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梨园精舍
以科学和求是的态度,发自内心的欢喜与热忱,立足文献、关注田野、重视口述,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收集整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资源,以奠基于将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生态环境  ·  新疆克拉玛依:成群鹅喉羚雪中撒欢 ·  8 小时前  
波纹的低风险杠杆  ·  20250205 越看越凉的古茗 ·  3 天前  
波纹的低风险杠杆  ·  20250205 越看越凉的古茗 ·  3 天前  
小小牛财经  ·  收评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梨园精舍

居然有人不喜欢荀慧生的花旦戏,来看看他怎么说

梨园精舍  · 公众号  ·  · 2018-07-20 16:59

正文

荀慧生先生以擅演花旦戏著称,可偏偏有人不喜欢看荀先生的花旦戏,还公开发文“关于荀慧生——最好少演花旦戏”,一起来看看他的理由吧~~


荀慧生

《革命家庭》





关于荀慧生

最好少演花旦戏

留香之歌喉,论者谓其不如梅、尚、程三人。梅、尚天赋好,程工夫好,荀天赋不如梅、尚,工夫不如程,故听荀不如看荀。作此说者,颇不乏人。但我觉荀氏之歌喉,自有其特点在。


天赋不充实,是有一点,但他的清媚柔婉,实为独到。尤其是腔调自然,毫无矫揉之态,随处都有水流花放月朗云飞的空灵之胜,这不是留香的特色吗?尚之嗓高而发音凝重,致有震头之弊,白口有时太生硬。梅之嗓宽,微有点失之浮,歌音响亮圆婉而白口有时太腻。程嗓音纤弱,改用偏锋,波磔太多,发音不很清晰。因花样特富,能一新常人之听觉,但也都是各有长短的。留香之歌,因真力不很充沛,刻意于柔婉上用功,不及梅、尚之高,亦不似玉霜之多曲折。而韵特足,口齿之清晰,与畹华堪称二难。尤工唱情,在行腔中把喜怒哀乐之情一一都能表现出来,这是梅、尚、程三人所不能不让他出一头地的。留香之歌,在戏院里我没听过几回,是在唱片上听的多。但他那种空灵的胜致,不在戏院里是不容易听得出的。


在戏院里听留香,恍如站在秋江上聆美人奏玉笙,清新飘逸,神韵一片。比绮霞之高华雄浑,气魄目然不如。而这种空灵的胜致,任何人都要为之陶醉的。从前有人说,以诗人作比玉霜如李贺,绮霞如韩愈,畹华如玉溪生,留香如白香山。我觉留香是白香山兼王渔洋的。


荀慧生

左上:《庚娘》尤庚娘

左下:《盘丝洞》月霞仙子

右下:《嫦娥奔月》嫦娥



不过他的花旦戏太多了,调情卖俏,太没有意思,但有些人专喜欢这种勾当。他的花旦戏,做工细腻,春情满面,固令人飘飘。然戏剧不能以供人开心为主旨,至少要不教人因看戏而增进冶念才好。如《打樱桃》《大劈棺》等一类勾当,演的好,教人肉麻,演的不好,教人作呕,有什么意义呢?众口一辞都说玉霜戏品最高,这“品高”二字,不是值得玩味吗?以留香之才,花旦固优,青衣亦不差。假使他要近四旬了,卖弄风韵的把戏,要下决心一律廓清才好。


进一步说,为艺术而艺术,现在尚谈不到。同时这个前题也正是个悬案,一时不易肯定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只宜提倡人生的艺术,要从艺术上美化了人生,不要使人生为艺术而恶化。我说这样的话会有人说我小题大做了吧?其实真理确是如此的。


留香先生,拥护留香先生演花旦戏的先生们,你会不会说我是强充内行瞎说八道啊?坦白点说,我对皮簧一道是外行,我自己向来承认的。不过站在人生的立场上,不能不这样说。台端假使有所指教,我是十二分乐意接受的。(张佛言)


《杜十娘》

荀慧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