞争的比较优势。互联网改变了许多,但并没有改变这个基本规律。
如果我们再用稍微“阴暗”的心理来猜想贾跃亭之所以提出“乐视生态”的根本原因,也许从一开始,所谓“乐视生态”就不是一次实现梦想的出发,而是野心大于能力、入不敷出时的自救策略,只是PPT讲的太多了,投资人信了,自己也信了。
历史上,绝大多数庞氏骗局都不是骗子利欲熏心的周密策划,而是野心大于能力者的蒙眼狂奔。当理想过于高远而资源不足以支撑的时候,“生态体系”就必然沦为庞氏骗局的路线图。大公司的“生态系统”和小文具店兼卖煎饼和保险的生态链异曲同工,都有可能是庞氏骗局的前奏。
当然,基于上市股权的庞氏骗局比传统上债权的庞氏骗局要隐蔽得多。更糟糕的是,有人明明在制造一场庞氏骗局,但不会被追杀,这就是贾跃亭和蔡成功的根本区别。
“庞氏骗局”的核心的竞争力
就是它看上去真的很棒
乐视资金问题自去年11月爆发后,已烧钱过百亿的乐视超级汽车项目还是得到贾跃亭的“中国好同学”的大笔投资。当退潮的时候,你才知道谁在裸泳。每一次经济周期的低谷都会有很多“庞氏骗局”败露,如果没有经济危机或者经济下行,“庞氏骗局”很可能演变成“伟大创新”。
金融危机就曾经暴露出一大批裸泳者,从2008年春天的贝尔斯登开始,裸泳者一个个被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下。当这些以往牛皮哄哄的银行家们双手捂在私处,不得不走上沙滩的时候,公众对于金融机构的信任轰然倒塌。正当人们认为金融危机已是“水落人出”,现在已经到了如何面对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危害的时候。没有想到的是又一个裸泳者出现了——纵横华尔街近50年的前纳斯达克主席麦道夫——美国证券行业中最有名、最资深、口碑最好的从业者之一,竟然也是一个操控“旁氏骗局”骗子。
有着近50年从业经历的的麦道夫向公司的两名雇员坦白说,他们的投资顾问业务实际上是一个骗局,两名高级职员不是别人正是麦道夫的儿子。两个儿子选择了“大义灭亲”向联邦当局举报了自己的老爸。调查人员第二天抵达麦道夫寓所时,麦道夫知道大势已去,承认“以不存在的钱支付给投资者”。也许这是近些天来老麦最轻松的一天——game over了。
麦道夫浸淫资本管理多年。他早在1960年就成立了投资证券公司,后来曾经长期担任纳斯达克主席,可以说为美国的资本市场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起诉书显示,麦道夫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和交易部门分别在不同楼层办公,麦道夫对公司财务状况一直秘而不宣,而投资顾问业务的所有账目、文件都被麦道夫“锁在保险箱里”。
麦道夫的客户包括富豪、对冲基金、大型机构投资者甚至欧洲的一些银行。在很多投资老手们看来,向麦道夫的公司投资,他们担心的不是损失金钱,而是损失赚钱的机会。
麦道夫丑闻还在不断扩充的长长的受害者名单,比欺诈案本身更让人错愕,一些一向以经营谨慎著称,并且成功躲过前一轮金融海啸冲击的欧洲金融巨头——诸如英国汇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都成为受骗的冤大头。
如果说,那些已经倒掉和苟延残喘的投资银行已经让人们深度地怀疑那些金融机构看上去很像回事的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不过是忽悠投资者的摆设,那么麦道夫的出现则彻底地毁掉了人们对华尔街尚存的一点点信任。如果说,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还可以勉强解释为投资银行内部由于贪婪而过度创新,最后产生失误的话,那么麦道夫这种最原始的诈骗手段得以长时间存在,并且有那么多金融机构上当受骗,则彻底动摇了人们对整个世界金融机构的安全性的信任——原来我们的钱就一直放在一帮骗子和傻瓜的手里?美国是号称监管最严格的金融市场,投资者会觉得,这种事情都能发生,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了!
麦道夫承认,他经营的不过是一个“庞氏骗局”。
麦道夫创造性地发展了庞兹的游戏。他成功地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自己的投资公司加上了神秘且高贵的光环。想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类似于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人介绍是不能进的,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就算加入后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投资策略到底是什么,麦道夫从不解释,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
在往前推几十年,大萧条时期也有一位和麦道夫差不多身份的大佬玩过“庞氏骗局”。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华尔街拒绝监管的保守势力中,冲在最前面的是纽约证交所主席理查德惠特尼,即使在大股灾之后,他依然用“完美无瑕”来形容他掌管下的纽约证交所。他的底气来自股市崩盘时他传奇般的“英雄壮举”。在股灾来临的时候,他果断的吃进那些迅速下跌的股票,试图挽救即将崩塌的大厦。虽然并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意义,但却为他赢得了华尔街拯救者的声誉。
惠特尼和罗斯福同来自康涅狄格州的格罗顿,两人同是哈佛大学的校友。
看上去,惠特尼是那种典型的华尔街老牌贵族,出身富贵之家的老牌金融家。外表风流倜傥、生活奢华、出手大方、交友甚广。他在华尔街开办有自己的经纪公司,他的兄弟乔治是摩根财团的高级合伙人,他的岳父是纽约联邦俱乐部的前任主席。在纽约他有好几处豪宅,周末则在新泽西自家的农场里打狐狸。
20世纪30年代初期,惠特尼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裁,傲慢的华尔街作风越来越明显。甚至连当了美国总统的老同学罗斯福也不放在眼里。在各种场合猛烈抨击罗斯福新政当局的每一项改革措施成为他标志性的举动。
但在一掷千金的豪迈和对总统指手画脚的气概之下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惠特尼一直在走下坡路,他的经纪公司赚不了多少钱,而他的自有资金在自己愚蠢的投资理财手段打理下,不断缩水。而因为他总是能借到钱,挥金如土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的收敛。最终,惠特尼陷入了债务累累的绝境。
在圈子里的人渐渐有所察觉,借钱越来越难的时候,惠特尼就只得依靠挪用公款和金融诈骗来度过难关了。他盗用纽约游艇俱乐部交他保管的资金,盗窃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用于救济经纪人遗属的基金,甚至偷窃了妻子和岳父的财富。直到1938年,惠特尼的骗局终于再也支持不下去了,一个来自华尔街的惊天大丑闻被昭告于天下。
左翼的《国家》杂志幸灾乐祸的写到:“即使J.P.摩根偷拿圣约翰大教堂的银餐具时被捉拿,都不会比这件事更让华尔街更尴尬。”
2001年的时候,我曾经全程跟踪当时名噪一时的郑百文事件,当时郑百文的董事长李福乾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印象深刻。他颇为委屈的说:我们只不过是五个锅三个锅盖,只要不停地倒腾着就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因为银行收紧银根,资金链断了,大家就看出来少两个锅盖。和庞兹不同的是李福乾用的是国有银行的钱,当公司已经全面亏损,入不敷出的时候,通过做假账继续骗取银行的贷款,希望的是在不断的倒腾过程中,如果运气好还是可以翻过身来的。李福乾绝对不会承认他的行为有诈骗之嫌。他和庞兹的共同之处是当游戏不能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的时候,为了推迟真相大白的出现,只好用最恶劣的手段躲过眼前。
前几年还有一个“庞氏骗局”案例发生在四川达州。主人公是汉唐实业公司董事长谢冰——一位明星企业家、全国人大代表、慈善家、传奇女子。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企业在当地经营超市。占了当地连锁超市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2004年汉唐收购了一家森林公园,为开发公园,谢冰抛出了5亿元的庞大计划。于是2006年的汉唐,采用了面向民间、高息揽储的方式吸引投资,初期的汉唐很讲信用,每月都能按时付息,这样主动找上门的储户也就越来越多。和麦道夫落败的原因一样,有大量的投资者要求赎回本金,事情败露。
其实,麦道夫也是从2005年以后,因为投资的失误才开始玩起“庞兹游戏”的,当他无法兑现给投资人投资回报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选择了如此下策。
我不相信麦道夫从一开始就把这个游戏当成骗局设计的,连庞兹都不是,贾跃亭更不是。真正不计后果的诈骗活动只能发生在没有任何声誉和资本成本的“歹徒”身上。对于哪怕是任何小有资产的商人都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希望通过冒险来实现其商业目标,通过新的谎言企图掩盖就得谎言,最后窟窿越来越大,导致身败名裂的下场。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紧缩银根、金融危机、有人告状这样的意外,也许李福乾、麦道夫、谢冰、贾跃亭们的游戏可以继续玩下去,甚至依然有起死回生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骗子和成功商人之间只隔着一层窗户纸。
冒险是一个成功商人的基本特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要有市场经济的存在,不论有多么完善的法律、多么严格的监管,理论上来讲,都不可能彻底革除由冒险行为转化而成的诈骗活动。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代价。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不坏的制度。
法制约束和道德批判不可能彻底改变人性的劣根。由道德完人组成的社会,不可能诞生商业行为,没有商人的贪婪,不可能有经济的繁荣。每时每刻,我们都生活在深刻的悖论中。我们不能因为麦道夫的出现否定美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也不能因为贾跃亭否认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迈进——除非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不需要商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值班编辑:木木兔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 我们都是“丧”一代:人生这个游戏,也太难通关了吧
点击图片阅读 | 乡村女童遭男教师猥亵: 老师又来给我们“盖被子”了…
点击图片阅读 |还单着呐?共青团都开始给你找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