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见小曰明
要消费升级,更要人生攻略升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物制品圈  ·  普通人也能玩转 AI!65 页 PPT ... ·  2 天前  
BioArt  ·  Science | ... ·  3 天前  
BioArt  ·  Sc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见小曰明

年度催泪短片:“你的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

见小曰明  · 公众号  ·  · 2019-01-31 20:41

正文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灵魂」,他叫 衷曲无闻 ,是位很赞的写作者,还是我的圈内好友。


他不仅有才,更是我认识的作者里比较深情的一个,虽然是业余写作,他已经出了两本书,文章还曾被刘同本人微博转载。


他善于发现温暖和感动,能从最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点滴美好。我个人很喜欢看他的文章,抚慰人心的同时,也让人深受启发。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你就可以认识他了,相信你也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已经等你很久了。

推荐一篇他的文章:


年度催泪短片:“你的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




文 | 衷曲无闻      图 | 网络


01


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一个短片,虽然六分钟不到,却让我泪花闪烁。


开超市的大辉,想起自己和昔日好友的十年之约,分享了一个链接: 你有多久没有和朋友们聚一聚了?




在KTV陪客户的高翔,写了好长一段话,最终删了,用成年人的方式去回应这个话题, 藏起真实的感受,用点赞表达所有。




在天桥抽烟放空的张勇,正对着只增不降的房价发愁,1421个联系人,置顶的那几个也不方便向他们吐露心事, 通讯录越拥挤,心里越空虚。




深夜加班的瑶瑶,想说点什么又欲言又止,一别十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她不再是故事的参与者。



大辉实在绷不住了,在只有几个人的群里了发了一条语音:“你们最近在搞些啥子?老子,想你们了。”


才发出去,觉得太矫情又撤回。


接下来的内容,我看哭了,想起从我生命中走失的那些曾经无话不谈的人。


高中毕业10年,大学毕业6年, 原来我离开他们的日子,都已经比和他们相处过的日子还要长了。




02


更确切一点说,在还没有朋友圈的年代,我们晾晒心情、分享见闻的地方,是QQ空间。


初中在野球场上奔跑的少年,高中一起逃课上网的兄弟,大学通宵卧谈会的室友,有的人还偶尔联系,有的人却永远躺在通讯录列表里。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无话不说的朋友渐行渐远,已经不在一个圈子,没有了交集。 尽管你偶尔会想起共同渡过的时光,但那种掏心窝子的话已经说不出口了,就算聊天也只是随口的客套问话。


通过QQ空间,你还在关注他们的消息,尽管只是以浏览数据的形式出现,谁又结婚了,谁又晒孩子了,谁又变漂亮了。


友情兜兜转转,陪在身边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爱情讨价还价,大家都拥抱着各自的幸福。


你是否还记得,你总会为一件芝麻绿豆的小事发说说?会在每年的12月31日写一篇日志来回顾这一年的喜怒哀乐?每一次游玩结束都要在空间上传照片?


你是否还记得,你每天都会查看留言板,有多少人跑堂回踩,有多少人浇花灌水; 你总是习惯观察访客都有谁,期待着某个谁; 大家曾乐此不疲的一个小游戏叫“奴隶买卖”。


走了这么远的长路,突然回过头看到曾经的自己,打开早已停更的、熟悉的空间,尘封的记忆如潮水般把你淹没。


十几年匆匆而过,经得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曾经的懵懂早已被时光剥落,伴随着容颜不再而来的,是我们的无奈与伤痛。


03


最初使用微信的时候,朋友圈是我比较珍视的一个社交平台。发的每一条朋友圈,图片精挑细选,文字左斟右酌。


慢慢地,微信因为和电话号码关联,亲戚同事不停加,从本科到小学的同学从QQ迁移,再然后就是学生家长,或者某次饭局上走酒不走心的人。


朋友圈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拥挤,喷涌着越来越多的喜怒哀乐。


“孩子出生37天纪念,小天使,爸妈爱你。”


“深夜美食,报复社会。”


“老公今天送了我个包,美美哒。”


“明天去香港,有要买东西的亲吗,xxx面膜八折噢。”


没来由的喜怒哀乐,老掉牙的心灵鸡汤,费流量的小视频,数不胜数的“分组可见”情感垃圾。




由于不堪其扰,屏蔽整天转发养生文和谣传贴的;然后屏蔽同事,唠叨碎嘴的亲戚;再屏蔽鸡汤党,标题党,长得真心不好看,每天发美图照片的。


结果刷朋友圈还是费时无聊,又果断屏蔽刷屏的,炫娃晒食物的也要屏蔽,娃再好看,也不能连拉屎都照,既然食物好吃,就别哭胖。


朋友圈变成了丛林,变成了舞台,变成了一本充斥着无聊与琐碎的三流杂志。


04


微博刚出来那会儿,大V还很少,人人平等,营销号也收敛,官方会打击水军,很多内容常常给人意外的惊喜。


后来,大V越来越多,平等越来越少,营销越来越多,干货越来越少,花钱才能获得流量,私信总被各种企业号无下限骚扰。


你想看的信息,得从繁杂的页面里寻找,重复的内容,永远都是那些号相互转发,堪比无良电视广告插播连续剧。一次两次三次,慢慢就没有打开的欲望了。


朋友圈,似乎也快成了曾经的微博, 当你因为习惯刷朋友圈,指尖滑过一条条信息的时候,发现你根本没有一个朋友。


为你点赞的人仅仅是出于礼貌,“三天可见”是隔在你我之间的一堵墙。



成熟的朋友圈比起幼稚的QQ空间,不过是另一个舞台,大家带着面具群魔乱舞,你方唱罢我登场。


喜欢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从来都不需要在别人的眼光中,别人的支持点赞中来过好自己的生活。 有质量,可以愉悦身心的社交,才是生活的必需品。


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呢,或许正如好友十三夜刚刚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话:


后来也就不爱说话了,只是 越发喜欢把事情放在心里慢慢发酵,想着总会熬过去的,所有偏执的鲁莽都成了独家武器,再热烈的人情与世事都难以感动了。


05


你的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