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食安安徽
以“食品安全健康人生,深度关注服务民生”为宗旨,围绕“食品安全”、“延伸产品”和食品安全产业链源头服务读者,传递食品安全“安徽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株洲  ·  全省首创! ·  14 小时前  
湖南日报  ·  注意!今日起全部免费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食安安徽

宣城市凝聚“四力”探索建立食品销售主体互查互助互评“2+N+2”共治模式

食安安徽  · 公众号  ·  · 2024-12-25 21:45

正文

今年以来,宣城市在食品流通领域开展食品销售主体共治试点,按照“夯基础、抓示范、重推广、促共治”的原则,锚定试点建设、互查互助、上下联动、健全机制四大抓手,“四力齐发”在全省率先推动建立食品销售主体互查互助互评“2+N+2”共治模式。


一、聚焦试点建设,齐抓共管凝“合力”。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7个乡镇(街道)197个经营单位参与试点,构建由“2名监管人员+N个互查互助工作组+2家组长(副组长)单位”的共治体系。充分发挥乡镇食品安全四员监管效用,深入推进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联勤联动,合力推进试点乡镇开展此项工作。


二、推进互查互助,强化培训提“效力”。一是统筹部署。市县两级均印发《建立食品销售主体互查互助互评“2+N+2”共治模式实施方案》,为进一步突出共治实效,市局印发《关于开展食品销售主体互查互助互评“2+N+2”共治工作的补充通知》,对互查互助互评三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细化明确。二是培训跟进。建立监管人员-组长(副组长)-组员的分级培训体系,围绕证照是否公示及过期,是否存在经营过期食品、三无及“山寨”食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完整,冷藏冷冻食品是否按照规定温度储存,特殊食品是否设立专区等内容开展理论加实操培训。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共开展培训19次,极大提升试点食品销售主体规范经营意识及互查能力。


三、加强上下联动,监督检查添“助力”。一是常态化下沉暗访。将食品销售主体互查互助互评纳入全年重点工作,对照市局列出的《31个常见问题清单》,市县两级每月均开展重点工作下沉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二是重点工作月调度。分管领导每月召开食品安全工作月例会,对照当前重点及创新工作进行统揽推进,对经下沉检查发现食品销售主体互查互助互评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市区进行督促提示,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


四、健全完善机制,落实奖惩强“动力”。一是建立闭环管理机制。组长或副组长单位牵头组织组内季度互查,鼓励销售主体在互查过程中围绕职业打假人关注的在售过期及腐败变质食品、“山寨”食品、散装食品无标签或标签不完善问题进行提示告诫、互相帮助,对于交叉互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并报当地市场监管所备案,在整改期限结束后,市场监管所再通过实地复查等方式完成复核,确保发现问题及时闭环整改。二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根据工作组集中互查情况每两个季度评选一次“食品安全互查互助优秀经营户”,对被评为“食品安全互查互助优秀经营户”的食品销售者减少监督检查频次,统一在门户网站进行通报表扬。对于互查互助工作推进不力的工作组及多次发现问题却屡教不改的食品销售者进行重点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自6月份开展互查互助互评工作以来,宣城市互查发现问题390个,经互助发现过期食品11件,均已完成整改,有效发挥联动互查互助共治作用,试点乡镇食品经营者规范经营水平及风险防控意识显著提升,被投诉举报率明显下降。


食品销售主体的互查互助互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须臾不可放松,下一步宣城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持续进行梯次推广,进一步完善社会共治机制,努力将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落到实处。(胡聪聪 记者程家武)



END


编辑:中国食品安全报安徽记者站

编辑人员:严静

校对审核人员:严静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