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概是两周前我了解到了现在国内有这样一家「专职体育相关专业申请」的留学中介,其中成员基本上是美国各高校在读或毕业的硕博留学生,我就尊称一句我的「同行学长们」。如此有针对性专业性的中介,价格自然也是非常「专业」,据了解他们要比一些同样从事留学中介的大品牌价格的一倍不止。考虑到现在国内体育市场的发展热度,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考虑这个相对小众的专业,而「学长们」也充分发挥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叫出五万多人民币的天价中介费。作为一个还算是有点爱多管闲事的人,我觉得还是应该简单介绍下美国体育相关专业及申请流程,多少帮助那些
真正想要帮助中国体育发展
的人能够在拿到理想OFFER的同时,不要还没出国就被同胞甚至是同行宰上一刀。
我在申请美本的时候是通过一家异常不靠谱的中介,最终去了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Freshman暑假决定转学学体育,自己全程完成了包括了Personal Statement、推荐信以及所有必须文件的准备及申请。13年1月在迈阿密大学(University of Miami)读体育管理专业。14年下半年开始准备研究生申请工作,仍然是全程自己操办,只不过这次找了当地美国人帮忙修改PS。15年秋天进入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就读。综上,至少在申请美国体育相关专业院校这一方面上,应该还算有一定经验,也才敢继续往下写。
自从在知乎回答过相关问题后,收到了一些在国内的知友对于相关专业的问题,在写这篇专栏的时候,我也是回顾了所有给我发的相关私信,总结了大概的几类问题,这样希望可以尽量做到「如果你们真的懒得翻墙谷歌这些基本信息的话,那么你们看完这篇文章就不用再去问那么多真的无从下手的问题了」。当然,还是如以前一般,欢迎任何非宽泛信息求助类私信。
学校介绍
首先,先来介绍下美国的体育类相关专业。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现有364所各等级的高等院校开设有体育管理及相关类型专业。粗略分为三类:NCAA D1名校、所在地区紧邻相关职业体育球队、不属于以上两类的非综排前五十的学校(这类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简单说下分类原因,本专业并不属于科研类专业,而更偏向于商科,所以实习就业是教育水平以外的核心考虑因素(第三类既没有教育水平也没有就业机会,所以排除),而学校的Athletic Dept.往往本专业学生最容易获得实习机会的场所,这也就是为什么NCAA D1名校是很有吸引力的考虑原因;而像是NYU或者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Columbia)这样身处纽约同时学校在NCAA又根本不被重视的学校则凭借着周围众多的职业体育球队或者联赛机构同样充满竞争力。
然后就是干货——学校推荐。体育管理类专业很不好的一点是我们并不像是商法医这些专业一样有权威的专业排名(虽然我听说母校有几个教授要弄排名很久了),所以我还是按照上面的两个分类推荐。
NCAA D1名校类:
Auburn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102)
Clemson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61)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96)
Indiana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75)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S. News Ranking: 47)
Syracuse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61)
Texas A&M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70)
University of Alabama(U.S. News Ranking: 149)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U.S. News Ranking: 57)
University of Florida(U.S. News Ranking: 47)
University of Georgia(U.S. News Ranking: 61)
University of Kansas(U.S. News Ranking: 115)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U.S. News Ranking: 168)
University of Miami(U.S. News Ranking: 51)
University of Michigan(U.S. News Ranking: 29)
University of Minnesota(U.S. News Ranking: 69)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U.S. News Ranking: 30)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U.S. News Ranking: 103)
University of Texas - Austin(U.S. News Ranking: 52)
注:列表仅供参考,请考虑学校综合学术排名及所处地理位置。
职业球队聚集大都会:
纽约:9支四大盟球队+2支MLS+四大盟及MLS总部
University of Columbia(U.S. News Ranking: 4)
New York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32)
芝加哥:5支四大盟球队+1支ML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12)
华盛顿:4支四大盟球队+1支MLS
Georgetown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21)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U.S. News Ranking: 57)
注:明尼阿波利斯双城及迈阿密同样拥有4支四大盟球队(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University of Miami)。
注:因为我一直学得是Sports Administration/Management以及Sports Business这种「体育管理」类的学科,对于人体运动学(Kinesiology)以及教练类专业并不了解,所以上文所提全部为体育管理类院校介绍。
申请流程
第二部分来说说申请流程,也就是为什么你不需要花五万人民币去找「专业」中介的原因。其实这一部分在美国上学的多数留学生都很熟悉,所需文件无非是:托福成绩(美本申研除外)、GRE或者GMAT成绩(视学校要求)、Personal Statement及相关学校特定短篇Essay、推荐信(一般为两份)、简历、成绩单及在读证明。以上所有材料,中介可能帮你的就是PS、推荐信和简历修改。
有国内的朋友问过我本科不是学体育相关专业的,PS和推荐信怎么办。其实,根据我现在读研期间的观察,我们专业有至少六成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学习的是非体育类专业,从数学、CS到经济、政治无所不包(虽然我很不理解一个学CS的何苦给自己生活调高难度),很多人同样没有体育行业从业经验,请问他们的推荐信和简历是如何通过的?一份来自教授的推荐信加上一份来自一家自己实习过的公司领导的推荐信,在我看来是完全足够满足要求的。当然,你要是有相关实习经历,还能找到行业精英写推荐信自然是好事,只不过我认为这还不需要逼你花钱去买简历。至于PS,可能这是很多人最担心的地方,毕竟涉及到内容和语法两部分。先说语法,在申请研究生时,我直接联系这边一家负责改PS的公司,Native Speaker,价格不高,质量还很好,至少保证了Admission Office不会认为我英语书写有什么问题。这也是我最早吐槽说,如果真要找中介申请,那么就花个几千人民币找个有水平的负责帮忙改文书就足够了的原因;而内容上,我的看法是,与学其他专业不同,体育管理这种相对小众的专业还是需要申请者下一定决心才能作出的选择,而这个思索的过程就是你PS里面最好的内容,毕竟如果Admission Office对于这个专业收到的多数申请人都是转入本专业的话,那么这个转变的原因就是最容易打动他们的要点。
至于其他方面,我也收到过私信问类似于「申请这个专业托福要多少分」或者「大概学费是多少」的,对此,我只能说你这样简单的问题你都不能去自己查,出来也只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更何况你连学校都不告诉我,我想回都回不了。(其实,并不想...
专业优势
有几个知友问过我到底学体育管理对我以后的就业有什么优势。其实我想先说劣势,就是你基本不用考虑体育行业以外的机会了,大门已经关闭。然后说优势,其实结合下一个部分的课程介绍就可以大概明白,这个专业的学习是让你有能力在一家体育相关企业的非技术性岗位(财务、法律及IT)获得工作机会,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公关、销售、媒体、场馆运营、Operation、Event、Community Relations等方面。而和非体育专业的应聘者比较的话,我认为主要优势大概包括:教育背景、实习经历、教授及校友资源。
由于专业课程所有都是基于体育行业,所以你会对这个行业有着更深的了解,毕竟体育产业和其他的任何产业都有本质的区别,无论是做Marketing还是做Sales,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比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更有控制力。这也是我学体育管理从第一天听到现在的一句话,我们以后的目标是将球队竞技表现对于商业表现的影响降至最低。
实习经历也自不必说,体育产业的相关经历自然会更容易让你脱颖而出,而从教授到专业部门都会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这类机会。很多学校更是将实习设为必修课之一。另外,从每次北美体育圈的相关从业者的讲座中都能获得一个信息就是:这个圈子很小,你在一个联赛中做得好意味着你有很大机会得以跳到另外一个联赛中。这也是很多人对我们专业的误区,其实除了联赛之间的规则差异,在NFL球队工作和在NHL球队工作大体上仅仅是难度的差异。
至于教授及校友资源,就像是实习一样,你有可能获得很多别人根本不知道的机会,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这个联赛常年招你们学习体育管理专业的学生,或者是你的学长正在找一个新的实习生。更不用说很多学校的教授都是行业的从业者,或者是前从业者,从他们身上能够学习到的绝不仅仅是课本上的东西。
最后一个不算优势的优势,以我个人经验来说,我真的非常享受我学习这个专业的每一堂课,因为不论是上课讨论还是课下作业,都是你感兴趣的东西,而你周围的同学也都和你是同好,无论美国四大盟还是欧洲足球,都不用愁找不到聊天对象。我们可以讨论「放气门」一整节课,也可以在期末Presentation上以Athletic Director身份和另外一组以校橄榄球队主教练经纪人身份协商一份续约合同。这种兴趣,至少对我来说,是很独一无二的体验。「不不不,我们不是下课看球上课聊球,虽然这也有发生过...」。
课程介绍
其实我们的课程概述真的很简单。本科期间,大学主要热门专业(市场、销售、财务、心理、法律、公关)前面加上「体育」两个字就是我们的主要课程了,内容自然也是以这些内容在体育行业中的应运为主。不过有一点我并不确定有普适性,但是在我本科和研究生学校中都出现了,就是教授并不是十分重视理论知识,我们更多的是Case Study以及教授自己的认识为主(法律及财务除外)。
而在研究生期间就会更加细致,以我校为例,本专业会有基础必修课,以及四个大方向可供选择,分别是运营、市场、媒体以及法律。每个方向又有不同的必修和选修可供选择。
至于具体的课程设置,每个学校相关专业的网战都会有Curriculum的页面做专门介绍,这个虽然大同小异,但是还是要看不同学校不同设置。
就业前景
在谈就业前景这块前,像先说说留在美国的一些条件。在美国进行完本科及研究生学习后,各可以获得一个为期一年的OPT资格(因本专业不属于STEM,故为一年)。在OPT期间,留学生可以找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本专业可供实习工作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各级别职业球队、各级别职业联赛、各校Athletic Dept.,体育方面的Marketing Company以及各种相关Agency。在一年之后,如果获得雇主Offer及Sponsorship,那么可以参加H1B工作签证抽签。按照现在情况,先从每年研究生学位申请者抽取20,000份,然后没被抽到的研究生申请合入所有本科生申请者中再抽取65,000份。而这个申请总量是多大呢,2015年是232,000人。当然,如果没抽中,你可以选择再读一个学位,然后再抽,或者找个美国人结婚,就一劳永逸啦!另外,由于美国大学属于免H1B抽签机构,所以如果你的雇主是某校Athletic Dept.的话,那么你也是可以免H1B抽签的。
至于就业前景嘛,国内的话,体育产业以足球为代表虽然现在各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但是毕竟意味着更多机会。而且,经历过相关专业学习的海龟们如果能够帮助国内体育产业市场以更为健康的方式发展的话,似乎是我们很多同行真正的理想吧。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可以接近美国的体育市场价值的话,那么中国可能是唯一的答案,虽然我并不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时候,或者能否出现。
至于美国,我不能说这是个很好就业的行业,尤其是相比于国人擅长的CS以及会计这种每年H1B大头来说。薪资上,体育行业由于其特殊性造成的竞争激烈导致向来不是优待行业。然而,这个巨大的市场以及全球化的趋势使得留学生完全有机会通过努力获得一份Offer,然后留下来(当然你要是幸运E就别考虑抽签了)。从NBA的在华发展到NCAA、MLB、NFL都开始慢慢或多或少注重中国市场的开拓,我觉得同样不需要妖魔化这个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还是那句话,学我们这个专业的,多少都有点理想主义色彩,可能这种潜在的风险就是决定了是否选择这条路的关键吧。
对于体育管理专业的介绍大概就是这些,写这些的初衷有很多,某中介算是个导火索,希望潜在的未来同行们能够在对这个专业以及体育产业有一定了解后再做选择。这个专业就是这样,有趣但是也有风险。还是欢迎私人定制化的私信。
注:招英语专业研究生一起创业,有留学中介工作经验最佳,我也办「体育相关专业留学中介」,只收五千,你拿三千,有意请留言。(并不是真的- -
注:标题图摄于2015年美网公开赛。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