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10月15日)
【典出】宋·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四首 其二》
【原文】山思江情不负伊,雨姿晴态总成奇。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释义】关起门来寻觅句子不是作诗的方法,只要出门远行便能写出好诗。
【解读】不走出去看世界、不深入社会和生活,无论是写诗还是其他形式的创作,都注定不可能有深刻的作品出现。所以中国古代才会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行路的重要性是相同的,甚至行路更甚一筹。从司马迁到李白再到徐霞客,中国文人始终有年轻时“壮游”的传统——在年轻时走出去,看一看广阔天地,无论对于创作,还是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对世界和事物看法的形成,都是极有好处的。
为什么这么强调“壮游”和“征行”?因为它打开了世界的向度。对一个人来说,局限于一地、一时,或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空间里,对于生命的维度来说还是不完整的。所谓“见多识广”,就是这个意思。只有把自己投入到不同人群的生活中去,见识不同的风俗、习惯,像加缪所言那样,看一个城市,“看那里的人如何过活、如何相爱和死去”,对于人类的理解才会更加完整。
2014年10月15日,在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如是说: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有一位苏联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