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性格内外向的测试。
了解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为了强迫内向的人「装」得外向。
社会文化常常是鼓励外向的,但内向的人硬着头皮假装外向,总会有装不下去的时候。
内向的人有内向的生活方式。
做自己,就会越做越自在。这一点,可以看我以前写的文章:《
内向、不善社交的人如何建立人脉丨问答
》。
假装成别人的样子,越假装,越孤独。
①
假的外向,真的孤独
武志红老师分享过自己上大学时的经历:
他一直是个内向的宅男。
大二那年,他下决心想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付出了很多努力。
身边的朋友多了非常多,每天都会在宿舍接到很多朋友打来的电话,甚至还因为女生朋友比较多,一度被人叫做「花花公子」。
可是这让他觉得非常疲惫。
他一直都是能在独处中获得快乐与能量的人,读书、写作、看电影……这些事情安静又纯粹,赋予他活力与创造力;
但变外向这件事,就不一样了,朋友虽然多,但真正能谈心的人很少,社交活动看上去很热闹,但置身其中,让他觉得消耗又无力。
还有一点,他发现自己在关系中常常被他人索取,而且又不懂得拒绝。
因此,认识的人越多,他被索取得越多,就像是一步步被掏空。
后来他回顾这段经历
,
发现内向其实是对自己这个内向者的保护。
不让他过度消耗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对话,去聆听他人,滋养自己的生命。
发现这一点之后,武志红再也不觉得「内向」是不好的事,反倒越发珍惜自己的「内向」。
②
性格无好坏,做自己最重要
生活中,有很多「假性外向」的人,他们因身份、职业需要不得不强行融入人群,在外人看来,朋友很多,每天KTV,聚餐聚会,喝酒旅游……
但其实身处其中,他会感到十分消耗心力,等喧闹结束,更享受自己瘫在家里独处。
逼迫自己外向,本质上,是我们在社会文化的鼓励下,错误理解了「外向」的优势。
· 外向不等于会沟通,
沟通是一种社交能力,是可以针对性练习与提升的个人技能。
· 外向不代表受欢迎,
事实上,有些人外向但不太会说话,每句话都冒犯别人而不自知,只会让人们离他更远。
· 同样地,内向也不代表孤僻、不善言辞,
很多人平时看起来文静内敛,但也能在需要的时刻一鸣惊人。
区分内外向,不是看他们的社交能力如何,而是看他们
获取精力的方式。
简单来说,外向的人通过社交充电,一离开人群,就会感到枯燥无聊。
外向人格:追求广度,注意外部世界的体验,情感外露,乐于交往,行动快捷;但有时轻率、难以沉下心思考。
内向的人通过独处获得能力,强行让他去社交,会让他感到消耗和疲惫。
内向人格:追求深度,风险回避意识,善于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但有时会显得不合群、适应困难。
武志红说:
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
。
愿意时,你向内进入心灵的深渊;
愿意时,你酣畅淋漓地展开自己。
这两种倾向你选择哪一种,都伴随着享受。
所以,外向也好,内向也好,各自都有性格中的财富需要去挖掘,也有自己需要去面对的功课。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是内向与外向兼而有之。让内向与外向两股力量在体内交融,才是一个人性格魅力的最大体现。
③
认识自己,挖掘性格潜能与优势
荣格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外两个性格特征。
简单以「我话少,所以我内向;我有很多朋友,经常跟朋友玩,所以很外向」来判断自己的性格,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误解。
更好地找到自己性格内外向区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发挥性格优势,以及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
通过专业性格测试☞
「内外向性格测试」
,你将可以看到专业准确的内外向性格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