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关于职业出路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来自一位底稿熟练工)
【出路一:企业财务——从乙方变甲方,但甲方可能是个养老院】
-
告别凌晨3点的咖啡,收获朝九晚五的幻觉(注:仅限非上市公司);
-
告别Excel公式,学习PPT造词:
"降本增效""业财融合";
-
获得反向PUA客户各部门的机会:
"亲,你的PBC资料呢?
我司审计后天来。
"
可能因职业病被开除——比如对着老板的报销单狂贴黄色便签:"请提供消费合理性支撑文件,并解释为何在洗脚城开会议费。"
【出路二:咨询/投行——从底稿民工进阶为PPT纺织女工】
-
时薪暴涨300%(注:前提是忽略每周80小时工时);
-
西装从优衣库升级为Theory;
-
学会用"顶层设计""第二曲线"等词汇让客户觉得自己很贵。
某天突然发现自己在给前司做IPO尽调,望着电脑里熟悉的底稿模板热泪盈眶:"这TM不就是我去年做的递延所得税吗?!"
【出路三:留守四大——成为一棵优秀的卷心菜】
-
名片title从A0进化到FIC/SIC/Mgr/Par,收获越来越多小朋友的"求求了经理别Q我了"表情包;
-
掌握高阶技能:用5分钟review出20个Q,并在客户怒吼时淡定回复:"这是审计准则要求的呢~"
-
30岁后自动触发被动技能——发际线后移速度与CPA持证数量正相关;
-
每年1月看着辞职信模板蠢蠢欲动,却因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Bonus到账提示音选择再忍一年。
【出路四:杀入投资圈——从“数豆者”变身“撒币艺术家”】
-
技能平移
:Excel底稿手艺秒变DCF模型,Vlookup改名叫“深度基本面分析”,合并抵消分录摇身一变成“投后赋能协同效应”;
-
人设升级
:西装从黑灰改穿Lululemon,PPT词汇库新增“赛道”“水位”“颗粒度”,并在投资人晨会上严肃声明:“我们投的是β,不是博傻”(尽管内心OS:其实我连α长啥样都没见过);
-
复仇快感
:反向追杀前客户:“王总,去年您账上这坨递延所得税资产我清不掉,但今年我可以把它包装成‘核心壁垒’写进TS!”
-
职业创伤后遗症
:尽调时对着企业账套狂按Ctrl+F搜索“其他应收款”,并对创始人露出姨母笑:“您这个关联方借款…是战略生态布局的一部分对吧?”;
-
估值精分
:白天用蒙特卡洛模拟算出企业值100亿,深夜刷着企业抖音官号突然清醒:“这破号点赞还没我前司年会视频多啊!”;
-
终极幻灭
:发现LP爸爸们要的回报率,比客户要求“调利润”的幅度还野。
【隐藏副本:彻底黑化——开咖啡馆/卖保险/做自媒体】
-
把对数字的执念转化为
拉花精度/保单条款/吐槽视频流量;
-
享受客户主动说"谢谢"而不是"我司资料还在走审批流程"的人类温暖;
-
转型后坚持给投资人朋友圈点赞并评论“赛道洞察力绝了!”,试图混进项目跟投。
开业三个月后开始给顾客发询证函:"尊敬的会员,请函证您2023年度拿铁消费金额与系统记录是否一致..."
(结论:所有出路最终都会在某个加班的深夜,让你对着excel突然顿悟——当年要是考了师范当老师该多好...但话说回来,毕竟我们可是能用vlookup给人生对冲风险的狠人啊!)
(报告附注:以上分析基于样本量n=1,置信区间±100%,建议搭配冰美式服用。)
毕竟,四大人的终极出路,可能是靠咖啡因吊着的那口仙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