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内地因「禁止播出含有同性恋内容的视频」条例而展开网络辩论时,大洋彼岸的英国坚定地走在反歧视的路上。
7月4日,伦敦设计博物馆搞了个大新闻——宣布藏入一面象征着 LGBT 群体的彩虹旗。
本次入藏的彩虹旗是美国艺术家 Jimbert Baker 在 1978 年设计的最初版本,由 8 种颜色组成。
这次收藏行为可谓正视性少数群体存在的宣言,也符合伦敦设计博物馆一以贯之关注社会现实的风格。
设计博物馆坐落在英国伦敦,创建于1989年,是全球第一家以设计为主题的博物馆。
它的展品横贯现代工业发展史,种类丰富、数量庞大。在观看展品的同时,就仿佛在观看人类的历史。
时间最早的展品有美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埃略特·诺伊斯 1968 年的设计作品美孚汽油泵,还有意大利航空工程师科拉迪·阿斯卡尼奥设计的踏板摩托车、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埃塔·索特萨斯和佩利·金设计的 Valentine 打字机,以及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 AK47 突击步枪等。
意大利建筑设计师埃塔·索特萨斯和佩利·金设计的Valentine打字机
除此之外,馆内还有很多趣味性藏品,如皮克斯动画片头蹦蹦跳跳的台灯原型、无人机的影子、没有键盘的钢琴等。
皮克斯动画片头蹦蹦跳跳的台灯原型
当然,反应人类消费生活的日常用品也占据了很大比例,如阿迪达斯运动鞋、李维斯牛仔裤、可乐罐、飞鸽自行车……
可乐瓶的演变史
但尖叫君最为关注的,
是馆内很多涉及社会热点的藏品。它们不仅是人类生活的过去、现在,更是我们的未来。
「
零重力太空杯
」
迈向宇宙殖民时代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博物馆的新藏品——「零重力太空杯」就代表了人类对无垠宇宙的向往和对宇宙生活的渴望。
这款造型简单、极富未来感的产品曾获得伦敦设计博物馆 2016 年最佳产品奖,它以流体力学中的毛细现象为设计理念,液体无需借助外力即可自动流向细管状的杯壁,从而使宇航员能够像在地球上一样直接用杯子喝饮料。
太空杯使用的是 SLA 3D 打印技术,还考虑到了几何、失重和表面张力等问题,杯子的唇缘的独特设计让宇航员可以轻松地将液体吸进嘴里,最终获得了 NASA 的认证。
作为艺术、科学与太空历史的结晶,未来将会成为无数宇航员探索未知的好伙伴,也会成为人类扩展疆域历史的见证。
「
芯片器官
」
动物保护方兴未艾
动物保护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科学家也不例外。
哈佛大学 Wyss 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利用微细加工技术与现代组织工程学,设计出芯片器官 (
Organs-on-a-Chip),减少了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数量,提升了药物检测的准确率。
芯片上的肺脏完全模仿肺部复杂的机械和生化表现,体外也可以进行药物筛选。
芯片上的骨髓用于试验防止辐射致死的新药。
芯片上的肠道甚至可以和人类肠道一样进行蠕动,推动节段性肠炎的治疗进展。
「
PEEK
便携眼部
诊断器
」
发展中国家医疗创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目前全球总共有 3900 万失明者,其中 80% 的病情是可以避免的。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里,眼睛保护和治疗能力非常有限,需要很多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的支持,才能达到全覆盖。
基于这种社会现实,英国几位眼科专家设计了
名叫「PEEK」的便携眼部
诊断工具。
可通过 3D 打印,连接在苹果手机上,用于眼部各项指标的检查
。
它不仅提供视力表,对比正常视力与非正常视力,还会检查患者的视网膜和瞳孔。
其夹式硬件提供病人眼睛的细节图像,使用手机摄像头的闪光灯照亮眼睛深处,病例数据被存储在手机中发送给医生做诊断,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非常便捷。
「
Pro 儿童/办公座椅
」
久坐族的身体健康
“当你仅仅把一把批量生产的椅子放在博物馆的基座上,它并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你如果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制作,是谁在使用它,这些背后的故事赋予了其意义。”设计博物馆馆长 Deyan Sudjic OBE 如是说。
德国设计师的 Pro 儿童/办公座椅,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这款椅子最初是专门为儿童、老师和护工设计的,能够很容易被堆放起来。
灵活移动的座椅,让学校里的孩子们从僵硬的坐姿中解放出来,对学习的也是大有好处的。
圆形的椅座让人可以自由变幻姿势,偏窄的靠背更方便侧身移动,S 形的曲线可以帮助上班族缓解久坐产生的背部及骨盆压力。
「
Prada 2014 春夏系列
」
女性主义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