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辣滚烫》的最后,我看着那个一袭白裙、笑容舒展的贾玲,很想伸出手抱抱她。
这样一场鲜血淋漓的创作,我知道她和乐莹一样,亲手杀掉自己,用汗水把整个灵魂淘洗了一遍,才长出新的血肉。我也想对她说一句:辛苦了。因为今年一月份在短故事学院的写作,让我明白,向内挖掘故事,是要把自己的整颗心都掏出来,不断诘问、捶打,才能找到最深处的树根,让它暴露在阳光之下。
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最赤裸的自己。那可能是我们也从未见过的,可能会不堪、狼狈、灰头土脸。在落笔之前,我们会问自己:你准备好了吗?
很久以来,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一直都是否定的。我永远也准备不好。因此,即使我从大学时就知道三明治的短故事学院项目,萌生出参加的想法,也迟迟没有迈出这一步。
直到去年十二月,在工作和生活的巨大错位之间找不到价值感的我,在又一个吃了安眠药也没能入睡的夜里,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绳子,好像求生一般地,立刻找到了短故事学院的链接报了名。
创作和表达,有的时候就是一种自救的冲动。
我写的第一个故事,现在想来和贾玲导演一样,是关于自己的妈妈。这近乎是一种本能的探求。追溯回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渴望从我和她之间的连结中,窥见我与世界的关系,为自己如今的存在方式寻找一种解释。
幸运的是,短故事学院的课程做得特别好,编辑也特别耐心地鼓励和引导我,让我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奏,不断地挖掘自己心里那些被藏起来的东西。记得我的编辑旁立老师说,写的过程中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确实,在这个打碎、重组的过程里,情感以排山倒海之势扑面而来,有来自回忆的,也有从未体验过的。
其实把那些事情梳理完,写下来,于我而言就已经是圆满了。文章发出去之后的收到的反馈是意料之外的,而这些来自陌生人的巨大善意,和他们对我的文字和故事产生的共鸣,也赋予了我的创作新的意义。
写作固然是一种自我表达和抒发,因为我们是人,我们不能只是被外界胡乱塞进各种各样的信息、被打上各种标签、被禁锢在各种身份之下,我们产生的情感,我们心里常常出现的那种、让我们的心跳节奏变得微妙、让我们的胸膛变得酸胀的、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必须找到方式被表达出来。
当它们被表达出来后,写作的另一层巨大意义就产生了,就是去触碰其他人的心灵。让世界上的千万种现实、千万种自我、千万种情绪,能够在需要的时候知道: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我一直不喜欢大太阳,不喜欢阳光普照的大晴天,让人无处可藏。在我觉得自己这种想法很奇怪的时候,我看到电影《阳光普照》里,看到大太阳下动物园的阿豪说:“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
我还记得,那是一种神奇的感觉。原来我的那些想法和情绪,已经被人说出来了。原来我并不是多么特别和奇怪的人,这样一种对太阳的畏惧,是可以存在的。于是我安心了。
这就是写作拥有的巨大力量。在短故事学院,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掌握这种力量。
希望大家都能够体会到这种力量,掌握它、使用它。
这是短故事学员一一写的写作感受,在短故事她写的一篇
关于妈妈关于小猫的故事。
点击阅读一一的短故事作品
她对完结的生活和正在进行的生活给予了创造性的交接。对隐秘的情绪给予了最细微的关照。
写下自己的故事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要面对自己怯懦的过去时,很多人会选择逃避,但写作者们直面了过去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写作者们,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了,而这,就会让人得到救赎。
2023年已经过去了,过去这一年,很多人都了解到了事物的原始形态,看见了更为真实东西,那些残酷的事实,那些暴力的部分。
新的一天,天依旧冷,星星升得很高。猎户座横躺在草地上方,所有蚊虫都已死去。两只狗在路边狂吠,它们呼出的气流充满旧历年的味道。烟花在西北角炸开,然后顺势流走,在三秒钟的空间里消失。大树的下方是一条土路,一条长满蛤蟆草的路,它蜿蜒至星际。把过去的经历全都分享给决绝,在那里有没有人值得拥抱?有没有人值得哭泣?
短故事2月班,欢迎你来书写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