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堡Wisburg
由几位严肃的研究者打理的一款侧重于宏观研究与投资主题的信息聚合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为什么排队,你的队伍总是最慢? ·  19 小时前  
壹心理  ·  为什么你一和父母说话,戾气就很重? ·  21 小时前  
壹心理  ·  真心建议你:永远不要感到尴尬和丢脸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堡Wisburg

降息可以,但没必要?

智堡Wisburg  · 公众号  ·  · 2024-03-11 08:20

正文

又是宏观研究者无法睡眠的一周……

上周鲍威尔在 听证会上的表态 让联储降息交易卷土重来,说起来市场从定价全年5-6次降息到很多研究者突然改口今年不降息也就过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去年3月时的利率预期也是一天一变,历史还真是惊人相似。

去年底和老郭在茅台镇蒙降息次数的时候还是有犹豫的——虽然 金融环境(很松) 核心通胀(很有韧性) 就业数据(很强劲) 经济增长(超预期) 的情况完全没有给我预测联储降息的理由,但我最终还是给出了25-50bp的全年降息幅度预期,比老郭稍鸽派一些。我的理由是虽然降息看起来“可以,但没必要……”,但在大选年,想法可能会变成“ 也不是不可以 ……”

图:非农太离谱了

回顾上一轮加息尾声的转向

今年观察联储政策和核心类似18-19年间的加息尾声:

- 风险管理 的平衡会倒向二轮通胀还是经济衰退?

- 超额流动性(ONRRP)的消耗是否会演变为 受迫性宽松

- 地缘事件(贸易争端)和外部环境会否促使联储实施“ 保险性降息 ”?

- 中性利率 (r*)水平是高了还是低了?

如果参考历史,当时的环境是经济衰退风险>通胀风险、超额流动性造成了钱荒、地缘事件和外部环境复杂,中性利率依然低迷。

那么现在呢?

有关风险平衡,市场看待经济数据的态度很微妙,Goldman的Daly这周在报告中提到GDP的频繁上修会给人 “当时当刻的经济”不如意的错觉 ,而事后的历史数据上修早已没人关注;而上周五公布了非农数据以后,还是有很多投资者在吐槽劳工部的频繁对历史数据的下修,但初值公布时的“虚高”反过来建立了 “当时当刻的经济”很具备韧性 的感觉。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交易者,恐怕都对此感到非常头痛。

不管数据上怎么修修补补,未来又是什么前景,联储可见的非农、增长和通胀数据目前都没有触达降息门槛,而 至于通胀数据什么时候达到上一次会议时所提及的“greater confidence” 的水平,目前尚未可知,如果联储可以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评估这一点,那么6/7月就变成了首次降息的合理时间窗口。

目前我们看到了持续六个月的不错的通胀数据,可这个信号是真实的吗?处于可持续路径的回到2%目标的路径吗?这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强大信心”的来源。

朱尘Mikko,公众号:智堡 美联储议息会议笔记:平衡风险(2024年1月)

再来看流动性层面,鲍威尔已经在3月的会议上提及联储会讨论QT Taper, Waller和Logan也已经开始给市场“打预防针” ,联储有贴现窗口、SRF和FIMA工具来满足紧急流动性的需求,应对流动性问题显得游刃有余, 受迫性宽松的可能性目前看不到 。至于CRE和私人信贷的风险,目前也在联储和财政部的掌控之中,看上去并 不足以构成系统性风险

有关更为长期的r*的问题,目前相比于18-19年时期的变化是 “逆全球化”的进程又推进了5年 ,投资/储蓄的平衡在天量的疫情财政刺激以后被实质改变了, “全球储蓄过剩”似乎不再存在 美国财政部的“Featured Stories”简直成了美国政府的投资成绩单展示页 ,看不见摸不着的自然利率被认为上升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因此,相比于18-19年触发降息的数据和环境,24年要降息只能说是“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我实在不理解去年定价今年8次会议降息6次(150bp)的脑回路,即便联储真的因为突然的经济衰退大幅降息,节奏也必然不可能是25bp而是50bp甚至更大幅度的降息。

市场影响

市场中的多头似乎已经不再把联储的宽松视为救命稻草了, 因为现在不再是2022年的5月,也不是2023年的3月 ,风险资产经历了准备金随着缩表越缩越多,经历了美债期限溢价风波回落后的金融环境改善……DAX甚至在糟糕的宏观和利率环境中依然迭创新高,看起来宏观研究者除了保持沉默以外真没什么可做的了。

上周和世界各地不同交易台的群友们交流了一下,大家众说纷纭……

“DM和EM都贵了,港股便宜。很多EM投资者都已经看不懂这个估值了。”

“潘行就在等联储降息,只要联储降,我们的政策实质放松空间被打开了!猪肉和短端比长端更好吧!”

“科技和大市值的集中度高了,如果降息是否可能再此推升周期和通胀呢?Rotate会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

“谁先降息就谁贬值吗?未必,先降息的可能经济先雄起,曲线陡得快反而该升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