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DeepSeek总结最浪费时间的7大行为,看完我开始深度反思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5-04-10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
文 | 每晚CC
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鲁迅有句名言,影响了我很多年。


他说: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而很多人几乎每天都在慢性自杀,只是他们自己从未察觉。


DeepSeek通过大数据统计,生活中这7大行为,最吞噬人的时间。


看完真的让人细思极恐。


原来,真正偷走你时间的,往往不是人生中发生的大事件,而是藏在日常褶皱里的隐秘消耗。


01

用垃圾娱乐麻痹大脑


图片


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说:游戏、网剧等娱乐产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能让人上瘾。


现实生活中,你一定也做过类似的事情:


本来打算刷十分的视频放松一下,结果一刷停不下来,再放下手机时,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


准备认真工作之前,想着先打一局游戏,可打着打着就忘乎所以,最后工作也丢到了一边。


这样日复一日下来,你失去的不只是时间,还变得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


DeepSeek中有数据显示: 当人的大脑习惯了15秒一个刺激点,深度思考能力将永久性退化。


更可怕的是,这种奶头乐的娱乐方式,会让人逐渐丧失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力。


到那时,你连跟真实世界接轨的能力都没有,更别提要在现实中做出点成绩。


常听人说: 一个人获得什么样的信息,往往决定了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要一种向上的人生,那就要努力克服向下的重力,别把自己活在垃圾娱乐里。


学会数字戒断,走出虚拟世界,把时间花在真实有意义的事情上,你才能获得时间的复利。


02

活成人形复读机


图片


社会学家谢宇宁讲过一个故事。


在一家生产手表的电子厂里,工人们的主要任务是给手表装配零件。


绝大多数工人,每天早上六点半,他们就起床工作,直到晚上九点才回宿舍。


而后简单洗漱一下,就沉沉睡去。


唯有一个年轻人,在每天下班之后,都会继续坐在电脑前鼓捣,学习如何使用电脑操作自动化生产线。


很快年轻人就完全掌握了这项技能,而厂里不久之后进行了改革,引进了大量机械手。


因为会操作电脑,年轻人晋升为了车间主任。


而那些每天只知道按部就班的工人,最后都被企业残忍淘汰。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很残酷的道理:


一个人若把365天过成同一天的循环,就像人形复读机一样,只知道重复,不知道思考和改变,那做再久也是白搭。


DeepSeek也曾指出: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人应当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养成深度思考的习惯,你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


03

在伪社交中慢性中毒


图片


你知道什么是伪社交吗?


就是你跑到一个聚会上,跟一群陌生的人嘘寒问暖,互相絮絮叨叨敬酒、扫微信、留电话号码……


你以为你交到了一些朋友,有了一些人脉。


可到你需要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加了多少人脉,你就要吃多少次闭门羹。


DeepSeek曾下过这样的定论:


“伪社交”就是一种表面化、缺乏真实情感连接的社交模式。


其核心特征是看似社交,实则疏离。


只有没什么实力的人,才会沉溺于结交人脉;真正有能力的人,从不在伪社交上浪费时间。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就从不喜欢参加名人交流会。


甚至为了避开这些社交,他还和出版社签订了“三不协议”:


不拍照,不录音,不接受任何采访。


但即便如此,他的作品还是在大众中广受欢迎,他也连年登上“中国作家富豪榜”。


一个人在没有价值的时候,连续社交,不过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与其去攀附关系,不如沉下心来好好经营自己。


当你把自己塑造得足够强大,你想要什么样的人脉,都会被你吸引而来。


04

永远等待完美时机


图片


清代学者彭端淑,在《为学》中写过一个故事。


有两个和尚都打算去南海朝圣,其中一个很早就开始做计划,准备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出发。


而另一个和尚只带着一个钵盂,就踏上了朝圣之路。


一个月后,这个和尚从南海回来了,而那个等待完美时机的,还停留在原地等待。


这世间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总是困于想,而懒于行。


想出去旅游的时候,总是对自己说,等天气好了再去;


想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又总是推迟,总想等有充足的时间了再去学。


可是你有没有问过自己:


为什么一定要准备好再出发呢?


你永远不可能做好100%的准备啊。


任何一件事情,你只有先投入进去,然后再不断改进,才能有所收获。


如果你计划多,想法多,你会坠入完美主义的陷阱,因为永远等不到完美时机而非常痛苦。


DeepSeek里就曾有言: 人生的主动权永远在于选择踏上某条路,而不是等待某条路自动变得平坦。


如果你一味追求完美,到最后会发现自己浪费了很多时间,却依然站在原地打转。


所以你要记住,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放弃脑海中徘徊不定的想法,有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


当你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你一定能见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05

给回忆镶金边


图片


DeepSeek里有一个心理学现象指出:


大脑倾向于淡化过去的痛苦或挫折,而强化美好的回忆。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玫瑰色回忆”。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上班特别累的时候,就十分怀念上学的日子。


但如果真回到那段日子的话,就会发现每天也就是在上课,写作业,补习……


对于一些在感情中有遗憾的人来说,也会特别怀念过去喜欢的人。


可人是不会无缘无故分开的,你们的过去其实没那么美好,只是你只愿意去记住那些美好的表面……


虽然说,美化过去并没有错。


可一个人若过分沉迷于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就会对现实生活的期待过高,从而无法真正享受当下。


更何况, 再怎么眷恋过去,对现在都没有丝毫助益,我们生命里,最重要的永远是今天。


所以学着平衡过去与现在的关系,不要在已逝的记忆里虚耗时间,而辜负了当下。


活在此刻,才是一个人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06

用抱怨浇筑人生


图片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人生最浪费时间的事情是什么?


我很赞同一个回答:无休无止地抱怨。


时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抱怨而特别眷顾他,反而,会在他抱怨的时候匆忙溜走。


自媒体人 @桌子 ,曾在一家教育公司工作。


当时,他们公司要去对接一个很大的合作方,但由于对接的同事没有通知到位,到达之后场馆一片混乱。


其他同事见此场景都抱怨连天,说合作单位不重视,骂对接的同事不靠谱。


只有桌子在此时环顾起了四周,制定了布置计划。


接下来,他立即动员同事,分配好任务,让工作得以顺利完成,他也因此成功晋升为主管。


抱怨,是最容易做的事情,但抱怨再多,也于事无补。


DeepSeek说: 减少抱怨的本质,是将心理能量从“解释困境”转向“创造改变”


当人们把抱怨的时间用于行动时,一段时间后,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会大大提升。


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抱怨上。


与其抱怨世事不如人意,不如自己挣扎前行。


07

为小事过度纠结


图片


曾经我也是一个为小事特别纠结的人。


每次出门前,我都会花半个小时来决定,穿什么衣服出门。


买东西的时候,我也会反复比较不同品牌的价格、评价,需要花费很久才能选好一件商品。


这样做的结果是,我常常做一点事,就感觉心力交瘁。


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开始改变自己。


出门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一个时间限制,比如决定穿衣服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到时间就停止,随便选一套。


在购物时,我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快速筛选,而不是无休止地比较。


这样下来,我节省了很多时间,心理压力也小了很多。


作家乔尔·奥斯汀也曾说: “人生苦短,我用不起浪费时间在纠结上。”


如果你也想停止为小事过度纠结的毛病,DeepSeek提出了三个具体可行的方法:


1. 放弃“足够好”原则,接受“满意解”而非“最优解”。


2. 学会时间限制法:为小事设定决策时限(如穿衣5分钟、点餐3分钟),倒计时结束后立即执行。


3. “二八法则”应用:将80%的精力集中在20%的重要事项上,其余小事快速决策。


当你不再为那些小事而苦恼,就能真正享受到人生带给我们的美好和幸福。



作家布封说: “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固定而短暂的,它会带走你生命里的一切,也能改变你生命里的一切。


如果你不想浑浑噩噩地过完你的一生,那就利用好你的每一分,每一秒。


去建立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去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一段时间后,你的所有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点亮 右下角的 “赞”+“爱心” ,与朋友们共勉。

-END-


作者简介: 每晚CC。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