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汇
新财富学院创建于2016年3月,是新财富服务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重要尝试。它依托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金牌董秘、新财富最佳投行、新财富中国最佳私募投资基金经理TOP50等评选资源,邀请资本市场顶级大咖详解金融资本运作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新闻广播  ·  “茉莉花开”暖新春,百年非遗焕新彩 ·  7 小时前  
中国日报网  ·  夜·赏|《山海经》五行神 ·  2 天前  
中国日报网  ·  夜·赏|《山海经》五行神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古村落里“喜上加喜” ·  3 天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古村落里“喜上加喜” ·  3 天前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人山人海】敦煌打春牛活动真攒劲 ·  3 天前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人山人海】敦煌打春牛活动真攒劲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汇

獐子岛3亿扇贝突然死了!到底为啥?当地居民道出原因…

新财富汇  · 公众号  ·  · 2019-11-17 23:18

正文



隔一段时间,獐子岛这家公司的扇贝新闻就要出来露一露面,扇贝逃跑,扇贝减产,这些业绩“噩耗”曾经反复披露。


来源:中国经济网(ID:ourcecn)综合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央视财经、中国基金报等


对于獐子岛上的居民来说,獐子岛集团家喻户晓。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獐子岛就享有“海上大寨”的称号。当时,獐子岛岛民从事海上捕捞,过着集体生活,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


然而近年,隔一段时间,獐子岛这家公司的扇贝新闻就要出来露一露面,扇贝逃跑,扇贝减产,这些业绩“噩耗”曾经反复披露。獐子岛集团的主要产品扇贝也因为五年内三次跑路被网友戏称“旅行扇贝”。


0 1

损失超3亿,獐子岛的扇贝突然死了


11月11日晚间,上市公司獐子岛发公告称,根据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测点位的亩产数据汇总,已抽测区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虾夷扇贝平均亩产约3.5公斤,亩产水平大幅低于前10 月平均亩产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断已构成重大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减值风险。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正常情况一亩产20到30公斤的扇贝,突然就只剩下不到2公斤,亩产暴减超90%,抽测结果显示,扇贝出现了大比例的死亡。这一次造成的损失价值3亿元。




0 2

扇贝真的死了吗?专家调查组赶往实地考察


11月16日,獐子岛集团组织媒体记者们与大连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出海到獐子岛扇贝受灾区域抽检查看扇贝受灾情况。


一段现场记者拍摄的视频中,捕捞人员拿着扇贝空壳说:“刚死不久”。捕捞人员:“刚死的壳还连着,要不壳就不连着了……”


在此前的公告中,獐子岛集团称公司按平均6000亩/点位并均匀分布,共抽检点位97个,结果2017年及2018年底播虾夷扇贝亩产过低,不足以弥补采捕成本。獐子岛集团市场部工作人员孙坤说,昨天的抽检,由专家和记者在这97个点位中任意指定。



孙坤:“在我们公告的抽测海域,媒体在上面选了一个点位,我们就坐船到大家伙指定点位上,捞出来看一下。捞上来后船员分选,把活的挑出来,称一下活的大概有多重。”


据现场记者的报道:记者船与专家船先后查看三个相同的抽测点,分别为26号、21号和72号。其中26号由獐子岛指定,后两个分别由记者和专家随机抽取,三个点抽测采捕面积均为5.5亩,分别收获活扇贝约26公斤、18.5公斤及105.5公斤。


孙坤:“ 26公斤,但这是5.5亩的面积,你用26得除以5.5。”

记者:“正常的每亩就应该差不多有26公斤了?”

孙坤:“我们公告上,前1-10月份的正常生产平均我记得是25还是26?”


据报道,记者随机抽取的21号点,采捕人员没有进行现场分拣和称重,采捕船停留时间短,18.5公斤这个数据为獐子岛人员随后发给记者。


0 3

五年三次大减产,当地居民道出原因


这是獐子岛扇贝过去五年间第三次大规模减产。此次扇贝死亡具体原因目前还未公布,獐子岛集团董事长吴厚刚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扇贝是“自然死亡”。吴厚刚:“自然死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温度方面的、病害方面的原因,还有的原因我说不准,海洋生物技术方面的专业性比较强。”


獐子岛集团在养殖海域底播的扇贝看起来难以管理,但是在当地居民白先生看来,獐子岛的扇贝“很听话”。


白先生:“獐子岛的扇贝非常听话,要他死他就死,让它跑它就跑。”


另一位经营餐厅生意的居民说:


餐厅老板:“看我们吃的大扇贝老大了。”


记者:“你们自己捕捞的还都正常?”


餐厅老板:“咱家就有啊!”


在他们看来,獐子岛集团的扇贝死亡,根本不是新鲜事。2016年,岛上的居民就反映过相关问题:扇贝死亡绝非自然原因。


居民:“这些年都没怎么投苗,就算投苗了费用也比正常高很多。它没有钱投苗,没有资金,这是一。第二,人家也不卖它苗,有的时候(隔壁)海洋岛把好苗收走了,那些破苗没人要了,让他们买了。”


经营连年亏损,跟管理有直接关系。


居民:“(假设)我是个员工,今天下班的时候,就带着扇贝、带着海参、带着鲍鱼回去,一天卖个1000、2000的。”


可查公开资料印证了居民们的说法。据多家媒体报道,几年前,獐子岛还发生过2600万元扇贝遭内部人事盗窃的事情,一名业务经理2011年私下将獐子岛价值2600多万元扇贝冻品卖给一个买家,并获得300余万左右的回扣。


0 4

獐子岛集团财务问题频出

查清扇贝死亡真相是当务之急


其实,獐子岛集团的问题并不止于此。就在今年七月,证监会确认,因董事长吴厚刚等公司20多位负责人失职,獐子岛涉嫌财务造假、内控重大缺陷、信披违规等问题。此次扇贝突然死亡是否与财务造假相关?证券制度能否约束?


在证监会的调查中,獐子岛集团的财务问题有很多。比如,其将部分 2016 年实际采捕海域调至2017 年度结转成本,致使 2017 年度虚增营业成本 6159.03 万元。简单来说,虚增营业成本,利润就会降低,有时候企业可以在税费上得到优惠,或者可以填补企业的其他窟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