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梧桐会
梧桐会,创新企业家专属圈层,以商业“知识”+”资源“双轮驱动运作,为会员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社群服务,推崇商业创新、助力资源合作、提供跨界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精英的入场券!新加坡又批3000名顶级专才! ·  17 小时前  
品牌几何  ·  横空出世的萌新DeepSeek何以撼动行业顶 ... ·  4 天前  
新加坡眼  ·  特调咖啡的风,终于是吹到新加坡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梧桐会

如果知识不能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是什么?

梧桐会  · 公众号  ·  · 2017-09-14 22:00

正文


前一段时间,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刷爆了朋友圈:



句句扎心:



一时间,关于阶级固化论的言论满天飞,有人说,在中国这个靠爹靠关系的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很难出人头地,有人说,寒门难出贵子才说明社会的公平,因为只有你努力了你的孩子才能有好的资源。有人说,就算同样考到了名校,穷人家的孩子也很难出人头地。


说中国阶级固不固化,每个人都只是在用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做出判断,想知道事实,我们还是要拿数据说话:



事实上,中国的阶级流动性可以说排在世界前位,远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很多发展中国家。


但不得不承认,不管在哪个国家,越是中上层就越容易向上流动,反之,越是下层就越容易停滞或者向下流动:


那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S认为,也许除了大多数人认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资源影响,另一种因素有着更致命的影响。


美国作家 Malcolm Gladwell 在他的畅销书 《Outliers》里探究了那些杰出人士的成功条件。其中的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文章是关于两个天才儿童,Chris Langan 和 Robert Oppenheimer。


Chris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有三个兄弟姐妹,他的爸爸在他出生前就抛弃了他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来都没有见过有谁像他一样穷,连一双成对的袜子都没有。


高中毕业后,Chris 获得了两个大学的全额奖学金,Reed College 和 University of Chicago,他选择了前者。


入学后,他马上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总是喜欢躲在课堂的角落或者宿舍里,从来不敢在课堂里讲话,而且他学生似乎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而另一件事情更是改变了他的命运 - 他失去了全额奖学金。因为他的妈妈忘记了更新奖学金申请,错过了截止时间。


他去办公室询问原因,工作人员只是抱歉的告诉他,因为已经过期,他们把奖学金给了其他人。就这样,由于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学费,他不得不从 Reed College退学,还得了一大堆F。


之后,为了重回校园,他开始在一个工地赚钱,直到足够支付他的大学费用,他开始在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学习。他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上学,由于一门课和打工时间有冲突,他找到院长说想把这门课换到下午,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 ” 我们看到了你在 Reed College 的成绩单,看来你还没有学会应该为教育付出些什么“。


他的申请就这样被拒绝,对大学教育充满失望至极的他决定主动退学,这也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天才儿童的才能被白白浪费,他现在的工作是在酒吧里做保镖。


Chris的故事在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免有奇怪的地方。看起来,他的不幸在于妈妈忘记了奖学金申请更新,学校又拒绝了他的调课申请。然而在美国读书的同学都知道,这些状况不是很经常发生吗?一般求求情学校都会通融,为什么Chris碰到的那些人都这么冷血呢?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再看看第二位天才儿童 Robert Oppeneimer的故事。


Robert 有像 Chris 一样聪颖的天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他从 Harvard 和 Cambridge University 毕业,是二战时为原子弹开发立下大功的物理学家。


Robert 曾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他的导师逼他做物理实验,他因此恨透了导师,甚至尝试用化学原料毒死导师。后来计划没有成功被发现,Robert被学校处罚并留校察看,之后继续他的物理实验。


20年后,他成为曼哈顿计划的指导人。


同样两个天才儿童,同样进入了名牌大学,为什么他们所受到的待遇和最终的人生路线会有戏剧化的不同?Chris 只是错过了奖学金申请截止日期就申请了他所有的人生机会,Robert甚至想要毒死他的导师却只被惩罚留校查看。


有的人可能会说,S你这是正印证了 “寒门难出贵子” 啊,Chris 出身于一个贫民家庭所以结局才比 Robert 差了那么多。可是仔细想一想,Chris 真的是因为他的家庭出身才被 ”差别对待“ 吗?


这种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被心理学家 Robert Sternberg 称为 "Political Intelligence", 这种能力包括,知道对谁该说什么,知道何时说,知道如何表达它达到最佳效果。这种能力能帮助你 read situations correctly and get what you want (正确判断形势并得到想要的东西)。


那么这种能力又是哪里来的呢?为了得到答案,社会学家 Annette Lareau 做了一项研究,记录了12个不同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12个家庭养育孩子的模式大概可以归为两类:富裕的家庭是一种模式,贫穷的家庭是一种模式。


富裕家庭的家长不用为生计奔波,所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他们会和孩子谈论在学校里发生的事,他们不只会给孩子们建议,还会要求孩子学会如何与大人沟通事情。


而贫穷家庭则倾向于认为孩子的行为和大人的世界是分开的,并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富裕家庭的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富裕家庭的家长会去和老师沟通,介入到孩子的教育里,


富裕家庭的教育风格是 "concerted cultivation" (协调培育)- 积极培养和评估孩子的天赋,观点和技能。


贫穷家庭的教育风格是 "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 (自然生长)- 他们知道自己培养孩子的责任,但是认为培养孩子是老师的事,家长并不在孩子的教育里付出太多。


而这就是 Chris 和 Robert 结局不同的原因。Robert出生在曼哈顿最富有的地区之一,他的童年充满了 "concerted cultivation“ 式的教育,他的爸爸是成功的商人,他从小就从爸爸那里学到了如何去和重要人物谈判,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12岁时,他就给纽约矿物协会做了演讲;之后又去 Harvard 读书,能通过学校的平台见识到更多的大人物。


而 Chris 却是在继父的打骂生中长大的,他从自己的家庭学到的是如何服从绝对的权威从来没有家长教会他如何去有效沟通,为自己说话,如何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平等沟通甚至去谈判。他一直活在自己设的一个小牢笼里,这也许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却是束缚他无法在这个社会里如鱼得水的手铐。


当我们在说阶级差别对人终身成就的影响因素时,不只是教育、金钱、人脉,更重要的,还有你的家庭能带给你的眼界,不惧怕与大人物对话的胆识,以及主动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


这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示呢?有什么能改变自己家庭环境影响,或者所谓“阶级束缚”的方法呢?


第一,主动主动再主动!!!如果你没有家庭环境来为你提供人脉和资源,就要比别人更主动的去争取机会: 不管是努力学习考到名牌大学到更好的平台上,还是主动寻找mentor, 还是更广泛的社会交往与人建立联系。(如何寻找并建立mentorship关系请看这篇:100个cold email, 50个coffee chat后,来说说如何在美国net working


关于如何结交朋友,推荐下面这本书,改变你对朋友、家人关系的看法:



事实上,主动的能力不管在学校里还是职场上都相当重要。S在实习过程中的一段经历曾让我印象深刻。公司准备了7大项目供实习生挑选,每个项目都只录取有限人数,当人数超过限定时,抽签决定去留。


这看起来是最公平的做法,但其实也是最没有效率的,项目的人选完全不由个人能力决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