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虎嗅APP
有视角的商业资讯交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众软件  ·  释放你的创作力:雷孜LaCie ... ·  13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新东方暴跌28%##东方甄选大跌8%#】 ... ·  昨天  
新浪科技  ·  【消息称#微信支付海外已支持ApplePay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虎嗅APP

为什么说不明觉厉的“航空技术”创新是“根本性”创新?

虎嗅APP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0-23 16:11

正文

广告


注:“航空科技”对吃瓜群众而言是比较遥远的概念。#除了围观神舟系列发射#航空技术也一直代表的是“前沿科技”,所谓“前沿”的重要特征就是一开始出现的时候,人们看起来似乎并不需要它。
 
“比如无人机技术直到最近才火起来,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创新,它早就存在了;比如“石墨烯”也被炒得火热,实际上石墨烯在很多航空材料上都有应用潜力,但是石墨烯当前在民用领域就很不现实。” 徐维东(航空大世界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近日"歌尔杯第四届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开赛之前接受《航空知识》采访时如是表示。此外,关于为什么说”航空科技创新是根本性的技术创新”,徐在采访中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航空技术创新促进其他领域发展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根本性”技术创新。比如,电子商务并未创造出新的需求,它只是在挖掘那些已经存在但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所以它不是根本上的创新,是模式创新;与之相对,根本性的技术创新,能够满足人们从未想象过的需求,能够创造过去并不存在的需求。


比较鲜明的例子是GPS技术和智能手机技术,在没有它们的时代,没有人想象过我们出门会需要一个帮助我们导航和认路的设备,而有了这些技术和设备之后,几乎人人都愿意选购和使用,这是崭新的需求。
 
航空科技处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位置。前沿技术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最初所有人都认为难以实现,民用市场更是无从谈起;但一旦走进成熟阶段,就会产生强烈的溢出效应。
 
航空技术取得突破并向产品转化后,就有希望向民用产品扩散,但这个扩散也需要时间。就像石墨稀,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你现阶段要把石墨稀往民用领域推广,如在电池上应用,在成本方面就不现实。但在我们航空领域内部,把这个技术孵化出来,孵化成产品,这样将来就会直接应用到民用的领域。
 
所以说,航空的投入,科技的发展,带动其他的领域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方向,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更多时候看到,国家在航空技术方面投入很大,等到这些技术变为产品辐射到民用领域时,老百姓可能已经忘了,这是十几甚至二十几年前投资的技术衍生出来的。但请相信,这一大方向不会改变,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通航产业需要缜密规划和合理发展


通航产业到2020年国家预计有2万亿的市场规模,但从实际上说,完成这一目标需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我们推断一个数据,通航产业的发展必定需要更多的通航服务,通航的载体必然需要更多的飞机,必须要有更多的人会飞行,会飞行的前提是有地方培训。


2016年到2020年我们需要培训一定数量的飞行员(包括引进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决定了通航飞机的销售规模,这些因素决定通航产业的总体规模。以目前的专业人员培训条件,要在2020年前实现这一规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常说美国、巴西,他们的通航产业有多大,但它们是经过了各自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美国目前有70万通航产业的飞行人员,但近五年增加的人数比例很小,飞机数量近10年增加的比重也很小。

与二战之后到七八十年代的快速发展时期相比,如今美国等国的通航已经进行缓行期。中国要发展通航,必须在应用层面有一个总体规划,比如农林牧渔,特种行业,观光旅游,短途运输和娱乐消费,得有一个总体的考量,在这个大布局基础上去规划通航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目标。


无人机具备促进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变革的潜力


从现在的时点看,无人机技术不是创新,它早就存在了,只不过现在热度被提升到新的水平。在消费级无人机出现之前,作业的无人机在电力巡线、航拍等领域也有大量使用。现在无人机成了一个热点,到底无人机的应用前景体现在什么方向,我们要抱着对新事物敏感的态度,是物流快递、电力巡线、农业植保还是遥感物探等等,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目前来看,各种应用领域都有潜力,也都有局限,比如无人机快递现在很难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无人机目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不高,在城镇等人口密集区的管控与避障都是问题,目前尚未妥善解决;农业植保方面也有潜力,但也存才巡航时间短,载荷携带少,使用操作复杂,购置成本过高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根本性的技术突破,比如全新的电池技术、高度的自主控制系统、高效率的升力和推进技术等。现在浙江安吉举办的第四届无人机国际大奖赛设立的科目就旨在鼓励技术创新,这些竞赛团队所尝试的创新技术手段,也许就有望在未来成为根本性技术突破的基础。
 
无人机大奖赛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还开辟了新技术向产品转化的通道,这就创造了创新技术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能。说到技术创新,我们缺少的并不是纯粹的技术,我们还缺乏创新的土壤。从航空产业来讲,这种土壤就是航空文化,国际无人机大奖赛,实际上就是在培植这种创新文化,航空大世界主题园区也是以此为宗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这还是不够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这次的大奖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次比赛不仅是纯技术的比拼,其中除了创新技术的竞赛,还有群众参与程度较高的遥控航模个人竞速比赛,以及航空嘉年华等体验参与活动,这就丰富了大赛的内涵和文化氛围。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科技创新应该紧盯着技术,但现实环境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活动的娱乐化和群众化,并设法把这些要素打包包装在一起,才有可能更好地打造航空文化和创新文化,为中国航空科技创新的未来储备更多的“航空人口”和“创新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