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酱给大家推荐我们的新平台——
野马青年
,我们为“城市空巢青年”提供实用生活指南,介绍世界青年的故事和生活方式,更会为大家带来独特有趣的线下体验活动。
长按下图二维码
关注野马青年
发现生活的未知与精彩
👇
新媒体管家
文 / Coollonger
一个人从北角步行到铜锣湾,
夜晚一个人穿过熙熙攘攘的时代广场,
十二点一个人在利园排队吃抹茶冰淇淋,
香港于我,有私人的记忆。
对香港的喜欢一定是从喜欢粤语开始的。香港的朋友说他发现粤语和成都话是相通的,比如“药”这个字,发音几乎是一样的。当然,我到今天都没有接受这句话,粤语如同温泉蛋,软而美,缓而轻,咬词清晰。
成都话听来太具有生活气息,听来和粤语是完全不同的感受。第一次去香港,学的最好的一个词就是“叉烧包”。
叉烧包是使我更加喜欢香港的重要因素。这给人一种我是吃货的印象,可惜我不是。我只是能吃。
好了,听着粤语,吃着叉烧包,我要开始讲故事了。
清晨从佐敦的澳洲牛奶公司开始,炒蛋多士是必点,洒不洒黑胡椒全看这天的心情
。蛋白炖鲜牛奶搭上一个厚多士,味蕾就这样被打开了。
说到底我还是个读书人,吃了早饭先去香港大学看看吧。港铁有直达香港大学的站,一出站就进入了港大的世界。第一眼望过去我就想:假如当年高考我多考150分,应该会读港大吧。
难过之后心情低落,现在急需食物来填补空虚。
正好处在港岛线上,上环中环,我的天堂。我不知道该不该提起九记牛腩,
据传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等一众港星都盛赞它的清汤牛腩面。
我是喜欢吃牛肉,也喜欢张学友的人,所以要去尝一尝。但前前后后一共去了三次才最终等到它开门。
事后看了大众点评,发现有个人去了八次都没吃上,我三次就能吃上可能算是运气好的了吧,哈哈。我是九记牛腩2016年新春开业的第一位客人,足足排了4个小时队,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对我很热情,也没有因此而多给我一块牛腩。
我点的是上汤牛腩伊面配一杯丝袜奶茶。这是一碗等了四年的面,清汤不清,浓浓的牛骨味;牛腩大块,又劲又美,口腔里伊面和牛腩交织的愉悦胜过了所有的不悦。
咬一口下去,你就知道它凭什么可以开几十年,它凭什么让人心甘情愿地排队,它凭什么可以这么傲。
吃一碗面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在生记花45分钟排队吃一碗鱼腩鱼球粥。不知道广式的粥是不是都这样好喝,切了一点生姜蘸着生记秘制的酱料,拌在粥里嘬一口,抿一抿,粥在嘴里一下就化开了,只觉得唇齿之间清香无比。
再拣一片鲜嫩的鱼腩,就着一口粥轻轻地嚼一嚼,生活最美好的样子都在你眼前展开了。仿佛有一条静谧的小巷子,开满了鱼腩味道的花,微风吹送,一阵阵的沁人心脾。
这时候要挺住,还不能沉溺其中,你还得尝一尝香煎鱼饼,来一碟炸面,就着粥也好,空口也妙,我的天哪,我要晕过去了。
吃完了一路从上环逛到中环去吧,这里有我梦中香港的全部样子,有点旧格调又不乏新时髦。
耳边是粤语,眼前是坡儿,时不时有红色的计程车驶过,分外喜欢。
可以在上环的便利店买几张特色明信片寄给爸爸妈妈,往中环走的路上有一个大邮筒,大约一个礼拜就能收到。
中环,纸醉金迷的世界。这里有兰桂坊,有中环置地,有潮男,有靓女。
逛不完的街,看不尽的人和一动就没有的钱。有时候,置身这样的环境里,前后左右各种肤色的行人人头攒动,耳边传来的有粤语也有异国的语言,夹杂着斑马线边滴滴答答的提示音,看着路标还是觉得迷茫。
那就随便走一走吧,这样随机的体验很好,不要刻意融入人潮,只是自然地成为人潮的一部分。
也许下一个商场就有你喜欢而全球脱货的限量彩妆呢。也或者在一个转角,不小心就闯入了夜晚的兰桂坊。
时间不早了,我要赶回北角。
我很喜欢北角,干净舒适,吃的也多。
从高处可以看见维港,华灯初上,没有尖沙咀那么繁华,是静静的,平凡的,凉凉的灯光。
今天的晚饭我们就吃添好运吧。添好运是米其林一星推荐商家,好吃不言而喻。
但非要我说几个推荐菜出来,倒是很困难。因为添好运很符合我的口味,每一道菜都值得一点再点。
我且蜻蜓点水随意挑几个说一说,酥皮叉烧包不用赘述,胃有多大就点多少份;
鲍汁凤爪也不能错过,好吃到要跳脚;
蛋白杏仁茶比北京护国寺的好喝一万倍不止,浓郁的香味每每回忆起来都叫人想念得要哭;你要是不点一份
虎皮煎酿尖椒那可真对不住来了添好运一趟,记得一定要蘸着添好运的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