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月22日,8:
30),MEI Pharma宣布,该公司已经进入战略选择评估阶段以实现股东资产最大化,未来面临的选择包括破产结算或者资产出售,
公司将停止一切临床开发,只保留部分药物的非临床合作项目
,公司CEO David Urso,CMO Richard Ghalie,董事会主席Charles Baltic将要离职,裁员将很快开始。
这也标志着这家成立20多年的Biotech正式步入倒计时。
有趣的是,在宣布该消息后,该公司股价非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涨。7月22日中午一度达到超过35%的涨幅,截止22日收盘,股价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约21%。
MEI Pharma最开始叫做Marshall Edwards Inc.,当时开发的核心管线是一种细胞凋亡药物phenoxodiol,可以使得癌细胞对凋亡敏感。
2012年转型成MEI Pharma(实际上就是前者名称的缩写),开始寻求收购有前途的癌症药物。
转型后这家公司手中有三条管线,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9(CDK9)抑制剂Voruciclib,小分子线粒体抑制剂ME-344,以及PI3Kδ抑制剂Zandelisib。其中Zandelisib是这家公司大力推广的核心管线。
2022年,MEI Pharma寄希望于Zandelisib在滤泡性淋巴(FL)适应症上获得加速批准,也确实在TIDAL试验中取得了较高的客观缓解率(ORR)。
然而,由于数据尚不足够成熟,且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FDA在审查后拒绝了Zandelisib的上市申请。MEI Pharma随后决定停止在日本之外该药物的开发,仅由其合作伙伴Kyowa Kirin(协和麒麟)推进日本境内的II期试验。
实际上FDA的决策反应了当时对于PI3Kδ抑制剂的态度。
之前就有多家公司在PI3Kδ抑制剂中获得了不错的ORR,但是验证性临床最终失败,吉利德的Idelalisib,Incyte的Parsaclisib都是加速批准后,自愿撤市的前车之鉴。
因此当FDA关闭加速批准的窗口后,MEI Pharma的处境相当尴尬。
在2023年时,处境同样堪忧的Infinity Pharmaceuticals(成立于1995年)找到了MEI Pharma试图合并。
有趣的是,Infinity Pharmaceuticals这家公司的核心管线是PI3Kγ抑制剂eganelisib,那时候这家公司已经为了核心管线耗尽了自己的现金储备,Infinity的管理层在去年3月份提到,合并是这家公司免于破产的唯一方法。
根据合并协议条款,Infinity将成为MEI的全资子公司,MEI的股东将拥有合并后公司约58%的股份,而其余股份将由Infinity的股东持有。
合并以后的公司会在账上拥有1亿美元现金,同时获得eganelisib,ME-344,Voruciclib三条管线组合。
MEI似乎在最开始同意了收购,也确实看到了收购可能带来的好处,但是到了最关键的投票环节,MEI的股东对合并提出了异议。
Cable Car Capital和Anson Advisors这两家公司共拥有MEI 8%的股份,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牵头的一个小组给出了8美元更高的报价,提出可以用8美元收购MEI,而当时MEI的股价是7.2美元。
虽然MEI的管理层也声称8美元的报价大大低估了公司的资产,认为这太少了,但是关键的投票环境,票型让合并彻底失败——以恰好51%的票型反对该交易。
Infinity的管理层也并没有食言,失去了资金来源的Infinity Pharmaceuticals很快就在2023年下半年破产,而现在破产的轮盘转到了MEI Pharma的头上。
实际上MEI Pharma的财务状况也不支持这家公司继续花钱下去了,该公司账上只剩下5660万美元,账上现金将不支持这家公司再运营一年了。
在资金难融的背景下,这家老企业寻求破产或出售反而不一定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