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是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学习的一个重要知识,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中低段和高段的一个明显区分,分数的出现,扩大了孩子对于数领域的认识,不再局限于整数区间。而后续高年级段的学习中,分数、小数、百分数将逐渐取代整数,成为孩子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元素。所以,
孩子起初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相当重要。
分数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这本书给了很好的解释《分数是分出来的》,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通读这本书,家长可能会发现,整本书只在最后一页提出“我们的名字叫分数”,在此之前,只字未提分数。
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说,他们不需要去给分数下一个定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定义对于孩子来说过于抽象。学龄前,孩子只需要去了解有这样一种分数的存在,与整数不同;分数是分一分得到的;当物体中的某部分,不足以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物体必须是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学龄前,关于分数的了解,还是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积累经验,让孩子在折纸活动,涂色活动中感受,这样的部分就是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孩子完全不受数学符号和“数学老师(很多家长在学前辅导孩子时,充当了数学老师的角色)”的压力,反而能够更快的理解“分数是分出来的”道理。
书中带着孩子认识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对于这些分数的认识,安排的是有模式化的:先介绍生活中遇到过的分数,分别在一个物体中和一些物体中寻找分数;接着分别从一个图形和一些物体中发现分数,在一个图形中寻找分数时,要尝试多种不同的折纸方法,体验分数表示部分的多样性;然后让孩子尝试寻找生活中的分数;最后再安排一些拓展类练习,类似于一半的一半,找四分之三的三分之一等,这部分如果学龄前的孩子有困难,是可以放一放的。简单的总结就是从生活抽象到图形,再回到生活;每次认识分时时,都先从一个图形上找分数,再从多个物体上找分数。
有了这样一个模式,其实孩子可以去认识各种各样的分数。所以,在我的视频中,给大家的建议是,带着孩子认识了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后,让孩子自己尝试探索四分之一,说不定他就一下子连五分之一、六分之一......都搞定了呢?我们家长要相信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真的不会,而是家长干预的太多,没有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
在公号后台回复“
分数素材页
”可以下载分数相关的练习纸
,可以打印给孩子,涂一涂,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孩子更直观的认识分数。
Read More
让孩子爱上吃饭,这个可以帮到你
低幼书单|0-3岁,这13本书,是你入手不亏的!
荐书|入学后抽空看,学龄前一定要看的这类书,通读近千本,这次推荐27本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