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街派 生活报  ·  揭秘!十大亮点! ·  昨天  
人民日报  ·  清华老教授跨界“养虾”,成了! ·  昨天  
甘肃公安  ·  【新春走基层】故事不长 守护如常 ...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新年开工第一天,布局你的202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厉害了!这幅AI画的画首次拍卖,成交价“碾压”同场毕加索作品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10-27 20:32

正文


1766年,佳士得在英国诞生,那时工业革命正兴起。


1968年,毕加索说,计算机是没用的。


2018年,由AI创作的肖像画,首次进入了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殿堂——佳士得拍卖行。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5日,一幅由人工智能创作出的肖像画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43.2万美元的高价(约合人民币300万元)。一名匿名买家拍得此画。


图片来源:截自外媒相关报道


超出预估价40倍

“碾压 同场毕加索作品


佳士得是世界著名艺术品拍卖行之一,拍卖的艺术作品很多都是出自各代名家。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了解到, 这是佳士得首次拍卖AI画作,开拍前估价在7000美元至1万美元之间。


该画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以朦胧手法描绘了一名身穿黑色西服外套,搭配白色衬衫的男士。爱德蒙·贝拉米并非真人,而是由人工智能系统虚构出来的形象。


此次拍卖会为期三天,从10月23日到25日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 该画在363件画作里压轴出场,其中包括20多幅毕加索的画,最终开出了全场最高价格。


部分拍卖的毕加索画作(图片来源:截自佳士得官网)


“这幅画作和佳士得250多年以来所拍卖的所追求的艺术品并无二致,”佳士得拍卖会的组织者理查德·罗伊德(Richard Lloyd)表示。


最初,该画起拍价定在5500美元,估值7000-10000美元。 但历经55次出价后,终以35万美元落锤。加上佣金和其他费用,总价43.25万美元,是估值上限的40多倍 。值得一提的是,波普艺术开创者安迪·沃霍尔的一幅画作:玛丽莲·梦露 (Marilyn:One Plate, 1967),在拍卖会上以16万美元落锤,总价20万美元。


图片来源:截自佳士得官网


背后法国团队:用人工智能作画

已完成11幅肖像画


这幅画作是由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创作,团队主要成员是三名25岁的青年。他们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在帆布上作画, 并用一个数学方程式在画作的右下角署名


下图截自其官网首页,前一句引用毕加索的话,后面就是那个方程式。


图片来源:截自Obvious官网


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作品是基于一个名为“生成性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模型创造而成。


“我们输入了超过15000幅14世纪到20世纪的人像画进行训练, 器会根据训练指令创造出若干新作品,直到它成功骗过一个专门判断作品是由人还是机器创作的测试。 ” Obvious的联合创始人皮埃尔·福特雷(Pierre Fautrel)表示。


由于AI算法编码中有非常重要的随机化功能,因此最终创作的画作是独一无二的。CNBC报道称,Obvious想要向世人证明,人工智能不仅仅能够在制造业升级、无人驾驶等领域应用,它还能在艺术领域有所创造。


图片来源:截自佳士得官网


Obvious成立于2017年4月,以“ 艺术创造不只是人类的专属品” 为座右铭,通过教授计算机艺术史并向它展示作品的打造过程,来创作艺术作品。根据该组织联合创始人高蒂尔·维尼尔(Gauthier Vernier)的说法:“ 整个过程旨在让人类尽量少参与作品创作。


目前,Obvious的开发的AI已经创作了11幅肖像画。今年2月,其中一幅还被知名艺术教授以1万欧元(折合人民币79204元)买走,挂在巴黎的艺术画廊。团队表示,他们会把售卖所得进一步用于算法开发、算力提升、3D建模实验等方面。


负责此次佳士得拍卖的琳赛·格里菲斯(Lindsay Griffith)表示,他们“有兴趣就新技术及其对艺术创作及其市场的影响展开对话”。


AI艺术品已崭露头角

争议接踵而至


关于AI的艺术作品拍卖,此前已有过先例。


2016年,谷歌在旧金山举行一场画展和拍卖会,29幅AI作品包括迷幻的海景、梵高风格的森林和以及城堡和狗组成的奇异景观。这些作品共卖出了97605美元,其中一位职业拍卖人以8000美元的价格拍得了6幅尺寸最大的作品。谷歌最初设计的算法是为了帮助识别照片里的物体。


此次,AI画作进军艺术品拍卖会在令人惊叹不已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质疑的声音认为,


这些作品没有”灵魂“,是不能被称为艺术品的。


AI是在学习千千万万人类的画之后拼凑出自己的画。


另外,AI画作的版权归属问题,也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比如,用开源代码自己生成的画,该怎样界定版权归属?


对于争议,Obvious团队成员向媒体表示,他们并没有将人工智能视作可大量产出作品的人类替代品,为了说服艺术界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值得的,展示出这些实体作品非常重要。


图片来源:截自Obvious官网


他们认为,”保守的艺术圈更接受实体作品,大家应该了解到我们并不是打算唬弄艺术圈,而是真的想成为当代艺术家。“


艺术的历史总是与技术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在Obvious负责技术的雨果·杜普雷 将今天的AI实验比作19世纪中期摄影的出现 ,当时微型肖像艺术家失业了。他表示:“当时人们说摄影不是真正的艺术,拍照的人就像机器。而现在,我们都一直认为,摄影已经成为真正的艺术分支。”


AI不仅能作画,还能鉴别假画


在艺术领域,赝品的泛滥令专家头疼,也让许多收藏家蒙受损失。


今年3月底,德国威斯巴登的一名法官扮演了一次艺术评论家的角色,两名男子被指控伪造了包括卡济米尔·马列维奇(Kazimir Malevich)和瓦西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在内的艺术家的作品。由于艺术品鉴别难度极高,该案件陷入了三年多的“拉锯战”。


除此以外,今年1月,比利时根特美术博物馆被迫撤下了24幅作品,因为媒体报道指出,这些作品全部是伪造的。而此前,在意大利热那亚举办的莫迪里亚尼展览(Modigliani Exhibition)上,展出的21幅作品被没收,同时打上了赝品的标签。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作品突然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赝品的泛滥让艺术市场神经紧绷。于是,能够辨别画作真伪的人工智能应运而生。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自新泽西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的团队,正在研究用人工智能的方法鉴别画作,摒弃了传统的对作品的昂贵材料做分析的方法。 该团队开发的技术功能十分强大,甚至都不用接触到最原始的作品,只需一张数码照片就可以搞定。


在去年11月该团队发布的一份论文中,详细记载了其AI系统如何将毕加索,马蒂斯,莫迪利亚尼和其他著名画家的画作分解为8万多个单独笔画,在这些笔画的数据集的基础上,研究员利用一种机器算法来寻找绘画作品中的特定特征,如笔画中线条的形状、笔画的轻重、通过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结合,人工智能有80%的几率来有效的识别出伪造的赝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