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用PM2.5检测仪如此不准?
主要问题出在传感器和风道设计
检测PM2.5主要有四种技术:β射线法、微量振荡天平法、激光测试法、红外测试法。
▎β射线法、微量振荡天平法精度高、买不起
专业的PM2.5检测仪基本都是这两种原理,测量结果精确,但是贵啊,维护费用也高,还需要专业人员操作。价格在30万元左右,再贵一点的价值百万不是梦,所以一般是政府的空气质量监测站或专业实验室在用。
▎理论上激光比红外精准
激光测试法 ,当空气中的PM2.5进入激光束所在区域时,激光会发生散射,再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散射光,经过一系列电路信号处理和复杂算法后,得出PM2.5浓度。
红外测试法,采用红外LED光源,空气采样主要靠电阻加热以推动气流流动获得采样空气,计数原理相对简单,精准度一般。
激光传感器的光源波长较短,精度更高、取样速度更快,可以检测到0.3微米以上的颗粒,而红外传感器一般只能检测到1微米以上的颗粒。另外,激光传感器用风扇或鼓风机吸入污染物,可以采集大量数据,红外传感器一般用加热电阻来推送采样气流,样本少,测量的准确度也会受影响。
▎激光原理霾表问题依然多
激光原理就完美了吗?并不。光的散射与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需要不断用标准方法校正,这是个难点。另外,激光霾表还存在难以避免空气湿度的影响、无法自动校准、风道的设计存在等其他难点。
家用PM2.5检测仪的技术现状是这样,但修行还得看各家的技术能力、成本投入和良心。我们送检的方程式就是红外原理,但准确度高于评测的某几款激光原理霾表,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