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观察
检验医学网媒体矩阵,分享检验医学及体外诊断行业价值资讯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观察

迈瑞vs恒瑞,“一哥”们任重道远!

体外诊断观察  · 公众号  ·  · 2024-11-17 10:20

正文

声明:本文为体外诊断观察原创,24小时后先留言申请后方可转载,并需完整标注来源和作者,否则严究!


药品和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的基本盘,这两个行业都具有 弱周期性、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壁垒、严监管 等特点。

恒瑞是中国制药行业市值“一哥”,而迈瑞则是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值“一哥”,近年来迈瑞市值更是超越恒瑞,坐上了中国医疗企业市值的头把交椅。

恒瑞医药1970年成立于连云港,主要业务涉及 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截止到2023年末,有员工19606人。

迈瑞医疗1991年成立于深圳, 专注于医疗器械,坚持普及高端科技 。截止到2023年末,有员工18044人。

恒瑞医药于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迈瑞医疗最早于2006年在纽交所上市,后于2016年退市,2018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早期恒瑞市值大幅领先,近年来被迈瑞反超

恒瑞虽然成立时间较早,但取得大发展是近20年的事,一直到 2007年市值才突破100亿 ,此后一路上扬,并于 2015年底突破1000亿

而迈瑞最初于2018年回到A股上市时, 市值只有不到1000亿 ,同期恒瑞的市值已突破2000亿,是迈瑞的两倍出头。不过很快,二者均迎来全球 医疗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新冠

2020年,恒瑞营收277.35亿元,同比上涨19.09%,净利润63.28亿元,同比上涨18.78%,扣非净利润59.61亿元,同比上涨19.73%。

2020年,迈瑞营收210.26亿元,同比增长27.00%,净利润66.58亿元,同比上涨42.24%,扣非净利润65.40亿元,同比上涨41.70%。

截止到2020年12月30日下午收盘,恒瑞医药市值6009亿元,迈瑞医疗市值5082亿元。此时 迈瑞净利润已反超恒瑞,且增速远高于恒瑞。

2021年,恒瑞营收259.06亿元,同比下跌6.59%,净利润45.30亿元,同比下跌28.41%,扣非净利润42.01亿元,同比下跌29.53%。

2021年,迈瑞营收252.70亿元,同比增长20.18%,净利润80.02亿元,同比增长20.19%,扣非净利润78.50亿元,同比增长20.04%。

2021年年初,迈瑞营收开始正式超越恒瑞。 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下午收盘,恒瑞医药市值3243亿元,迈瑞医疗市值4629亿元。

2022年,恒瑞营收212.75亿元,同比下跌17.87%,净利润39.06亿元,同比下跌13.77%,扣非净利润34.10亿元,同比下跌18.83%。

恒瑞医药2021~2022年, 连续两年业绩的下滑,和集采有较大关系。 不过迈瑞的高增长也并未持续太久,很快 医疗器械行业也迎来了集采

2022年,迈瑞营收303.66亿元,同比增长20.17%,净利润96.07亿元,同比增长20.07%,扣非净利润95.25亿元,同比增长21.33%。

截止到2022年12月30日下午收盘,恒瑞医药市值2458亿元,迈瑞医疗市值3831亿元。这是迈瑞和恒瑞市场差距最大的时期,不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二者仍在你追我赶。

2023年,恒瑞营收228.20亿元,同比增长7.26%,净利润43.02亿元,同比增长10.14%,扣非净利润41.41亿元,同比增长21.46%。

2023年,迈瑞营收349.32亿元,同比增长15.04%,净利润115.82亿元,同比增长20.56%,扣非净利润114.34亿元,同比增长20.04%。

也是从 2023年下半年开始,迈瑞的增长开始失速了 ,往年20%的高增长,难以维持了。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下午收盘,恒瑞医药市值2885亿元,迈瑞医疗市值3523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 恒瑞营收201.89亿元,同比增长18.67%,净利润46.20亿元,同比增长32.98% ,扣非净利润46.16亿元,同比增长37.38%。

随着集采在医药领域的影响全面释放,恒瑞开始回归业绩上涨通道,尤其得益于 Merck Healthcare的对外许可首付款 确认为收入, 创新药 的持续突破。

2024年前三季度,迈瑞 营收294.85亿元,同比增长7.99%,净利润106.37亿元,同比增长8.16% ,扣非净利润104.37亿元,同比增长7.75%。

迈瑞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的下滑,很大程度是因为 行业整顿、设备以旧换新等政策,带来的终端设备采购需求推迟,不过以IVD试剂为代表的耗材业务增速并没有受到影响。

截止到11月15日下午收盘,恒瑞市值3043亿元,迈瑞市值3282亿元。 迈瑞前三季度营收约为恒瑞1.5倍,净利润超过恒瑞2倍,但市值却仅比恒瑞高出8%。

两位中国“一哥”,国际排名均在20名开外

恒瑞聚焦 抗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等领域进行新药研发,是 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制药龙头企业之一

迈瑞主要产品覆盖三大领域, 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 ,是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中产品线最全的 。如果说恒瑞在国产药企中还有追赶者, 迈瑞在国产医械领域可谓一骑绝尘

在国内 复星医药前三季度营收达到了309.12亿元,远超恒瑞,甚至比迈瑞都高。 百济神州前三季度营收也达到了191.36亿元,和恒瑞已经非常接近了,增速更是达到了48.63%。

还有一家有争议的药企——云南白药在前三季度营收达到了299.15亿元,不过云南白药产品在临床的应用相对较少,研发费用更是少的可怜,市值也只有恒瑞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恒瑞已11次登顶榜首。

相对而言,迈瑞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中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麻醉机、输注泵、灯床塔,IVD产线中血球、生化,医学影像产线中超声业务等,市占率国内第一,超声、AED、血球均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

恒瑞近年来在全球制药行业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根据营业收入等指标, 恒瑞医药尚未进入前20名制药公司的行列

2024年前三季度,辉瑞营收458.64亿美元(约3317亿元人民币),约为恒瑞的16倍,净利润76.21亿美元(约551亿元人民币),约为恒瑞的12倍。

自2019年起,迈瑞就将进入全球医疗器械企业前20强设为目标。 不久前迈瑞董秘李文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目前排名23位,2025年有望进入全球医疗器械前20名。

美敦力2024财年营收为323.64亿美元(约234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36.76亿美元(约266亿元人民币)。和迈瑞2023财年比的话, 营收仅为迈瑞6.7倍,净利润为2.3倍。

罗氏2024年 前三季度营收为449.84亿瑞士法郎(约3694亿元人民币),约为迈瑞的12.53倍 。财报中未披露净利润,若依据2023年年报中净利润率计算的话, 罗氏前三季度净利润约为780亿元人民币,约为迈瑞的7倍。

研发创新+海外业务,“一哥”们共同的增长引擎

恒瑞2024年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45.49亿元,同比大增22% ,第三季度自免领域首个创新药获批,自此在国内获批的创新药达到17款。截止到2023年末,恒瑞有研发人员5110人,占比员工总数26.1%。

迈瑞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8.43亿元,占比总营收9.64%。无论研发费用规模,还是占比总营收,都和恒瑞差了一大截。不过这和行业也有一定关系, 药企研发费用率平均在20%左右,医疗器械企业平均则在10%左右。

创新药和出海,是恒瑞业绩增长的两大引擎 ,二者并非孤立的。前三季度创新药出海取得成效,上半年恒瑞已将收到的Merck Healthcare 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确认为收入,大幅推动业绩增长。

恒瑞 积极探索与跨国制药企业的合作,借助国际领先的合作伙伴覆盖海外市场 2023年,恒瑞达成5项对外许可交易,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金。

恒瑞2024年半年报、三季报均未披露海外营收,就2023年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 恒瑞2023年海外业务营收6.17亿元,同比下跌20.83%,占比总营收2.70%。

恒瑞 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新药开发平台和临床研发系统 ,以AI+技术赋能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 恒瑞还有AI分子设计平台、生物信息平台,都有用到AI技术。

创新和出海同样是迈瑞业绩增长的两大引擎,只是相对而言,迈瑞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基于设备的数智化转型以及基于海肽平台的原料升级两个方面。

2024年前三季度,迈瑞 海外业务营收120.2亿元,同比增长18.3% ,国内营收174.7亿元,同比增长1.9%, 海外业务占比达到了40.77% 。相对于恒瑞,迈瑞的海外业务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

而同样是对AI技术的应用, 恒瑞更多只是将AI当做一个运营的工具,迈瑞则是将AI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是迈瑞未来在国际上“直道超车”的核心战略。

泾渭分明的迈瑞与恒瑞,共同带领中国医疗产业走向世界

国际领先的制药企业,如罗氏、雅培等,通常同时涉足药品和医疗器械领域,这与其 悠久的发展历史、丰富的资源和全球化的经营策略 有关。

然而,在中国,制药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之间却存在明显的界限,像迈瑞和恒瑞这样的大型企业,彼此不涉足对方的领域。这和 国内外企业发展的历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