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太爷
高太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攻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学习可以很快乐,生活可以更美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你有多敢表达脆弱,就有多强大 ·  2 天前  
佰赞咨询  ·  2025多看自己! ·  4 天前  
佰赞咨询  ·  2025多看自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太爷

【高太爷】真正的成长,都需要你孤独地翻山越岭

高太爷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9-10-28 12:49

正文


今天这篇我很喜欢的文章,来自我的好友“栩先生”。


他是知乎60万赞大V,有道云笔记职场技能领域“最具价值微信公众号TOP10”,他写个人成长、职场干货,内容非常实用,视野独特有趣。


最近,他的新书《成为极少数》也全新上线,获得了10位知乎大V的联袂推荐。


我们知道,生活中,往往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持之以恒地自我驱动,持续成长。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们每个人应该怎么着手,才可能成为这样的人?书中,栩先生基于多年的深度思考和实践,做了系统性的分享。


这篇文章就是书的序言,没有直接谈太多干货,而是先讲了2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推荐一起读一读,或许会给你带来不少启发。


点击如下链接,可以直接购买这本好书。现在购买,还能获得限量亲笔签名版哦!(同时,现在当当单本包邮,全场买100减50。)


↓↓↓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



《真正的成长,都需要你孤独地翻山越岭》

文 / 李栩然


01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这几年,在职场和个人成长领域,我一共写下了几百篇文章,合计至少百万字。这些文字,有传播很广的,也有从未公开发表的。它们都是我长期阅读和思考的成果。同时,创作这些文章也让我的阅读和思考变得更加深入。我很高兴,它们能以一本书的形式与读者见面。


《成为极少数》,著者:李栩然 

中信出版集团 


在这些文字中,我很喜欢两个真实的小故事。这两个小故事,也足以说明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有一次回老家的时候。


我带着只有几岁的小侄女去山上玩。山上有很多蝴蝶,我就给她讲了破茧成蝶的故事。


没想到小侄女居然已经知道蝴蝶是毛毛虫破茧而出后变的。小侄女问我:“毛毛虫在茧里干什么呢?”


我故意逗她:“它肯定是在睡懒觉。”


没想到,小侄女一脸严肃地说:“不,它一定是在里面想事情。”


我问:“它会想什么呢?”


小侄女说:“它一定在想怎么才能出来,在里面待着多闷、多难受啊。”


这句童真之言,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处境。


每个人都有束缚自己的“茧”,未破之前,都过着虫一样的人生。这个茧可能是贫寒的家庭条件,是日复一日单调的生活,是父母无止境的争吵,是失败的婚姻,是毫无起色的工作,是看起来永远也买不起的房子……



在这样的茧里,如果我们睡懒觉,可能并不觉得有多难忍受,但一旦真正开始思考,就会感知到被束缚的痛苦。


它困住了我们,使我们动弹不得,于是生活里就有了无数次的无可奈何、一声长叹、心有不甘、痛苦蜕变,而向往的生活似乎永远在别处。


我们怎样才有可能在某一天破茧展翅,真正体会到天大地大、任我飞翔的美妙感觉?答案或许在第二个故事中。


02

几年前,我和朋友去爬一座山。石阶不算陡,但很长。爬到一半,我们发现旁边有条小路,很多人挤成一团往上走。我们随便打听了一句,才知道这是条近道,又陡又窄,但确实近了不少。


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石阶,我们也跟在了抄近道的人背后。费劲地爬上山顶后,我意外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这虽然是条近道,但因为大家都知道,所以早就人满为患,排着队爬上去比走石阶上去可能还慢一些;

第二,近道其实很崎岖,非常不好爬,费的力气大概也不比走石阶上去少多少。



我后来想了想,大多数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听信的所谓捷径、所谓快速成功的方法,大概就是这种一点也不比老老实实走大路省力气的旁门左道。


那么,真正的捷径又在哪里呢?


更早之前,我和一位同学爬过福建的一座山。这座山是当地有名的景点,正常爬上去要三四个小时。不出意外,到山顶的路肯定人满为患,行进缓慢。


为了能早一点爬上山看日出,同学直接带我去了后山。这是他小时候自己漫山遍野到处跑发现的一条路线。


说是路线,实际根本就没有路。


天没亮,我俩打着手电,一人拎着一把砍刀就上山了,凭着同学的记忆,就那么一路砍倒拦路的荆棘枯草往上走。有好几次实在找不到上去的路,我们都以为走错了方向。直到最后翻越了好几个小山头,我们才成功地从后山爬到了峰顶,顶着一身露水,看到了日出。


我们花费的时间比走普通路线快了整整两个小时。


在大自然中爬山也好,在职场和社会中攀登也好,道理都是一样的。这也是我想和每位读者分享的理念:真正的捷径,往往都隐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而在你真正走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你都需要孤独地翻山越岭。


真正的成长,一直需要你不断地、孤独地翻山越岭。



03

这个理念,对我的成长非常重要。当然,如果你只是“知道”了这样一个理念,很可能无法长期坚持下去。事实是,往往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持之以恒地自我驱动,持续成长,不断地通过总结、反思、实践,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


我们如何才能成为这样的极少数?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努力学习不少与个人能力提升、职场进阶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具备更强的个体能力,有机会爬更高的山;也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更好的职场生存技巧,让我们的翻山越岭之路走得更稳。


但如果只有这些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互联网带来了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都会不时产生彷徨之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能走通这条山路;过程中我们也难免疲惫,不知不觉在山川之中随波逐流,美其名曰活在当下,内心深处却依然迷茫。


终身成长之路上

我们不仅需要向脚下看

让自己在山间走得更快、更稳

也需要向内看

寻找不断翻山越岭的内心动力

还需要向外看

看清崇山峻岭中真正值得追寻的美景

廓清炫人眼目的障碍

更需要向前看、向后看

感受另一种伟大的力量

——时间的力量。


这也正是本书四章内容的缘起: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自我这个“点”,拥有持续的自驱力;

其次,找到方向“线路”,不断精进;再次,依托平台的横向力量,以及时间的纵向力量,去慢慢获得更立体的成长;

最后,我们还需要厘清对个人成长有重要影响的一些基本观念,让视野和格局不断“升维”。


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本书是一部文集而非系统的专门著作。它能做的,是分享我对于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思考。只要它能带给你一些思维和方法上的启发,对你自己的思索和实践有一些切实的帮助,它就有价值。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自我的确定性

不管顺境,还是逆境

都能勇猛精进,厚积薄发,逆向突破


这条路,需要每个人自己孤独地翻山越岭。


十几年前的一个清晨,我反复诵读课本里的一段话,至今记忆犹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几年前的那个清晨,我登上那座山的山顶,看见红日初升,又大又圆,美到让人难以忘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