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荣格财经
全球全时区全形态区块链媒体,以新知,普惠为使命,为人们推开新世界大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狂区块链  ·  为什么王兴兴说顶尖学校不过如此? ·  17 小时前  
疯狂区块链  ·  买公寓吃利息可以吗? ·  昨天  
疯狂区块链  ·  为什么网红都要炫富? ·  2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景顺分析师: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荣格财经

拥抱5G时代,互联网企业的新机遇在哪?

荣格财经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9-02-21 18:15

正文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领域每十年就会出现新一代革命性技术,持续推动整个ICT行业不断创新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具体到我国移动通信领域,其创新变革的速度更加快速敏捷:中国在2008年启动3G建设,7年之后启动4G建设,4G商用5年之后将启动5G建设,可以说技术更新速度大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3G跟随、4G并跑,再到5G领跑,中国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5G发展受到各方关注。2018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5G商用步伐”。


上海虹桥火车站5G测试现场


3G-4G时代数据业务超越语音业务,流量成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诞生了如腾讯、阿里、苹果、Facebook等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


5G的到来将会实现光速般的接入速率,“零”时延的使用体验,千亿设备的连接能力,最终达到“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让人充满期待。


在新一轮科技浪潮下,互联网企业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新的发展动能,给人们带来无限想象空间。

信息通信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延伸,互联网从PC端逐渐向移动端转化,进而催生消费型互联网。


我们看到,2006年前后,消费型互联网雏形开始显现,智能手机颠覆了功能机,重塑市场格局;IOS、Android操作系统为人们所接受;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新技术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更多的是通过衣食住行来连接用户,庞大的人口红利进一步推升了消费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8.02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7.7% 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 27万亿元 ,去年前9个月,我国网络零售额近 6.3万亿 元,同比增长 27%


与此同时,全球移动通信产业也突飞猛进,不仅创造出万亿的巨大市场规模,还有力带动了芯片、软件等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引擎。


2018年以来,互联网用户规模逐步见顶,智能终端出货量出现负增长,消费型互联网开始向产业型互联网转型。互联网龙头企业率先开启调整步伐。


信息通信技术已不再仅仅应用于消费者市场,工业、制造业开始加快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可以预见,随着5G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融合将更加紧密。


5G应用特点

在众多应用中,区别于之前的移动通信技术,5G应用将呈现出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行业融合成为主流

5G技术的应用已经突破传统通信技术人与人之间点对点的通信模式。要发挥5G的潜力就需要加大力度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5G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扩散渗透,尽快孕育出新型产品和服务。

文体娱乐 方面,VR/AR+5G+Cloud有望成为新的发展范式, 通过5G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 ,可有效提升画质分辨率,加快渲染和交互的处理速度,降低用户使用VR/AR眼镜的眩晕感,充分发挥浸入式体验。

智慧城市 方面,5G技术与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相结合,实现车与人、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连接,形成“人—车—路—云”协同的智慧交通场景,最大限度挖掘网联汽车的潜力。

同时,5G的低延时也可以进一步加强音视频、医疗影像和触觉力反馈的融合,真正实现远程操作手术。

智能工业 方面,5G技术在工业数据采集和控制场景中也将得到广泛应用,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5G网络控制来实现精准执行,确保工业设备的准确操作和较高的产品质量。

产业互联网有望成为主战场

在消费型互联网逐步普及之后,产业互联网成为下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蓝海。 大量物联网设备和工业设备将伴随5G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成为新的联网终端。

根据GSMA数据显示,2017-2025年间,工业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增长 100.75亿 ,消费物联网连接数将增长 60.49亿 ,授权低功耗广域网(LPWA)连接数将增长 18.28亿

2 017年企业家调查问卷显示,69%的企业家认为一旦5G到来,企业服务会是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企业连接在物联网连接中所占比重将从2018年的41%攀升至2025年的55%。

与此同时,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还需要跨过不少门槛,“标准化”则首当其冲。

在企业服务领域,每家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化需求不尽相同,因此如何尽快统一工业通信的标准,使工业中各行各业的控制平台、软硬件平台实现标准化是5G能否在产业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关键。

5G带来的挑战

1 国家间高度竞争


当前,5G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政治因素影响快速提升。一些国家不断加快5G商用步伐,从标准、技术、专利等方面打压竞争对手。


美国


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否决新加坡的博通对美国高通的千亿美元收购要约,因担心博通收购高通可能导致美国丧失对5G核心技术的把控。


但高通却在筹划对荷兰恩智浦440亿美元收购,如果完成收购,其将成为全球第5大半导体企业(三星、台积电、英特尔、英伟达),基本完成全球半导体行业向美国集中。



同时,美国压制中国5G产业化发展:2018年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拒绝让华为公司参加5G移动网络投标,英国电信2018年11月禁止华为参与竞标公司核心5G网络设备的供应合同。


2018年12月华为CEO,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捕的新闻曝出,引发全球关注。至此, 5G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技术层面的竞争


欧盟


处于4G投资后周期的欧洲,在5G上更注重实用性, 聚焦需求更强烈的垂直行业率先应用


2017年18家公司组成欧洲新5G联盟— 5G-Transformer,5G-Transformer专注5G网络切片,目的是支持垂直行业,如汽车、医疗保健和媒体。



2018年12月欧洲多个大城市开展代号“烈焰”的5G应用场景实测,主要聚焦垂直应用的媒体服务上。创意产业、通信产业以及智慧城市产业的公司通过该项目测试5G技术如何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媒体服务开发复杂性以及减少提供实时点播内容的成本。

2 商业模式亟待重塑

在2G、3G时代,信息通信上下游企业分工较为明确,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重点负责管道业务,华为、中兴等企业重点负责设备业务,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负责终端业务。

但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演进,传统的分工模式被迅速打破。设备厂商开始将能力快速下沉,以华为为代表的企业开始成为智能终端的主要生产者。

其他跨领域企业也对终端业务跃跃欲试,例如小米、苹果等企业早已经将业务扎根智能终端领域,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前期做增值业务的企业,也开始逐步向上游拓展,例如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始积极布局云计算业务。

运营商也不甘示弱,通过分公司、基地等形式拓展内容生产领域 。可以说传统分工模式已经随着技术的演进逐步瓦解,企业不但面临行业竞争,更要面临跨领域的闯入者。

因此, 创新型应用和技术不断突破原有规划和设想,传统的先规划设计网络,之后让应用适应网络架构的模式将难以为继 。新模式、新业态在不断冲击传统的商业规划模式。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