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囊团达人
你所有的机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一个人可以被生活打败,但是不能被它打倒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我要的幸福 ·  2 天前  
青年文摘  ·  哪吒的牙为什么破破烂烂的 ·  2 天前  
澎湃新闻评论  ·  夜读丨中年时代的聚会 ·  昨天  
深夜书屋  ·  毛泽东自述:低谷自救,他太有力量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囊团达人

你的自律,正在慢慢逼疯你

智囊团达人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6-22 18:26

正文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焦虑。看电视剧时焦虑,生怕在你看电视的时候室友背完了雅思单词。吃美食时焦虑,想到那些每天运动又控制饮食的人就痛恨自己又懒又馋。睡觉前焦虑,觉得今天和昨天没什么区别,于是舍不得睡觉。

——智囊导读



文|一棵花白 授权发布


0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律被包装成了一个洋气时尚高大上的词汇。


当我们谈自律时,我们谈的是乔布斯,四点半起床九点做完一天的工作。我们谈的是李嘉诚,不论几点睡觉都能六点起床,紧接着就听新闻打高尔夫一个半小时后上班。


和他们相比,我等凡人们对自己的常规要求,简直好像连自律的及格线都达不到。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焦虑。看电视剧时焦虑,生怕在你看电视的时候室友背完了雅思单词。吃美食时焦虑,想到那些每天运动又控制饮食的人就痛恨自己又懒又馋。睡觉前焦虑,觉得今天和昨天没什么区别,于是舍不得睡觉。


02

我可以说是非常抵触这种全民都在谈自律的风气了。


舆论鼓吹的那种近乎严苛的自律,已经引起了很大范围的焦虑,让人愈来愈丧失掉享受生活的能力。


凡事过犹不及,自律更是如此。

曾经有一个作者深夜来找我倾诉,说他觉得自己很失败,看不到前途。

“我都二十四岁了,还是不成功,什么都没有,没有车没有房,事业上也没有进展,每次想到这些我都睡不好。”

听完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是,他太着急了。

我安慰道:“二十多岁不成功很正常啊,我们都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也不是绝顶聪明清北毕业,更没有小说主角那样逆天的运气,我们都只是普通人而已啊。毕业没多久,工作不稳定,身为职场新人,都是从零开始,大家都一样。”

他似是没听到,继续自顾自地说:“我觉得自己太堕落了,每天六点起床,读上几十页书,又会忍不住回去睡一会儿。有时候还会忍不住玩手机。”


“白天上完班之后,打一个小时篮球或者是跑步,晚上回来写两三个小时文章。我每次都写得特别充实,一篇三四千字,可是阅读量又很差。结果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我好像没希望超过你了。”


03

少年,你其实不用对自己这么狠。就单单每天早晨六点起床这一点,你已经打败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同龄人。

我说:“你不用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这么满满当当的,你太着急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每天写稿子到半夜精神特别兴奋,早晨又要六点起床,紧接着要上八个小时班,长此以往你一定会累垮的。你睡回笼觉就只是因为你没睡饱啊!”

即便自律如作家村上春树,也是把每天的事情都集中在几个小时之内去做,下午只做一些不费脑子的事情,日落之后就不再工作。


我们本来就囿于繁重的工作中,剥削走了很大一部分精力,再去想方设法榨干自己其实是很不科学的。

自律在我看来,其实没有那么严苛。只要你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你给一天安排十几个任务,最终可能的结果就是十几个任务都完成的不怎么样。与其这样,还不如集中精力把一两件事情做好。


04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她是一个熬夜狂魔。年纪渐长,却还在最底层拿着并不优渥的薪水,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她每天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凌晨三四点睡觉。由于睡不好,经常是一副头发凌乱睡眼惺忪的样子。

虽然她看上去很努力,好像有很多想法,标榜自律,但是办事效率极低。领导交待她制一个很简单的表格,她就能耗上三四个小时。每天她看上去都很累,却总是交不出什么像样的结果。

后来我观察发现,她开始做一件事之前,要焦虑好几个小时。她常常会同时开始很多项任务,每日清单上的事项一定是满满当当的。她可能真的有大干一场的雄心壮志,但是也是真的做不到。


于是更加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05

自律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基本的生理需求就是吃好睡好,不要因为其他的事情影响这两项基本需求。


一夜安寝,可得一日精神饱满。三餐稳妥,才有体力去解决那些困难。吃好睡好,工作效率必然提升。


如果你想要保证吃饭睡觉雷打不动,必然需要对工作任务和生活安排有所调整。

熬夜并不能代表你勤奋,只能说明你没有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列清单也并不能显示你的能力,只有落实到行动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量才算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