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美团近期为全职和稳定兼职骑手交社保的决策,分析了这一决策背后的动机和影响。文章指出,美团虽然面临舆论压力和国家要求,但由于成本增加可能带来的利润下降和竞争力减弱,其决策是被迫的。此外,文章还对比了美团和京东在业务策略上的差异,并探讨了外卖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美团为骑手交社保的决策背后动机复杂。
这一决策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家要求、舆论压力以及竞争策略等。美团可能被迫增加成本以应对国家的要求,但同时也面临利润下降和竞争力减弱的风险。
关键观点2: 美团和京东在业务策略上存在差异。
京东试图通过外卖业务来吸引用户,但其在电商领域的理解深度和外卖业务的复杂性方面仍有不足。相比之下,美团在外卖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并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如无人机外卖等来提高效率。
关键观点3: 外卖行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容小觑。
外卖行业需要快速响应、高效配送和良好口碑等多方面的能力,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努力。同时,外卖行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用户体验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正文
文:蔡垒磊
最近美团表态,要给全职和稳定兼职的骑手交社保,这事儿看起来挺正能量,是王兴良心发现,还是被东哥给卷到了,又或者是受到上次开会“所迫”?反正不管怎么样,是好事儿。
真的吗?
是不是好事儿,得看这件事对整个社会的总效益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如果反而是减少了,那所谓的正能量,就是以另一部分看不见又发不了声的更大的负能量为代价,就不太好了。
先看美团愿不愿意交这个社保,显然是不愿意的。
从生意的角度,在一个稳定的盘子里主动增加成本,要么是自上而下的规定,要么就是竞争所迫,被迫提升成本跟竞争对手抢资源——即骑手
,美团有必要吗?完全没必要。在外卖领域,对美团而言真的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护城河很深,原先的合作模型也很有竞争力,对手根本插不进来,何必多此一举,自断一臂呢?
有人说,消费者难道不会因为京东更有温度,而选择京东吗?骑手难道不会因为京东交社保而去京东吗?天真,
首先消费者只关心价格和配送速度
,什么更有温度,都是口嗨,你慢个20分钟,或者贵个5块钱,什么温度都没有用,该不来的就是不来;
其次骑手选择哪里,取决于哪里能挣到更多钱,能接到更多单子
——人都来做骑手了,还考虑65岁以后的事儿?30多年后是什么世界,你想象得到吗?如果你这儿单子少,对不起,交啥都不会来;
更不用说很多骑手还是不希望交社保的
,已经看到不少骑手在社交平台上骂了。因为他们算的是到手的钱,交了社保,虽然公司给匹配一部分,但到手更少了,谁知道几十年后拿不拿得到,拿到以后还剩多少购买力,你能保证吗?谁也保证不了,还得考虑在哪儿交,走了能不能迁移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美团只需要讨好一个群体就足够了,那就是消费者。跟拼多多一样,什么商家骑手,都可以不care,因为消费者用你,其他人只能屁颠屁颠的来卷,不爽也只能忍着。讨好消费者怎么做?当然就是把这部分支出让利给消费者,你京东增加了这些支出,能打得过美团?
做梦呢,你本来就是新玩家,商家/消费者/骑手的三角系统都没搭起来,家底都不一定有人家厚,支出还增加一块,人家只要跟随你的策略,随你怎么补贴,东西不比你贵,打你就跟玩一样。
所以美团必然不可能自愿,现在公关说美团3年前就开始准备给骑手上社保,就在实施前内部文件泄露,被京东抢先公布——骗鬼呢,美团这一套打遍天下无敌手,根本没有改变的必要。很多骑手也是乐意的,在骑手统计里,“交社保”在诉求排行里是排很后面的,根本没多少比例的人要交。
但现在是什么?是国家要你交。
因为你劳务合作,不交,骑手自己也不去交,那国家就少了上千万人的社保——国家能乐意吗?肯定不乐意,养老金还怎么发?所以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和理由让美团多给点钱。
这就是税,你接不接受都得接受。
但这交的部分,有多少购买力能在几十年后给到这些骑手?几十年后还能不能pua得动下一代的人们和企业家给这些骑手一点东西吃?那就以后再说了。所以美团这波是被迫无疑。
现在全职骑手是可能要交上社保了,但美团的钱不可能无中生有,被国家拿走一块,利润率下滑,竞争力减弱,它只能怎么办?在减少补贴,克扣商家,和给骑手上强度里取平衡
——不要说“它就不能少赚点吗”,它当然可以少赚点,但少赚点也得能吃下更多的规模才行啊,如果不是,那就意味着股价持续下滑——比起那点利润,总市值肯定是王兴更关心的事情,所以他很可能得从其他地方找补。
最终你会发现,这些抠出来的社保变成了养老金,而这笔钱并不是从王兴的口袋里抠出来的,或者说并不全是从王兴的口袋里抠出来的。
王兴只需要在保证消费者还会选择美团的前提下,把这个成本转嫁出去——
不管是降低成本还是提升效率,本质上都是让系统里的其他人通过钱或劳动力去承担,等同于现在的养老金,由商家/骑手/点外卖的消费者共同进行了平摊,你只要在这个系统里就得被动分摊。
京东做外卖,是为了讲新故事,因为它原先的故事已经讲不动了,从它的业绩中就可以看出来。
外卖,其实就是电商的其中一种做法
,我现在很多东西都在美团买,什么电池,洗衣液等等,因为快啊,我临时要用的时候怎么会愿意等3天呢?等1天也是不可能的,下楼我也不愿意,反正30分钟后我就要看到东西放到我面前。
京东砸了重金在物流上,但对电商的理解还是不够深,现在意识到了,可有点晚了,
它的“多快好省”,每个字的心智都在被人抢走。
它在这个时候还在试图以做外卖为抓手,把人聚在京东app,想通过这种方式,把京东app作为后端,去冲抵在新业务上的前期引流成本?
挺难的,因为
外卖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赛道,你光入口就比人深一层,在互联网时代还怎么打,你当自己是学习强国,人家就非得来舔你积分?
更不用说消费者/骑手/商家这三只脚还得同步走,但凡哪个走得快了或者走得慢了,其他两方角色就会离开
——骑手多了,接不到单,跑了;商家少了,消费者看没东西,跑了;消费者少了,商家没那个闲心,不进——
以京东的势能,能解决第一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但也就一波,铺个底罢了,想要三条腿一起走,中间就必然会有巨大的不适配和浪费
,还跟本身体量就不输它,专注度大于它,体系成熟度更是大大大于它的对手打,怎么打?
所幸它还有“社保”这记损招可用,成为国家手里的一把快刀,配合国家去抢下美团的一块肉,迫使美团大出血。
毕竟它才招几个人?原先达达那100多万人的社保它是不负责的,新招骑手?那就是以“万”为单位慢慢增加咯,总成本洒洒水,达达的人嘛,外包的先用着,但王兴的人多,上来就得往百万人的数量级去靠——
把自己的小筹码喊上天,迫使大筹码不得不all in跟上,对方还落不到口碑——把
京东集团全算上,东哥的兄弟口号这么多年总共惠及了
30
万人的社保,但现在王兴哪怕是交了300万人的,在
老百姓的眼里,王兴也还是邪恶资本家,这些“功劳”都得算在东哥的头上,
是
东哥给底层人争取来的福利。
所以这招100%会影响美团的生意,只不过赢家既不是商家,也不是消费者,甚至不一定是骑手本身,小赢是东哥,大赢是体制退休人员。
或许这件事里还有一个唯一的正面意义,
那就是一定会让王兴更加坚定的在科技上玩命砸钱,应该用不了多久,无人机外卖和无人车外卖就会全面铺开,届时至少可以砍掉90%的外卖小哥——有绝对服从命令,又能24小时干活,还不需要社保的机器人可用,谁想雇人啊。
所以等待即可,等美团的股价跌到谷底,一旦无人机和无人车的试点开始扩大,就到了布局抄底的时间了。
...................................
加密搞钱俱乐部新任务“如何用好Deepseek”报名中:
................................
比特币定投:后台私信“定投”
美股定投:后台私信“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