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获得公众号花吃了那女孩的授权
微信号:huachinvwang
一转眼就大年初三了,仿佛春年还在昨天(然而已经是前天)。
今天小拇哥没什么事儿,一个人在家窝着,就看了一整天的电视剧。
把这两年很喜欢的一部美剧《This Is Us》又翻了出来,跳着看了几集,看得我又哭又笑的。
这部美剧跟其他美剧不太一样,走着是温情家庭路线,鸡汤满满但是让人喝得心甘情愿,特地推荐给你们啦。
《This Is Us》现在
已经播出两季,豆瓣评分都是9.5
,是这两年评分最高的美剧(超过了《西部世界》的8.9和《权力的游戏》第六季的9.4,和马男同分)。
很多时候看剧,我们都只是为了轻松、感动一下。
《This is US》这样的治愈系,就很好地满足了这方面的精神需求。
这部剧的剧情很简单,说的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庭生活:
杰克(Jack)和丽贝卡(Rebecca)是一对夫妇,丽贝卡在杰克36岁生日那天,生了三胞胎。但是第三个孩子,在生产过程中夭折了。
就在这时,刚好有一个黑人弃婴被送到了医院,于是杰克就决定收养他。
而故事,就是在这对夫妇和三个孩子凯文(Kevin)、凯特(Kate)、兰道尔(Randall)的生活中展开。
看故事简介,很平淡吧,就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有什么好拍的?
但是当你看下去就会发现,
这部剧最吸引人的,恰恰就是它的平凡和真实。
没有惊天大阴谋,也没有不可思议的悬念,在这部剧里面,你能看到的,全是自己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难题。
比如工作。
当你的工作已经不能带来任何满足感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这是我们很多人正在思考或者曾经思考的问题,剧里的主角,三兄妹的哥哥凯文就有这样的困惑。
他长得好看,身材也棒,还是大热肥皂剧《靓男保姆》的男主角,一年可以赚300万美元。
但是,
有钱又有颜的凯文,却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工作。
他觉得自己拍的戏,烂透了。
除了卖肉以外,没有任何的意义。
于是,一直对自己的工作抱怨满满的凯文,在他36岁生日的这一天,彻底爆发了。
他在电视剧的录制过程中,怼了编剧,骂了观众,还说自己不干了!
节目太烂,不是编剧的错,是观众的错,你们为什么要看这些烂玩意?
感觉这句话也在啪啪啪打我们的脸。
而他这一系列看起来很man的举动,还被网友拍下来传到了网上,被无数人点赞、转发,甚至还被大家称为“艺术家的良知”。
不过,这又怎样呢?
生活仅仅只有冲动是不够的。
热血辞演的凯文,演艺事业并没有因为这样变得更好,反而陷入了低谷。
因为有合约限制,没有别的电视剧再找他。
凯文自己,也不停地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就是这种水平?我是不是就只能拍烂剧?”
为了得到答案,凯文一个人跑去了纽约,想去演戏剧。
结果一试镜就发现,
现实真的是太tm残酷,自己原来比想象中还要挫。
别说演戏剧了,就连台词,都说得一塌糊涂。
对戏的搭档还让他赶紧滚蛋。
可是,凯文并没有就这样放弃。
他知道自己基本功不好,就多做功课,背剧本、对台词。
为了提高能力,凯文甚至去跟那个吐槽他的女演员学习。
他跑到一个陌生人的家里参加葬礼。在生离死别面前,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演不好的原因:
在他的戏里,缺乏了真实的情感和生活的体验。
而当凯文明白了这一点以后,
他不仅对演戏不一样了,就连对生活也是。
以前一直一个人吊儿郎当的他,开始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家庭,他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么?他最爱的人又是谁?
虽然这些问题,在剧里还没有答案。
但是,凯文的转变过程,已经很触动我了。
他就像我们,面对改变,是笨拙的,是胆怯的,是焦虑的。
而他的生活,也并没有因为一次勇敢的选择而立刻变好。
可是,这就是真实啊。
改变不意味着成功,换工作不等于前途无限。
大部分人的生活,都跟凯文一样,在一次次迷茫和纠结中,慢慢前进。
不只是工作,我们生活中还有很有问题,比如减肥。
剧里的女主角之一,妹妹凯特,就跟很多女生一样,被身材困扰着。
她是一个大胖妹,从小就被歧视,她的梦想,就是变苗条,然后嫁个好男人。
但是,
她又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没有什么自制力。
冰箱里塞满了食物。
总是忍不住暴饮暴食。
减肥好像就是说说而已。
但就是这么一个不够漂亮,不够坚持,不够自信的女生
(就跟我们一模一样嘛)
,在减肥互助会上,遇到了她的吴彦祖——托比。
托比虽然胖,也不帅,可是对凯特超级好。
他一点都不介意凯特的身材,甚至觉得这样的她,很有魅力。
当知道凯特很喜欢唱歌但没有自信的时候,托比就带着她去老人院表演,鼓励她做自己。
也就是在托比的鼓励下,凯特才第一次发现,
原来自己也可以变成焦点,原来自己也可以闪闪发光。
所以,哪怕到了季终,凯特还没有瘦下来,还是一个胖妹。
但在我眼里,她已经越来越好看,越来越自信了。
而凯特的故事,重点也不是减肥。
它只是想告诉我们,自我接纳的重要性。
没有人是完美的,这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事情,是瘦子的专利。
胖子也可以有真爱,胖子也可以很漂亮。
在努力改变之前,你首先要学会的,其实是喜欢自己。
还有弟弟,兰道尔。
他虽然看上去很完美,智商高,工作好,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但其实,他也有自己的问题。
他的问题,同样是我们所有人都会遇到的:
太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而忘记了自我。
兰道尔是这三兄妹里最聪明、最懂事的。
但因为他是一个黑人弃婴,所以从小就活得很谨慎。
他乖巧听话,很多时候,是为了讨好自己的父母,为了讨好自己的兄弟。
他没有安全感,他很怕被抛弃。
为了要合群,他不停地削弱自己的个性。
明明考试的题目都会回答,他却故意答错,只是不想凯文和凯特伤心。
长大以后,也是一样。
兰道尔做期货买卖的工作明明是很好的,他却总觉得不够别人的有趣。
在女儿学校的演讲上,他要弹钢琴,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去取悦别人。
不过,在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以后,兰道尔对自己的认识改变了。
他开始了解自己,不再为黑人身份而感困惑。
他喜欢他的生父,他知道做一个黑人,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于是,在这之后,兰道尔也学会更勇敢地做自己。
他会大方地跟女儿提起自己的工作。
“
虽然我不是艺术家,但对我来说,我的工作同样惊险刺激
。
我打领带上班,是因为我喜欢。”
他也非常主动地,和别人说起自己生父的事情。
尽管这些,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兰道尔的生活背景也跟我们差很多。
但是,在他的故事里,我还是想起了自己的很多问题:
到底我们,从小到大,要做一个好人,是为了别人,还是为了自己?
到底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是我们觉得别人都是这么做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还有,最重要的是,
我们总是说要做最好的自己。
这个最好的评价,到底是来自别人,还是我们自己?
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这部剧里讨论得最多的,就是
家庭
。
剧里的父母,杰克和丽贝卡,就跟他们的孩子凯文、凯特、兰道尔一样,有很多的问题。
但他们也有同样的优点,就是善于聆听、善于改正。
像丽贝卡,她是一个很负责任的母亲,她总是努力把最好的东西给子女。
特别是对兰道尔,丽贝卡不想他觉得自己不一样,所以总是对兰道尔特别保护,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爱。
可是,这样,一来更让兰道尔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二来兰道尔本来就是黑人,白人家庭的东西,未必就是适合他的。
丽贝卡一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有一次,一家人去游泳池玩,她才发现,兰道尔,其实更喜欢和黑人一起玩。
这时候,丽贝卡才明白到,
黑人和白人的喜好和性格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如果什么都要求兰道尔听自己的,不过是一种野蛮的控制欲。
最后,丽贝卡接受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去跟黑人妈妈聊天,希望兰道尔能和他们家的孩子一起玩。
杰克和丽贝卡差不多,也在教育孩子上犯过错。
他曾经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
当丽贝卡忙着照顾三个小孩的时候,杰克却每天晚上都跑到外面喝酒。
他跟自己的好友吐槽,说自己老婆变成黄脸婆了,不再漂亮了。
不过,在好友的提醒下,杰克才想起来,丽贝卡会变成这样,完全是因为他,因为孩子,因为这个家。
他不应该逃避,把什么都推给老婆。
于是,杰克回家,在卧室外躺了一晚,检讨自己,
他发誓自己要做12分的好丈夫,好爸爸。
从那以后,杰克就不再喝酒,不再晚归,下班以后,他就回家,和丽贝卡一起带小孩,做一个负责任的爸爸。
而杰克最让我感动的,是他对孩子的态度。
他总是像朋友一样跟孩子交流,尊重他们的感受。
凯特因为很肥,一直被朋友排挤,觉得自己不好看。
杰克就说,不,你在我心中,永远都是公主。
在游泳池,差点溺水的凯文对着杰克大吼,说杰克根本不关心他。
看到这么抓狂的凯文,杰克不仅没有骂,反而立刻抱住他道歉:
“对不起,这是我第一次做爸爸,我要照看三个小孩,我也在努力。你能原谅我吗?”
看到这一幕,我真的眼泪都出来了。
在我们身边,什么时候有见过父母跟孩子道歉的?
在杰克和丽贝卡这对不停犯错但又不停改正的父母身上,我看到的,是木心说的那句:“
爱,是一场自我教育
”。
在教育孩子之前,他们先检讨的是自己。
在孩子做错的时候,他们会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他们为了孩子,愿意学习,愿意进步,愿意成为更好的人。
这一种积极的爱,才是父母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啊。
为什么在我们的电视剧里,却常常只能看到板着一张脸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