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萌生退意
来到了大单位,工作环境马上得到了质的提升,同事素质也明显高出一大截。我以为一切都会好起来,撸起袖子准备好好干,但是,也总有一些但是。
先说说周围同事的构成。一部分是大小领导的家属、子女、侄儿侄女,简而言之就是各种裙带关系;一部分是社会上经济实力雄厚的人士通过与单位领导的关系安插家属来单位,图个稳定,在政府工作,说出去有面子,所以他们开着奔驰宝马来上班拿那点微薄工资您一点也不要惊讶;还有一部分是无权无势,全靠自己打拼的屌丝公务员。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机关是“标配”,也是家常便饭。所以,单位的结构构成比例就决定了,在机关真正做事的人毕竟只是一部分人。有的人做,有的人看,看的人还会给做事的提意见。
机关里最辛苦的是什么?地球人都知道,写材料。一提起写材料,很多人抓耳挠腮,长吁短叹,为之烦恼苦闷得很,有的甚至谈虎色变,心有余悸,避而远之。年度开始,要写工作计划;部署工作,要写领导讲话;开展工作,要写实施方案;调查情况,要写调查报告;查办问题,要写检查结论;承办课题,要写研究论文;交流学习,要写经验材料;年度终了,要写工作总结,等等,等等。
为工作写,也为学习写;为务虚写,也为务实写;为领导写,也为自己写;为完成本职任务写,也为图表现求进步写。有人看要写,没人看也要写;有作用要写,作用不大也要写。你的工作,除了写,还是写,写完了一个材料,下一个材料接着写。一天到晚地写,没日没夜地,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写不停笔,写无止境。
写材料的辛苦,个中滋味,没写过材料、没写过大材料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写材料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
一是身体素质肯定会下降。“一篇材料出来,两个眼圈发黑,三顿餐饭误点,四包香烟燃尽”是常态。
二是感觉时光飞逝光阴虚度。“关起门来,静下心来,拿起笔来”,一篇篇的材料出来,一天天的日子流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反复地、不停地、持续地写呀,写呀,写下去。不变的是职位,改变的是时间。
三是陪家人的时间被压缩。人家节假日,自己加班时。人家带子游玩,自己带纸沉思。人家陪自己“领导”逛街,自己替单位“领导”缝衣。人家是左右逢源,自己是里外受罪。
而那些通过各种关系进入体制内的,是一身轻松——你见过几个关系户写材料的?他们呢,大不了就干些收发文件、安排会议室、预定酒店之类的事情,仅此而已。你还不能说什么,因为写材料是给年轻人准备的经受历练的工作岗位,这是领导对你的高度重视。
在一些单位的文山会海、繁文缛节中,我们经常会感慨这一套话语体系“常说的老话多、正确的废话多、严谨的套话多”。一说阐释中央精神,就全盘照搬讲话和文件;一说宣传科学理论,就在概念里打转转;一搞成就宣传,就变成工作经验总结;一搞典型报道,就无限拔高请出“高大全”。特别是一些领导说出来的话,自己都不信,怎么能让别人信?写出来的文,自己都没感动,怎么能感动他人?
当然了,机关里还要会 “做人”。“做人”——一个多么高深莫测、难以琢磨的词,一语道尽了中国人的性格和特点。在机关里做人,最简单的说就是要尊重领导,和领导搞好关系,和领导打篮球不能盖帽,打乒乓球不能扣杀,下棋的时候一定要输,还要装出悔棋的样子……往复杂了说,则涉及如何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设身处地从领导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最近网上在热传一本20多年前的旧书《参谋助手论——为首长服务的艺术》,其中一章《探究领导情绪的艺术》尤为让人叹为观止,现将目录摘录如下,奇文共赏,供诸位品鉴:
1.了解首长复杂多变的情绪;2.舒展首长愉快高兴的情绪;3.体量首长烦躁愤怒的情绪;4.解脱首长苦恼沉闷的情绪;5.维护首长冷静理智的情绪……
工资待遇也是机关干部们心中永远的痛。现在四五十岁的机关干部,一般要么是早早地买了房子,要么是分了一两套房子,现在职位要是上去了就有了社会地位,职位没上去也有了资历,总体来说不会差。但年轻公务员则容易在暴涨的房价面前心理崩溃、精神分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的公务员,如果没有家里支持,或者自己有其他合法收入,那日子过的还真的可以用“惨”来形容。
此外,在机关待久了,长期做单调、枯燥的事务性工作,人的脑子容易萎缩,思维容易退化。心理学家认为,毫无意义的劳作对人的心理的折磨,远胜过有意义的劳作。
英国诗人约翰·邓恩(John Donne)尝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人如果不与时俱进,接受新的思想,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新的知识,就会形成短视和退步落后,也会使其原有思想偏见根深蒂固,造成狭隘,慢慢被周围和社会淘汰——我时常就有这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