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过去交通不方便,人出远门,天黑前就要尽快找旅馆住下;鸡叫了,看看天色,凡事及早不及晚,天亮了就赶快起来赶路。
现在这句话多用来比喻未雨绸缪。
2.犬守夜,鸡司晨
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
出自《三字经》,现在用来说明要做好本职工作。
3.女大一,抱金鸡
过去有这样的说法:“女大一,抱金鸡;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五,赛老母 。”
过去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女方大一些是常事。
4.挨打的狗去咬鸡
比喻拿别人出气。
狗有咬鸡的喜好。欺负弱者也是人的恶习之一。
5.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不仅过去是这样,当今现实生活中也不少见。
6.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鸡没有偷到,反而损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亏。
利、害相生,想利就会有害,想占便宜就会吃亏。
7.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比喻宁可在小范围里为首自主,不愿在大范围中任人支配。
和这句谚语类似的说法还有成语“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
8.拿着鸡毛当令箭
旧时军中发令所用的小旗,杆头加箭镞,故称令箭。也引申为号令,上司的指示。另外,古时传令的时候常常在信笺上插上某种动物的羽毛作为标记,数目越多表示事件越紧急。
后来人们用“拿着鸡毛当令箭”这句俗语形容一个人凭着某上司(或某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话命令这命令那,用骄傲的口气指使这个指使那个。
9.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
比喻至亲虽受委屈、责难,但仍不肯离去。
自家人再怎么闹矛盾也还是自家人,外人有矛盾就很难恢复原来的良好关系了。
10.杀鸡焉用宰牛刀
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力气。
出自《论语·阳货》,原文作:割鸡焉用牛刀。
11.叫去东,偏往西;让打狗,偏撵鸡
比喻对着干,不听话。
有一类人专爱“抬杠”,喜欢唱反调。
12.骑着骆驼赶着鸡
比喻不识高低。
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13.鸣得响的鸡,下的蛋就少
说得多的人,往往做得少。
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14.偷个鸡蛋吃不饱,一个臭名背到老
比喻爱惜名誉。
利益事小,名声事大。
15.鸡蛋不打破,蛋卷做不成
比喻不破不立。
没有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没有新事物的诞生。
16.杀鸡取金蛋
只图眼前需要,断绝将来财源。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别只图眼前,要有长远眼光。
17.腐肉炖不出鲜汤,臭蛋孵不出小鸡
比喻不好的条件不会产生好的结果。
选择好的环境发展自己,这很重要。
18.鸡蛋还未孵,先别数鸡雏
比喻莫过早乐观。
条件未成熟前,不要急着获得结果。
19.不管讲鸡讲鸭,我只讲鹅
不管别人说什么,我只一味胡说八道。
只管自己说得痛快,不管别人是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