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七个月,港中文再次修改了毕业时间的政策,宣布这次毕业生可以自己选择毕业时间,港中文的同学终于
可以“喜提”延毕!
为什么说是“再次”,这还要从七个月前港中文调整毕业时间政策说起。
一开始港中文
提供了三个毕业时间选项( 3 月 31 日、 7 月 31 日或 10 月 15 日)
,这种灵活的毕业安排为学生争取了宝贵的校园招聘机会,使他们能够同时参与秋季和春季的招聘活动,甚至可以参加两次秋招。
然而,今年 4 月份港中文颁布新政策——如果
所在专业没有夏季学期或暑期实习(大部分专业都没有)则直接
将毕业时间统一至 7 月 31 日。
7 月 31 日毕业简直是“晴天霹雳”:秋招时间短任务重,应届生身份受限......
但是!在 24 Fall 同学的全力努力下,港中文改革后毕业政策如下:
授课型硕士和博士可申请修改一次拿毕业证的时间(仅限当前自然年)。
👉
3 月 31 日前毕业的学生
,可选 3 月 31 日、7 月 31 日或 10 月 15 日授予学位。
👉
原本于 7 月毕业的学生
可以申请将毕业时间延长至 10 月 15 日,并可选择在毕业证上标注为 10 月 15 日或 11 月 15 日。
请注意,
一次性申请是不可撤销的。
因此,要确保提交的资料准确无误,提交后不允许更改授予日期和证书日期。
无论申请是否成功,均需支付
$500 的行政费。
且费用不予退还。
最新政策一出,网络上一片叫好。
为什么大家这么看重港中文的毕业时间?实际上新政
(7 月可延毕至 10 月)
真的有这么大影响吗?
确认自己是否具备应届生资格
了解毕业时间提前规划
(限额 30 名,先到先得)
不同企业对于应届生身份的毕业时间的界定是不同的,较为严格的包括:
以字节、百度、小红书、bilibili、米哈游等为代表
对于想投递 25 届这部分企业的 24 Fall 毕业生来说,如果是 2025 年 7 月毕业,
应届生身份有效时间和一年硕就读时间高度重合
,相当于
开学即秋招,压力非常大——
9 月份
正是适应新环境、开始新的学习任务的时候。而到了年底秋招白热化阶段,也是港硕压力最大的时候——
面临大量期末考,时间短任务重,这时候很难抽出时间准备秋招。
但一旦调整到 2025 年 10 月毕业,港中文毕业生就不用那么着急了,可以
等第二年毕业后参加 26 届秋招即可
(相当于满足 26 届秋招关于应届生身份的界定,即毕业时间在 25 年 9 月至 26 年 8 月之间)
。
比起 7 月的毕业时间,准备时间更充分,可以全力备战秋招
。
这部分企业的秋招,无论是 7 月毕业还是 10 月毕业其实没有差别——
因为都需要参加 25 届秋招
,也就是入学即秋招。
但是!
企业通常是参考毕业证上的毕业时间。如果能申请到毕业证上显示 11 月毕业,且企业认可,
那么也可以参加 26 届的秋招。
今年考公人数再次大涨,
突破 300 万人报考。
在就业形势愈发不明朗的当下,
越来越多留学生投身考公大队
,比起就业中的不确定,可依靠的“铁饭碗”更加吃香。
那么,对于想要考公的留学生来说,如果是 7 月毕业,加上回国认证则可能赶不上部分考公/选调/优培要求时间比较严格的省市👇
图源:北京市人社局官网
但改成了 10 月份毕业,则可以赶上 2026 年度的“优培”(即毕业时间在 2025 年 8 月-2026 年 7 月内)。
我们搜索了今年众多企业招聘时间以及各地已经发布的考公考编要求,从今年开始,
各地都在逐渐放开对应届生身份的限制。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没有
严格限制毕业生毕业时间
,或是
把毕业时间做了调整的
,其中不乏很多大厂和知名外企。
以宝洁、联合利华、小米、华为、腾讯、阿里的淘天集团等为代表
这部分企业对于无论是 7 月毕业还是 10 月毕业的 24 Fall 同学,其实均没有影响,因为无论你在哪个时间毕业,都在他们的校招时间范围内!
以宝洁为例
,宝洁是
把时间口子开得最大的企业
,
直接横跨两年
,只要毕业时间在这将近三年的时间内都可以参加校招,甚至对于一年硕来说,可以参加两次......
小米
也为非常贴心地境外留学生着想,专门
区分开了内地学生和留学生的毕业时间要求:
腾讯
也在今年重新调整了应届生毕业生时间要求:
2025 校园招聘对象的毕业时间
放宽至 2024 年 1 月- 2025 年 12 月
,中国大陆(内地)以毕业证为准,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以学位证时间为准。
整体上,
今年也有很多省市宣布放宽了对应届生毕业时间的要求。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最新通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在招聘时对高校毕业生的条件要求有所放宽。
具体来说,这些单位在招收应届毕业生时,应向
毕业证书落款年度 2 年内
(含毕业当年度)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开放,
且不对他们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这一政策的调整意味着,不管你是 7 月还是 10 月毕业,只要在毕业 2 年内未落实工作,
仍然有机会以应届生身份报考上海市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相关岗位。
甚至毕业后就算工作了短暂的时间,想再参加考试都没有任何问题。
湖南省
明确“高校毕业生”为
近 3 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
(即毕业证书落款年度 3 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广西省
在发布招聘计划时,明确“高校毕业生”
包括近 2 年内毕业、未落实过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
(即毕业证书落款年度 2 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签订就业协议、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贵州省
在发布招聘计划时,明确“高校毕业生”包括
近 2 年内毕业、未落实过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
(即毕业证书落款年度 2 年内,含毕业当年度),不对其是否签订就业协议、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作限制。
山东省
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报考符合条件的职位。其中,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未落实过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招录对象为应届毕业生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