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一个片段讲述了蜉蝣的一生,一条匈牙利的河流,此时蜉蝣的蛹已在河底沉睡了三年。傍晚,大概有五六百万只蜉蝣同时孵化,这个片段使用了超高速摄影机拍摄,超高速摄影机每秒钟可以拍800帧(普通摄影机每秒25帧),观众可以纤毫毕现地看到脆弱的生命是如何从它蛰伏了三年的河里面然后来到这个世界上。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浮生一日,蜉蝣一世‘,所以这个场景蕴含了我觉得是一个非常东方的对于生命、对于时间的一个理解,拍的很有诗意,东方的这种韵味。
1998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范立欣在央视开始了记录片生涯,过去二十年,他一直立足于中国社会,希望用纪实影像的手段,把当下飞速变化和发展的中国、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中国传统的精神和价值用纪录片的方式告诉全世界的观众。大部分时间里,范立欣辗转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地寻找国际拍摄资金。面对国际制片方,范立欣需要把中国故事、逻辑和美学包装成外国观众能够理解的样子。在高速发展的中国当下背后的焦虑、失衡,人和社会的断裂,是他想着力打磨和呈现的母题,而面对西方观众,他不愿意简单贩卖中国的苦难。
“其实我是在做一个暗度陈仓的事情,”范立欣坦言,“我在选题上会去迎合西方观众的喜好,但是我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会自然而然的把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社会的理解,我中国的观点和态度夹带到我的作品当中去”。
范立欣的方法论是:控制中国和世界的表述方法的比例。“比如在《归途列车》里,对于西方观众来说,他们关注两个点,一个是在火车站,上百万人困在火车站,所有人都希望能挤上这辆回家的列车,这里有冲撞,有能量,是一个非常混乱的场景,另一个关注点就是过年回到家里时,女儿与父亲产生争斗的场景,这让西方观众瞬间了解了中国文化中讲究长幼尊卑这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