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人在内,所有生物的基因组其实都像立体贺卡一样,是以三维空间构象存在于细胞核里的。
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很久以来人们都只是在二维尺度研究基因组。跟本原因是传统方法必须要先将染色体的三维构象破坏,才能读出包裹在其中的信息。一般会使用超声波把染色体打成一定长度的碎片,再利用碎片间的对应关系拼接恢复基因组,这有点像拼图游戏。
但由于染色体的三维结构已经破坏,恢复的基因组信息就变成了二维化的,第三个维度的很多信息丢失了。
下图展示了染色体复杂的三维空间拓扑结构。圈1指示的是我们熟悉的DNA,尺度非常微小(2纳米左右),可以近似的认为是二维的。DNA像一条麻绳中最细小的纤维,这条麻绳不断的自组装,达到一定尺度后,会缠绕在一种叫做核小体的蛋白质上(图中棕色圆饼)。
培训时间
2018年05月19-20日(线下班仅限40人)
培训地点
线下:南京市(具体地点待定)
线上:目睹直播平台 http://mudu.tv
报名电话/微信:18516600808
这些缠绕了DNA麻绳的核小体,又会以更复杂的空间拓扑结构自组装成更粗的麻绳。就这样一层一层的组装,最终会形成直径1400纳米左右的染色体宏观结构。而我们人类的基因组,就包含23对这样的染色体。
如果你看明白了这张图,你就会明白,实际上在某些二维尺度上距离很远的DNA分子之间,在三维尺度却是相距很近的,所以从二维尺度不可能真正探究明白这些分子之间真正的相互关系。
而最新的三维基因组构象捕获技术,又叫Hi-C(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3C)。可以还原染色体真正的三维结构,从而可以让科学家更深刻而准确地理解基因组的运作机理。
来源:基因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