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官方订阅号,为CCF会员及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服务。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理事说 | 联想全球副总裁王茜莺:高校和企业要联在一起想,推动成立CCF科技咨询委员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 公众号  ·  · 2024-08-31 17:00

正文


CCF理事说导语:

3M原则是CCF的立会之本,2023年10月29日,CCF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根据《CCF章程》的规定和会员代表大会的授权参与学会重大事务的决策。为更好展示、交流、建构理事们的治会理念,CCF公众号特别推出【CCF理事说】系列专题,广邀理事谏言献策,也欢迎粉丝观众积极评论留言。

(以下内容为理事本人整体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王茜莺;CCF常务理事,联想集团全球副总裁,联想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我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新当选的常务理事,很高兴能为CCF的发展尽一份力。在本届任期中,我想以“高校和企业要联在一起想”为理念,推动CCF科技咨询委员会的成立与发展。这项工作将有利于进一步激活CCF的“数字内容和人才”两大资源,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更加良性的交流与协作。


孙凝晖理事长在本届理事会的六大主线任务中提到, “关注普惠长尾服务,使每一位会员都能从CCF的资源和活动中受益”。 基于这一思想,我们设计CCF科技咨询委员会是一个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咨询机制,为政府和企业的科研发展带来CCF的观点与建议,更好地服务广大会员。



盘活CCF数字内容资源,建立线上咨询问答系统


企业科研过程中常常有几个共性问题需要回答,如“这个技术领域的科研动态是什么?”, “哪些学者比较活跃?他们的学术观点是什么?”……如果能快速为企业反馈结果,将非常有利于加速企业科研过程。同样的, 政府在规划下一代重点发展方向的时候, 也希望得到科技领域专家的咨询和建言。


CCF数字图书馆内容丰富,有大量的文字、视频、音频、图片、PPT等多模态数据,包含了中国计算机学科研究的前沿思想和动态,是不可多得的学术宝藏。若能基于CCF数字内容资源,建立一套实时咨询问答系统,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的这一类问题。


若要实现这个系统,需要落实几项关键举措:


首先,与战略合作企业联合,基于大模型技术和CCF数字内容知识库,训练出“CCF科学咨询系统”。后续逐步扩大试用范围,持续迭代和完善。


其次,通过数据分析输出CCF“洞察报告”。CCF可参考业界领先咨询公司的实践,发布细分技术领域发展报告、趋势报告、活跃学者、技术或产品领先性榜单等内容,进一步提升CCF的学术服务能力。


不仅如此,利用这些数据定期输出“咨询观察”,如咨询量最多的问题、咨询量最多的技术领域,通过咨询对数字图书馆的阅读转化情况等反馈报告,进一步了解政府和企业的真正需求并发掘优质数字内容。



进一步激活CCF人才资源,建立线下智库咨询机制


CCF团结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诸多专家,其价值不言而喻。除了盘活CCF数字内容资源,提供线上问答咨询外,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线下咨询活动,也是CCF为会员服务的重要体现。


关于线下咨询机制,有几个关键点要突破:


前提:在过去实践中,我们发现校企合作更适合“强强联合”,企业或者政府的优势方向与高校优势学科结合,更容易产生高水平成果。


保障:CCF要发挥平台优势,邀请有前瞻观点和产业视野的学者参与到科技咨询委员会,可基于CCF咨询问答系统的结果与专委成员的判断共同发掘人选。发掘到合适的人选,是智库持续运作的基础保障。


准备:要突出解决真问题和真解决问题这两点。要在准备研讨的问题上下大力气,挖掘有产业共性、有科研价值、有产业转化潜力的这类真问题,要预留时间让专家准备。通过报告、分组研讨、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推动思想交锋,沉淀出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帮助政府和企业真解决问题。


挑战:CCF要解决咨询结果不能标准量化的问题, 提供一套结果评价机制。这是较有难度的地方,线下咨询既不能限制新观点新思想,又要提供可感知可操作的咨询结果。


总之,科技咨询委员会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和创新特点以及高校的前瞻和人才优势,共同挖掘真问题,帮助企业形成更准确的技术战略判断,也为学术界提供源源不断的研究思路。


高校和企业有诸多差异,只有“联在一起想”才能打通任督二脉, 线上线下联动的智库是学术界和企业政府间的一座桥梁, 希望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帮助CCF进一步提高会员服务能力,推动中国的产、学、研协同发展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王茜莺

CCF常务理事,联想集团全球副总裁,联想技术委员会秘书长。ACM人机交互分会中国副主席。入选2019年《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50强。获2020年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 2021年北京 市科技进步奖, 2022 年Fast Company Next Big Things in Tech 奖,2023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拥有八十多项发明 专利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CCF将陆续推出【理事说】系列专题,敬请持续关注。也欢迎加入CCF会员,加入CCF志愿者的行列,共同汇聚推动中国计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力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