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景读书
风景读书沙龙以旅游为出发点,由作者亲自为您读书,带您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内容主要涉及:旅游管理、旅游规划、旅游设计、旅游投融资、旅游运营、实操案例等。我们要做的是专业课的阅读,有声,有色,有味,有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风景读书

罗德胤专栏 | 三瓜公社的村企合作之道(2)

风景读书  · 公众号  ·  · 2018-02-02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风景读书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 关注微信号, 每天七点,陪你读书!



分享乡村故事

讲述经典美文

罗德胤专栏为您呈现古村之美、

风景之美、旅游之美和阅读之美!

每周五早七点与您相约,

我们不见不散!




你好!欢迎来到风景读书的罗德胤专栏。上一期我们在三瓜公社的话题上开了个头,然后主要是分析了现在村企合作为什么那么难。这一期,我们就来拆解一下,淮商集团和它的董事长——江湖人称瓜叔的刘浩先生,是如何在半汤开展起村企合作的。



瓜叔所在淮商集团,是安徽一家发展得蛮成功的企业,尤其是电商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2014年,淮商集团受省政府委托,来到半汤,承担了一个名为东洼村的扶贫任务。东是东方的东,洼是三点水的洼。之所以叫东洼村,是因为这里的地势最低,经常被水淹。这么个地方,自然是生活条件比较差的。附近村子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从小不听话,长大嫁东洼。”瓜叔说,就是因为这个地方最穷,所以他才选了这个地方,就是要给自己来一个大一点的挑战。


东洼村的村名,也是“三瓜公社”这个名子的由来。因为当地方言里,洼和瓜特别像,所以刘浩先生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就一直就把它听成了“东瓜村”。后来知道原来是搞错了,但是脑筋灵活的刘总干脆将错就错,就给它起了个昵称,叫东瓜村。因为东瓜村好记,将来搞旅游也好,做电商也好,便于公众传播。再后来,因为这个村子叫东瓜村,其他两个也纳入淮商集团扶贫范围的两个村子,就根据方位,顺势叫成了西瓜村和南瓜村。于是就有了三瓜公社。请注意啊,瓜叔可不是真的改村名,在行政系统里它们还都是原来的名字,东瓜、西瓜和南瓜都是艺名,不是户口本上的真名。



瓜叔着手做东瓜村的扶贫计划的时候,赶上一个特别好的机会。2011年,作为地级市的巢湖市被撤消了,降格成了一个县级市(这件事,按瓜叔告诉我的说法,原因是巢湖的污染太严重,而周围县市对于污染治理又总是难以协调一致,于是省政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巢湖市降级之后再统一归合肥市管辖,希望从行政体制上来解决巢湖水污染的问题)。



说回到巢湖市的降格。巢湖市和合肥市的接壤地带,原来就有一个经济开发区,是安徽省的四大经济开发区之一,级别很高,但是面积并不大,人口也只有5万多人。在地级市降格之前,在这附近已经建成了一批安置用的商品房,建筑面积有9万平方米。降格之后,这批安置房就划拨给了经济开发区。但是,经济开发区的人口太少了,根本就消化不了这么多安置房,于是大部分就成了空置房。



瓜叔到了东洼村,很快就发现这是个机会。他向政府提了个建议,允许用开发区空置的这批安置房来跟东洼村的村民做交换,以一平米兑换一平米的方式,把村民迁出来。而村里空出来的民房,就交给淮商集团来做统一的改造和运营。此举可谓一举多得,既消化了一部分空置房,也让村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还让企业得到了可利用的资产。



按当时的市场价格,村里的房价是几百元一平米,安置房的价格是2800元一平米,村民的好处是相当大的。而且,瓜叔还为村民们争取来一个大福利,那就是村民们可以选择一平米兑换一平米,也选择按每户给一套100平米的住宅。农村里的户,其实已经普遍的小型化了,基本上每对夫妇就是一户,所以那些有几兄弟的家庭,一下就分到了几套商品房。



政府的让利可谓够大,但是后来还有更让村民们欣喜的事。最近几年,随着全国高铁布局的完善,合肥市居然成为高铁线路的一个中心点(据说吞吐量比南京要多出30%),这导致合肥的城市地位迅速提升,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经济好的结果自然是房价涨,2014年底2800元每平米的房价,现在已经涨到了8000多元。搬迁了的村民们实现了资产的大幅提高。



不过,尽管有这么一个重大利好的机遇,东瓜村的搬迁工作也并不是很顺利的。原因在于,虽然在住房上得到了一些不错的实利,但是村民们未来的生活依然没有保障。瓜叔说要带着村民们搞旅游致富,可是这种事向来是说说容易,谁知道你是不是当真?谁又知道你是不是真有能力做起来?谁又知道你是不是把我们赶走了然后自己玩?



瓜叔说,为了获取村民们的信任,他在2014年的年底专门组织村民们“出去旅游”,由企业出钱,让村民们去参观浙江、四川等地的旅游村,尤其是重点考察了孙君老师做的典型案例——河南信阳的郝堂村。2015年春节,他又以“杀年猪”为由,给村里每家每户送猪肉,跟村民们喝酒拉家常。等正月一过,他觉得时机成熟了,就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这实际上就是搞乡村旅游的动员会了,在会上让大家投票,是不是要和企业合作开展东瓜村的乡村旅游。


有一多半的村民投票同意。有了这些民意做基础,瓜叔才敢放手制订和落实他的蓝图和设想。修路、铺上下水管道、维修和改造老旧破败的民居,这些都是花钱的事。瓜叔还对大量田地进行了土壤修复的工作,“过去这个地方穷,是因为土地质量不如其他地方好,粮食产量比较低;因为粮食产量低,所以化肥和农药就要多打;而化肥农药打得越多,土地板结和污染就越严重;为了对付土地板结带来的粮食产量下降,就只有打更多的化肥和农药;这就是个恶循环”。土壤修复之后种的粮食,才是健康的粮食,这也是开展乡村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这些土地,也进行了分片处理,有的种粮食作物,有的变成花田,包括大面积的郁金香和油菜花。种作物的田,不只出粮食,还可以搞采摘。花田在花儿开得最盛的时候,还组织了油菜花节和郁金香节。大大小小的活动一多,游客量就上来了。



种植作物和花卉的任务,交给了原来的村民。村民们除了种地和种花,还有一部分年龄比较大的,加入到了管委会,从事保洁、门卫等基础劳动。瓜叔说,企业对这两部分村民的管理,采用的是工分制。每个项目的负责人,会公布每天需要的用工量,村民们自由报名,月底按完成的工时来结算工资。这种工分制,沿袭了以前生产队时期的工分制,不强求村民每天都做满8小时,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弹性。



淮商集团擅长做电商,所以瓜叔很自然地就想到要在东瓜村开展电商。怎么做呢?瓜叔先是把电商界的两位著名专家给请来了。这两位专家就是中国社科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老师和浙江义乌工商学院的陈民利老师。他们二位加上稍晚些时候加入的孙君老师,被称为半汤乡学院的“三老”。电商专家到来后,觉得第一步得先做培训,向村民们普及电商知识。做培训就得有课程,而既然有了课程,那就不妨在招生上放宽范围,让本地村民之外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都可以来学习。这样既可以补贴办培训的支出,又可以扩大知名度。培训做到这个高度,自然就需要一个正式的名称了,于是就有了半汤商学院。半汤商学院于2016年4月成立,课程以农村电商为主,逐渐扩展到与乡村建设有关的各个环节。越办越好,也越办越有名,至今已经办了30多期。


本村的很多村民参加了培训。但是,瓜叔觉得光是上上课还不够,他主动联系了几个年轻人,给他们“下任务”,希望每个人去找回来20个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企业承诺会给所有这些返乡创业者提供各种优惠和支持条件。他还让回来的年轻人分组自由讨论,自己出创业的想法和主意。只要是有潜力的想法,企业都会给予支持。村里现在开起来的这些创意小店、酒吧、民宿,基本上都是这些返乡青年们想做的,而且是他们自己在经营。



瓜叔还利用他在淮商集团积累下的电商经验,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小团队,着手开发属于三瓜公社自己的产品。第一款产品就是葵瓜子。为什么是葵瓜子呢?一是因为“瓜”这个字是三瓜公社最关键的字眼,二是因为葵瓜子的市场巨大。瓜叔说,三瓜公社出的瓜子,在口味上是经过反复实验的,一定是又香又脆;在形状上是个个匀称而且饱满的——它们经过三层筛捡,每个都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坏损率只有千分之三,这个水平可是全国第一的。



三瓜公社的瓜子,都是小袋包装,每袋售价是10元——这个价格,要是折算成同样的重量,要相当于商场里常见的一些大品牌的好几倍。为什么能卖出这个高价?一是产品的质量确实好,二是销售的场景不一样,商场里卖瓜子,必须比拼性价,而在三瓜公社里卖的瓜子,兼有零食和旅游纪念品的双重意义,这自然有溢价。瓜叔很自豪地说,去年他们光是卖瓜子就卖了1000多万元。


瓜叔还向我们炫耀了他们最近研发出的一个新品——小麻花。天津的大麻花很有名,但是这样的大麻花对现在的人已经来说,已经很难接受了,因为过于油腻,更没人能一次吃掉一整个。吃不掉就是浪费,心理上就会过意不去,那就干脆不买为好。针对这个痛点,三瓜公社就研发出了小麻花,比一根手指头还要小上一号的小麻花,吃起来脆而不硬,还分七种口味,让人一旦开吃就停不下口。瓜叔相信,这将是三瓜公社的又一个爆款。



就这样,一方面集思广益,一方面重点研发,短短两年,三瓜公社就推出了几百种产品。电商的作用,在这里可以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复述的瓜叔和三瓜公社的故事。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个极简版和故事,真实的故事一定要曲折得多。


我们在本期的最后,还是对三瓜公社的村企合作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


首先,三瓜公社赶上一个好机会,正好有一批安置房可以用。


第二,瓜叔是个有心人,善于调动各方资源,也知道要想办法去获得村民的支持,同时还善于回避农村里容易遇到的困难,做到近期不碰,以便集中资源去做有积极效应的事。


第三,企业的实力很重要,使得一个好项目能够熬过艰难的今天和明天,从而有机会去拥抱美好的后天。


第四,村子本身,对企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电商品牌与乡村空间的锁定,使得品牌有更高的溢价。而村民,既是性价比很好的劳动力,也是在地文化的载体。


今天就聊到这里。下次再见!


风景读书,陪伴你的风景旅途!



Tips: 今天的领读就到这啦!

从2018年1月2日开始,我们将共读的是《我和民宿的故事》,请各位书友记得每天阅读我们的推送哦!


读书打卡:新年,新规则

不知道如何共读的书友们注意啦,关于如何打卡:


1、将每日风景读书推送的文章不设分组转发到朋友圈,截图发给风小景或风景读书会员群均可,可以每天一发,也可以月末集中来发。 打卡时间仅限每日早7点-晚24点


2、打卡签到本着自愿的原则,小景主要是为了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学习呦~


3、针对当日忘记打卡的同学要记得“补打卡”哦(补打卡:将遗漏打卡的所有天数的文章在朋友圈转发,并截图给风小景,当月补打卡次数 最多1次 ),不然风小景也会督促大家打卡的哦!


关于完成阅读任务的奖励:


1、 坚持每日阅读并 不设分组转发朋友圈,连续打卡签到累计一个月 的同学将会 获得2018年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100元的优惠券 详情请咨询风小景。大地风景研究生班报名链接:http://mp.weixin.qq.com/s/ca3E6crZhosUSEs9h5F75g


2、 欢迎大家在 共读微信文章下方留言区留言,分享自己的读后 感,获得留言点赞最多者, 我们也将选出 3名优秀评论者 赠送 大地风景研究生班全年网络课程价值200元优惠券。



“风景读书”将与您共读

《我和民宿的故事》

如果您想跟我们一起读旅游行业的经典书籍

立即报名



更多信息,请咨询风小景


识别下方二维码


我是风小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