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13'23'',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视频】
本视频出自 2016万有青年大烩
去年,南宁公安部颁布了一个消息,大力推行”电子身份证“,市民出门再也不需要携带身份证,入住酒店、场馆检票、车站机场安检等等,只需要”刷脸“就行了。这其中运用的技术就是人脸识别。而今年315晚会上,“换脸软件”轻易解锁了人脸识别app,大家的惊呼与后怕,也从侧面说明了人脸识别技术日渐广泛的应用。
一般来说人脸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有两种用途,一是用来验证“你是不是某某某”,这是1:1的人脸验证。也就是说我们先告诉人脸识别系统,我是张三,然后用来验证站在机器面前的“我”到底是不是张三。
第二个应用的场景,是让系统自动识别出来“我是谁”。系统采集了我的一张照片之后,从数万人的,或者是数百万人的库里面自动找出来我是谁。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脸识别的这两种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到今天,第一种用途——1:1的人脸验证,目前在可控的环境下,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可使用的地步;而第二种这种动态识别,让系统自动识别出“我是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的技术还没有达到这个实际应用的需求。
一是基于互联网人脸验证的社保系统。中国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领取退休金,所以国家每年都需要对这些老人进行生存的认证,防止骗保这种情况发生。这个验证用到的就是人脸验证的技术,主要就是将你的这个身份证和现场采集的照片进行对比,如果系统判断你是同一个人的话那就没问题,你可以顺利领取退休金,否则的话就有骗保的嫌疑,不能进行退休金的领取。
第二个是买房子的时候需要用的征信报告的办理。以前这个材料是在柜台人工办理的,现在人数越来越多,办理量增大了很多。所以通过人脸识别对比的技术,开发了一个征信报告的查询系统。机器先刷身份证,再比对你的现场照片和身份证上的照片一致,就可以自主打印征信报告。
第三个应用是身份查重。由于历史原因,有的人会拥有多张身份证,甚至连名字也不一样。现在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把一人多张身份证的问题彻底解决。
计算机处理人脸识别的流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通过人脸检测,对五官进行一些关键点的定位,然后提取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人脸特征,最后进行一个相似度的比对,得到一个人脸识别的结果。
人脸检测对大家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平常大家用智能手机或者数码相机拍照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面部区域会出现一个绿色小框,目的就是通过调整曝光等各种参数,使面部的图像更加的清晰,这里其实用到的就是人脸检测的技术。
到目前为止,无论外部有多大的干扰,比如你带了墨镜或者是帽子等等,人脸检测都能比较准确的检测出。像下面这张奥斯卡颁奖的数十个人的一张照片,计算机基本上在几毫秒,或者十几毫秒的时间就能把这些人脸全部检测出来。
人脸识别虽说发展到现在3、40年的时间了,但它一直存在的几个难点,到现在也没能彻底解决。
一是由姿态引起的面部变化。人脸识别主要还是根据人的面部特征,表象的特征来进行识别的,所以当你的姿态发生大的变化,面部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二是光照对人脸识别的影响。
三是遮挡等外部干扰,比如一个人戴着墨镜就会把面部的重要信息遮挡住了。
四是因为运动模糊、摄像机没有对焦准确,造成的这种拍照的模糊也会对人脸识别造成影响。
五是人生理上的变化。比如说随着年龄的变化,一个人从少年变成青年,变成老年,他的容貌可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这也会造成这个表象的变化比较大,从而导致识别率的下降。其次是双胞胎的问题,人脸识别系统究竟能不能正确的识别出来,这个其实在学术界也是有争论的,有一派是认为双胞胎根本不应该靠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分辨,它是没法用人脸识别技术来准确进行区分的。
除了上述因素,还有一个因素也经常被提及,人脸识别受不受到表情的影响?其实现有的技术对这些方面倒是处理得还不错,你无论是张嘴还是做一些夸张的表情,计算机都可以通过三维建模和姿态表情校正的方法把它纠正出来。
比如上面这张图片里,上排是原始的图像,下排是通过图像处理(把表情进行校正)之后的图片——嘴巴合上了,姿态转成了正面。从人的视觉上看上去可能会觉得人脸变得比较怪异,但是计算机主要是通过面部区域进行识别的,所以校正后的识别率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提升。
上面一行是原始图片,底下红色区域里是经过表情和校正后的一些结果。
人脸识别在现实当中运用的时候,除了追求高的准确率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安全性问题,在目前人脸识别的运用,主要是用于身份认证。假设我使用张三的照片放在系统前,那么系统是不是能识别出张三?
所以,在人脸识别的具体应用里,主要的问题从“识别人的身份”转变成了“判断在系统面前的脸是不是一个真人”,这个问题也称为人脸防伪。
现在在媒体报道上经常能够看到“人脸识别很危险,人脸识别不可靠,比如拿一张假脸也可以很容易攻破人脸识别系统”这样一种说法。这种说法也确实存在,一些主流的欺骗手段是建立一个三维模型,或者是一些表情的嫁接。
前段时间网上也流传一个视频,提醒大家不能把自己的自拍随便的放在网上,说是有些不法分子会拿着你的自拍生成一个三维模型,就能够顺利地骗过支付宝的登陆等等各种各样的例子。其实在这个领域基本上是一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过程。
去年我们在招商银行进行了一个测试,用了网上说的一些自拍照、面具等等,对系统识别各种真人假脸的能力进行测试。它成功的抵御了40多种不同的材质,不同的攻击方式,这也证明了人脸防伪技术还是得到了一些真正的实用。
之前说到人脸识别一比一的验证已经取得了比较高的识别率,也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应用,比如说人脸考勤、社保认证等等。而下面这个系统,是公安部门或者是安防、或者是我们其他领域真正想用人脸识别来做的,大家终极梦想的这么一个场景——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上有一个摄像机,它能够自动的从画面中识别出来各个人的身份。
这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也是从事人脸识别行业的人最终非常想实现的愿景。但是很遗憾,我们现在的技术在这种场景下还不能达到完全实用的地步,准确率大概只能达到4、50%。造成准确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人不可能配合安防相机进行人脸识别;其二是由于人的运动也会造成画面模糊;其三是由于一些姿态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遮挡,面部拍摄也会不清晰。所以这个是人脸识别在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人脸识别技术还有一些其它的应用,比如可以用来进行情感分析、情感计算。比如从傅园慧的表情中,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出她当时的惊讶,或者是愉快两种心情占了主要的成分。另外系统也可以根据人脸表情的变化,从一段你的视频序列中分析出你当时某一个场景下心情的变化。这个可以运用在教育行业、或者类似的情绪分析的一些行业中。
另外是针对人脸属性的分析。人脸分析除了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还可以对他的性别、年龄和颜值进行一个估计。比如上面这两个哥们真实年龄只差了一岁,但是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出来差了将近有30岁。仔细观察一下大家可以发现,这个算法把他们两个性别都识别错了,有可能是皮肤P得太过分了的原因。这种技术可以运用在对潜在客户的分析以及定点广告的投放等等。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