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蕨经
医学、天文、艺术。靠谱到令人发指、幽默到寒冷刺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蕨经

【慎·图文或引不适】天花被正式宣布从人间绝迹整整40年的今天,让我们学会庆幸与感激

蕨经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05-08 22: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Jean-Louis-Marc Alibert所绘的医学案例插画:罹患天花的妇女。


今天是2020年5月8日。


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今天是烈性传染病天花被人类宣布灭绝的第40周年纪念日。


天花,是人类第一款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款在全球范围成功灭掉的疾病(以至于我自己甚至会有一种奇妙的幻觉:新冠大概是病毒王国派来人间在40周年纪念之际搞破坏,为天花复仇的。。 。)


曾经的天花,是有多厉害?感觉印象不够深刻的 话可以看这个图:



肆虐人间3000年历史。
仅在20世纪杀死3亿到5亿人,每年稳定搞死400万到700万人。
图中两个孩子都遭遇天花,区别何在?只不过是右边接种了疫苗。

看到左边孩子全身如此超高密度的密恐,你不要急着害怕急着恶心,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个这些密恐的圆点是否在生命中似曾相识?


没错,看看你胳膊上在幼儿时期父母带着你去打牛痘那天后留给你的终生纪念。就是那个小圆点,和照片里左侧孩子全身的状态本质上完全一样,差别不过是数量。


没错,如果你接种疫苗,那么就给娃娃时代的你一个小圆点作为幸福的小小免疫勋章。假如你不接种被感染,那么就算不死,天花也会给你留下全身的毁灭性印记,让你永远震慑永远胆寒。


但在天花肆虐的千年岁月里,全身变成这样甚至已经是幸福的奢侈,因为有很多人根本连活下来目睹自己全身改变的机会都没有。


新冠死亡率:1%。

天花死亡率:30%。

体会一下夺命能力的差异吧。


这还不算。天花和新冠最大区别是前者是如假包换正宗纯粹的空气传播疾病,


新冠基本传染人数(R0)=2.5。

天花基本传染人数=5到7。


因为新冠疫情,不知道多少人各个都学会了那句流行的话:传播越猛烈的,就越不容易死亡。但请记住,这句反应病毒整体上可能规律的话是不能当圣经来看的,具体病毒个案中并不符合的情况很多, 天花就是其中一例——不仅传播猛烈,而且用力杀人。


↑摄于1908年的一位天花患者的照片。天花仅仅在20世纪里就灭掉了3亿到5亿人的性命,这个数字高达20世纪里所有战争抹掉的人命总和的3倍。每每涉及这个话题我都会在内心产生一种难以遏制的冲动:让所有阴谋论诋毁疫苗价值的人,去死。


271年前,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 1749-1823)出生。他以较为靠谱的方式搞定的人类这第一款疫苗,令他被后世誉为人类免疫之父。


↑1973年感染天花的这位孟加拉国小姑娘,属于该国最后的天花受害者之一。仅仅4年后的1977年,当时极其贫穷的孟加拉国也宣布根除了天花。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根除了天花。从此,人间至今没有再出现一例天花患者,再没有一条人命因为天花而逝去。

↑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高级别生物机构中还保留着最后的天花样本,就等人类一声令下,天花就可能被人类彻底地物理上灭绝。


可是人间,还有那么多人天天恐惧抹黑诋毁着疫苗的价值,很多人直到新冠上任三把火之后才终于烧怕了。


当然,至今依然还有坚决怀疑、不信任、诋毁与抹黑的,还有很多父母想尽办法让别人家孩子先去打,这样形成群体免疫之后自己孩子就可以『免受伤害』。这样的愚蠢这样的自私,是否有可能在天花被人类宣布根除之后整整40周年的夜晚,通过看一眼曾经的天花患者身上留下的印记,而多少激起一些思维观念上的改观?


但愿如此。


站在天花灭绝40周年展望未来,也惟愿新冠疫苗能早一天、再早一天问世。新冠疫苗诞生后会不会像天花疫苗那样来一下之后就终生无忧?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但可以说非常渺茫。可能性最高的是要么能够降低感染风险,要么即便感染也能降低重症风险,更好的结局是两者兼而有之。毕竟新冠和天花病毒具有相当不一样的性质,人类极有可能无法复制天花疫苗时仿佛天上掉下来那样奇迹般的幸运,可即便如此,正在亲身体验着疫情逼迫与漫长无望暗示的我们,恐怕只要看到新冠疫苗呱呱坠地那个瞬间,就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吧。


但愿人类再次成功。


但在此之前,让我们先对人间能够诞生疫苗这样东西而深感庆幸、对无数奋战疫苗最前线的科研与技术人员心怀感激、并对疫苗的价值进行造谣中伤诋毁与阴谋论的一切人渣唾斥鄙视。


唯有如此,百年一遇的全球疫情才可能以可能的最快速度平息,同时救赎到最多的生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