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O
3
)污染已成为西安市继细颗粒物(PM
2.5
)污染后的又一大环境难题,其污染成因复杂,攻坚治理任务重。结合2014—2022年O
3
逐小时质量浓度和同期气象数据,利用HYSPLIT模型和MeteoInfo软件对西安市不同季节气团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 weighted trajectory,CWT)对西安市O
3
污染时空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及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展开研究。
结果表明:
①2014—2022年西安市O
3
浓度波动变化,2022年O
3
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MDA8 O
3
_90
th
)(161 μg/m
3
)较2014年增加22%。非工作日O
3
小时浓度高值持续6 h(13:00—19:00),长于工作日的3 h(14:00—17:00),“周末效应”明显。
②不同气象要素对O
3
浓度的作用影响差异显著。O
3
浓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气温高于30 ℃时,O
3
小时(O
3
-1 h)浓度均值为144 μg/m
3
,O
3
超标率显著上升。相对湿度为30%~40%时O
3
超标率最高,相对湿度大于60%时O
3
超标率显著下降。在云量(8分制云量)为0和7时,O
3
小时浓度超标出现频率较高。
③对应西安市O
3
浓度高的气团轨迹为偏东向和西南向气团。随着春夏季更替,西安市O
3
浓度的潜在源区由西南和偏东方向外来源区贡献转为西南本地源贡献。
研究显示,西安市O
3
污染受本地排放和外来输送的共同作用,在严格控制本地污染源排放的前提下,必须加强与其周边区域的联防联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