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区作为配套设施需要转型升级,重新审视其商业与文化价值,打造文旅资源展示窗口或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商场等。
已有部分服务区开始探索转型升级,但整体而言仍处于少数,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省份。服务区需平衡运输服务功能与其他商业活动的矛盾,确保服务质量与效率。
服务区的本质在于服务,应注重细节和服务质量,让旅客感到舒心。期待更多地区的服务区能够与时俱进,以优质特色服务为大家的旅途增光添彩。
明明有不少热气腾腾的食品,为啥许多司机却宁愿吃泡面?有媒体关注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这一现象,引人深思。
在传统认知里,高速公路服务区就是一个歇脚的地方。也正是这一定位,
让很多服务区疏于管理,环境差、厕所脏、价格高
,有的商户甚至笃定消费者只是“过客”,疯狂推销质量没有保障的瓷器、玉器、酒水等商品,大做“一锤子买卖”。
大量服务区的服务尚且拉胯,消费性价比不高,更谈不上地方特色了。
无论规模大小,任何交通枢纽,只要有人员的流动与聚集,都有可挖掘的商机。
今天,假日经济愈发火热,交旅融合是大势所趋,作为配套设施的服务区也亟须转型升级。
从现实来看,已经有些地区开始重新审视服务区的商业与文化价值。有的将服务区打造成了文旅资源展示窗口;有的将服务区建设成集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站式服务的大型商场;还有的将服务区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变“非必要不停留”为“非特殊不错过”……这些先行探索,不无启示意义。
今天,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亿辆,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8万公里
,共有7600多个服务区分布于大江南北。以整体情况来看,发生蝶变的尚属少数,且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省份,出行热度排名前10的服务区中,仅有一个位于西部地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服务区都要向网红看齐,毕竟服务区最重要的还是运输服务功能,人气过旺也会降低卡车行车效率,增加运输时间成本,存在着客货冲突的矛盾。
但有一点非常明确,服务区的本质在于服务,虽说该发展成什么样子并无一定之规,但
抠好每一个细节让每一位旅客感到舒心,应当是普遍共识。
从这个角度来说,服务区不妨首先实现环境干净卫生、餐饮丰富平价,以优质服务引车驶入,形成公益服务引流、经营服务创效的良性循环。
198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服务区——井泉服务区正式运营。30多年来,中国已成为一个汽车上的大国,期待更多地区的服务区能够与时俱进,以优质特色服务为大家的旅途增光添彩。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评论员 鲍南
【转载请注明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
监制: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