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贝恩公司
贝恩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各地各行业的商界领袖提供咨询规划,专注于战略、运营、组织、兼并购、私募股权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作为公司的官方账号,“贝恩公司”将与您分享贝恩公司最新的研究与报告、分析与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创造历史,哪吒怎么能火成这样?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贝恩公司

【贝恩报告】全球私募股权收购交易额跳升10%,5年交易额创下历史新高

贝恩公司  · 公众号  ·  · 2019-03-06 14:43

正文

在资产价格飙升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领先基金公司如何取得成功?贝恩公司年度全球私募股权市场报告为您揭示:未来私募股权市场致胜攻略。


贝恩公司近日发布的《 2019 全球私募股权市场报告》显示, 2018 年全球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投资额再度攀升 。同时,过去五年内已披露的收购交易额达 2.5 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报告显示,有限合伙人(LP)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新的资本持续涌入市场。对普通合伙人(GP)而言,手握的资金突破历史新高,令他们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投资时更有底气,但也因此付出了更高的价格,所期望的价值未必能在交易后实现。 报告指出,高效的GP会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准确识别目标公司,开展严谨的尽职调查,并同时做好最坏的打算


杨奕琦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

亚太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主席

2014至2018年,可以说是全球私募股权行业最好的时期之一。无论从募集的资金额还是投资金额来看,都达到过历史高位,退出交易数量创下新高,回报率十分可观。私募股权公司仍在不断推进这股上升势头,但也伴随着风险。长期激烈的竞争正在推动交易倍数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决策受到对经济下行的担忧的影响。这些风险对买方的尽职调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买方需要兼顾目标公司的商业和运营情况,并慎重考虑交易结构。


2018年全球私募股权市场回顾


激烈的竞争和不断攀升的资产价格持续压低交易数量。2018年全球收购交易数量为2936笔,同比减少13%。但收购交易总额上升10%,达到5820亿美元(包括后续交易),5年收购交易总额更是创下历史新高。这主要归功于私有化交易的增长——自2006-2007年全球私有化热潮以来,交易总额再次达到历史高点。


在竞争愈发激烈和交易市盈率走高的市场背景下,2018年找到合适交易的难度加大,但同时也为退出交易创造了良好条件。据统计,2018年退出交易数量共计1146笔,退出交易规模达到3780亿美元,与2017年持平。私募市场过去5年的强劲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功于退出交易,为投资者创造了前所未有的高回报。2018年私募市场退出交易表现稳健,2014-2018年已披露的退出交易总额达2万亿美元,创下了5年退出交易总额的历史最高纪录。


虽然私募公司的投资步伐稳健,但他们手握的“干火药”(即待投资金)从2012年以来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底,所有私募基金类型的待投资金总额达2万亿美元,突破历史高位,仅并购基金就达到6950亿美元。过剩资本的累积对私募股权公司造成压力,迫使他们寻找交易。但好消息是,并购基金公司的待投资金有67%是在过去两年中募集的,这意味着在最近的交易周期中,旧资本正在被清理,并被新资本取代。


按历史标准衡量,私募股权基金在2018年吸引了大量资金,尽管资金增长速度相比2017年破纪录的增速略有放缓。GP在2018年从投资者处募集到7140亿美元(历史第三高募资总额),2014-2018年募资总额高达3.7万亿美元。并购基金继续占据最大的资本份额,但投资者开始对更多资产类别产生兴趣,令各类基金受益。LP依然青睐表现最佳的资产类别: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有计划维持或增加私募配置。



如何致胜未来私募股权市场?


尽管2018年私募基金表现强劲,但基金管理人仍然面临同样的挑战:在资产竞争激烈、收购价格倍数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如何让手上的资金有效运作?领先的私募公司意识到,他们需要找到更好、更聪明的方法。对此,贝恩公司总结了领先企业的三种做法:


1
平台型收购:强有力的战略,但不易成功


过去20年,贝恩对上百个平台型收购交易进行了跟投或为其提供咨询服务,我们发现,许多投资机构低估了成功需要的条件。虽然每个交易都是不同的,但是最有效的平台型收购战略通常具备四个共同特征:一是行业的颠覆性风险较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稳定,足以支撑稳定的收购节奏;二是行业中有足够多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公司可被收购;三是公司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例如稳健的IT系统、强大的资产负债表、可复制的财务和运营模式等;四是收购对象接近核心业务,通过汇聚一系列高度相关的公司,实现规模效应。


2
收购整合:迎接挑战


私募基金逐渐转向大型收购交易,以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即待投资金多,目标公司少。与此同时,这个方法也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如何将两个或更多的复杂组织合并起来,整合成一个规模更大、具有战略和运营意义的组织,并从中实现价值。贝恩调查显示,虽然具备实质影响力的大型收购交易的价值显而易见,但成功率不一,且与买方的经验密切相关。成功者经常进行大型收购交易,并把这些交易变成可复制模式;而落后者较少进行大型收购,通常是在战略上孤注一掷。


3
邻近战略:多样化尝试


经验表明,选择性地扩张到合适的邻近领域,能够令企业受益。相反,将时间、资本和人才投入到过于偏离核心的战略上,可能会迅速影响业绩。领先企业会考虑距离核心业务一步之遥的邻近业务,而不是两步甚至更远的业务。这些业务与私募收购公司的专业领域更接近,且有望为GP创造更高的利润,为LP带来更高的净回报率。贝恩发现,收购投资者越来越多地为成长型股权、长期持有战略和行业基金募集资金。



私有化交易呈现上升趋势成新常态?


在经济衰退的威胁下,公开市场倍数逐渐下滑,而一级市场倍数不断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寻求私募基金的私有化交易机会。这些公司的价值通常在20到100亿美元之间,收购价格相当于倍数加上私有化溢价,而总价还是低于一级市场平均倍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级市场倍数长期保持在高位,私募公司及其投资者可能面临着新的考虑。对此,贝恩公司总结了一些趋势:


  • IPO退出不再受欢迎 。如果一级市场倍数相对于公开市场估值仍然处于高位,那么通过IPO退出的吸引力就会降低。


  • 上市公司成为目标 。公开市场显然是搜寻大公司的好去处。对于许多大公司而言,公开市场可能成为愈发重要的目标环境,必须及时调整交易搜寻、筛选和尽职调查方法。


  • 基金规模更大 。基金规模不断增长,以及公开市场的私有化机会,促使基金为了开展更大型的私有化交易而扩大规模。


  • 私募基金大众化 。鉴于一级市场的增长以及相对于公开市场更高的回报潜力,如何使散户投资者更容易地投资私募基金,变得更加重要。散户投资者已经开始争取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而这些公司一直是私募基金的主要目标。如今这些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私募融资,以避免上市的成本和麻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