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六月新三板二级市场回顾:做市指数三连跌,市场整体成交额稍有回升。截至2017年6月30日,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上涨1.18%和下跌0.98%,六月新三板成交热度稍有回升,成分指数和做市指数成交金额分别增加至161.52亿元和63.89亿元;六月做市板块新增企业为13家,与五月份的13家持平。目前,全市场总股东户数为39.61万户。
2017年六月新三板一级市场回顾
1) 拟募资总额上升,实际募资有所下降。六月份新三板市场按增发预案统计的拟募资总额合计180亿元,较五月份172亿元出现小幅上升。申请IPO辅导的挂牌企业有所增加,一级定增市场步伐放缓。六月实际完成募资总额为103亿元,较五月实际完成的126亿元有所下降。
2) 一级市场融资预案整体估值有所下降。六月份,新三板一级市场按预案公告日计算的整体定增市盈率为25.45倍,较五月的26.23倍有所下降。六月份,151例已完成的增发项目整体市盈率为25.87倍,低于二级市场交易价格。
3) 新三板企业作为买方和标的方发生股权转让事件较5月大幅增加。2017年6月,市场发生135例以新三板挂牌企业作为交易买方的并购事件,较5月的109例有所增加。除了主动收购以外,新三板企业作为标的方发生的股权转让事件当月发生573例,较上月442例大幅增加。其中包括中国高科对英腾教育51%股权的收购、花王股份对郑州水务60%股权的收购、金冠电气对鸿图隔膜100%股权的收购等23例主板公司对新三板公司的股权转让事件。截至2017年7月12日,共完成182例主板公司持股新三板投资事项,其中6月新增7例持股事件。
PRE-IPO行情提升交易总额,做市转协议潮涌现。受PRE-IPO行情的带动,2017年上半年市场总成交额1245.52亿元,较2016年下半年1038.3亿元的总成交额有所回升。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指数分别上涨0.26%和下跌4.24%。做市指数第一季度上涨4.28%,进入第二季度后,改革预期落空带来指数表现急转直下,下跌8.17%。上半年新增做市转让企业数共81家,较2016年下半年的148家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出于IPO进程中控制股权股权分散度的考量,做市转协议的公司家数爆发,共有194家做市转让的企业转为协议转让,较2016年下半年70家大幅增加。
挂牌企业加速冲击IPO。(1)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17家挂牌企业成功摘牌并上市,其中上半年有5家成功摘牌并上市;(2)上半年新增226家进行上市辅导,较2016年下半年的97家大幅增加,其中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告进行上市辅导的挂牌企业数量急速增加;(3)挂牌企业IPO首发申报数量剧增。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有133家挂牌企业处于IPO申报队伍中,其中55家处于已受理状态,74家处于已反馈状态,3家处于预披露更新状态,凯伦建材已过会。上半年共有64家挂牌企业首发申报IPO,较2016年下半年的37家大幅增加,其中六月份首发申报IPO的挂牌企业数量剧增,为37家。
综合本月的策略思考,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符合IPO条件、成长性、盈利能力的新三板企业,即挂牌企业在创业板IPO需满足以下财务条件:(1)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2)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且不存在未弥补亏损。建议关注的标的包括但不限于上海中期、佳和农牧、商大科技等。
风险因素:经济下行引发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交易制度改革慢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