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医学领域面临重大转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医学进步的核心动力。在全球范围内,临床医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培养普遍不足。美国医学院协会2016年的调查显示,仅有20%的医学院毕业生认为自己在临床研究技能方面接受了充分的培训 。尽管我国在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进展,2018年的临床医学论文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参与的临床试验数量也达到了全球第三位 ,但在构建高质量、系统性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和产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特别是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临床药物研发、主导国际诊疗标准制定以及临床规范的建立等方面 。
如今国家政策高度重视临床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国卫医发〔2021〕27号)明确提出了"实施临床科研提升行动",目标是全面提升医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也发起了"医生临床科研能力提升项目" ,致力于促进医学科研创新和培养医学科学家,临床医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转型的关键着力点之一。传统模式下,医生科研培训常被忽视,而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科研能力已成为临床医生培养的关键部分。有关研究发现,资金限制、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跨学科合作障碍和继续教育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临床医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如何提升临床医生的科研能力,推动医学科技自立自强就成了如今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我们本周有幸邀请到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 张磊 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分享他对临床医生如何开展科学研究的独到见解,希望广大麻醉同道积极参与线上互动,期待您的到来,期待我们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