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大洋都尴尬,
“尴尬症”究竟是啥玩意儿?
如今,喜剧中强行煽情,悲情中强行励志的“烂梗”早就让尴尬症成了传染病。虽说一句“关我屁事”就能轻易消解,但气血上涌、鸡皮疙瘩泛滥,还是难以自持。这种“我都替你尴尬”,实际上是因为角色代入,“想人所想”。当别人处于我们认为的尴尬情境中,或者知道对方较为尴尬的隐私时,就会跟着一起尴尬。
不过,这种“共情尴尬”可能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当你代入导演角色,认为“拍成此等烂片让人如此吐槽简直无颜见人不如一头撞死”时,对方可能正自鸣得意。而当某人打出惊天响嗝儿,你正手无足措时,对方可能就是随手一扇,一脸无所谓。
而当好好的历史剧突然上演激情戏,内心再强大的人也要从父母身边起身,倒杯水来缓一缓。实际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会让人产生尴尬。但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别人的看法”只来源于自我评价,所以越是自我要求高的人,越容易是尴尬癌晚期。如果可以选,他们宁愿一个人时摔个狗吃屎,也不愿大庭广众下打个绊儿。
此外,“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认为,人们有自我暴露的愿望和冲动,而尴尬是对这种愿望和冲动的压抑与防御。所以不管走光还是表白,都会让人尴尬症爆发。
不过,“这TM的就尴尬了”有时也成了内疚、羞耻心理的挡箭牌。当考试挂科成绩倒数,当劈腿偷情捉奸在床,这心情,可不是一句“尴尬”就能概括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