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很多人心中都有一辆特别的车:一辆我们从孩童时就渴望拥有的车,亦或是一辆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还能惊艳我们的车。我们也总在幻想有一天能帅气地走进4S店,甩下一叠现金,然后开着自己的爱车消失在夕阳里…… 然而,更理智的考虑、经济能力和很多别的原因阻止我们实现这个想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涌入国内市场,也在消费者当中刮起了一股跟随风潮。不过,市场上有热门自然也有冷门,可能我们的Dream car 就是来自这些冷门品牌。
当然了,并不是说冷门品牌、车型不好,只不过它们在售价、配置、设计、服务配套等方面不那么符合国内的市场消费需求。但懂车的、喜欢这个冷门品牌的,都会觉得这就是神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只有铁粉才会碰的品牌或车型到底有什么地方这么吸引你我他。
提到斯巴鲁,首先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就是STI这三个传奇的字母,从当年555富士车队在拉力赛场上的无限辉煌,到EVO的传奇佳话,亦或是《头文字D》里拓海老爸的那辆GC8。斯巴鲁的大部分车型都以性能为主打方向,翼豹STI是其中延续了十多年的性能神话, 是无数人心目中的传奇;连身为SUV的森林人都一直拿运动作为卖点——很偏执,又很极致。
极致的体验是斯巴鲁在技术上的偏执,当今世界上使用水平对置发动机的车厂除了斯巴鲁,另外一家是保时捷,而保时捷一直是做高端市场的,然而你只需要一辆平民的斯巴鲁就可以体验这种牛×的技术带来的驾驶感受。除了发动机水平对置之外,斯巴鲁更如一个处女座,就算是底盘的一切都是水平对置的。在底盘完全水平对置的基础上所以才有了斯巴鲁Symmetrical AWD(对称全轮驱动)。在铁粉眼中,斯巴鲁就像是低调踏实的技术宅。
但是,同价位下斯巴鲁的车在机械属性就占了极大部分,剩下的属性甚至不比合资普通品牌强,而且由于进口,在售后保养和售价都相对麻烦。喜欢车的人评车的时候会更看重机械品质方面,但真正买车的人不见得有很多都爱好汽车,即使爱好研究过也更多是综合观感,社交,身份,品牌等等多方面考量,所以叫好不叫座很正常。
我曾经听过一句对雷克萨斯车型最精辟的点评”同为豪华品牌的豪华车型,雷克萨斯的车是车伺候人,其他的是人伺候车“。或许这一句点评有些主观色彩,但事实上雷克萨斯一直在恪守”奢华,本当与舒适同行“的产品理念。
上世纪90年代,雷克萨斯化名凌志,悄然的被一些人引入了中国,成为当时市场上最受追捧的豪华车之一,在那个仍将路虎、捷豹当作自己不熟知野生动物的年代,凌志横空出世,成为当时令人艳羡的成功人士标配座驾,也是无数和我一样年轻人心中的Dream Car。不仅仅在于其舒适性,在车本身的产品力上,雷克萨斯的质量、设计、可靠性甚至是残值率都一直是各大调查头把交椅的常客。
至于为啥雷克萨斯的销量一直上不来,有人也曾做过分析。第一种是因为其凌志的名头被拖拉机厂抢先申请,导致更名后无人认识。第二种则是始终坚持大排量自吸和科技配置落后于BBA。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更早进入市场的老牌车企们很快就玩转了中国市场,真正理解了国人的需求,用涡轮增压、高档位变速箱、车型的加长迭代满足了市场对新科技、新外观、大空间的崇拜,又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唯独改名后的雷克萨斯,还对自己仍在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5AT变速箱的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叹为观止的作死方式也太刁钻了。
讴歌有什么吸引人的?对于不了解的人甚至连这个品牌都不太认识。其实,讴歌早在十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比雷克萨斯晚到哪里,要比英菲尼迪还早。在日系豪车三剑客中显得过于拘谨,市场表现和认知度上相比较还不够活跃。不过在内行人看来,讴歌产品并不比弱,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很强,尤其是对汽车了解的人,偏好讴歌的不在少数,这就使得讴歌品牌的陌生感具有了吸引力。比如,超过300马力的前驱民用车型,又比如被称为东瀛战神的NSX。
有不少人曾以为讴歌混得不行,但其实讴歌在北美市场表现一直名列前茅。比如在美国汽车消费者眼里,代表了时尚和前卫的后现代,颇受年轻人青睐。在圈内,大家都知道讴歌是一款“好车”,以技术精道,产品精致擅,同时,后轮转向、SH-AWD等“黑科技”、过硬的驾驶品质和质量都向我们展示了讴歌的品牌理念——性能派豪车。
不过,在国外备受认可的讴歌,自打来了国内市场以后,讴歌的销量却一直水土不服。究其原因我发现了几个问题。1:讴歌的产品系列设置非常单一,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就只有一个排量、一两个配置,而且都是高配。据说背后的原因是讴歌对驾乘体验非常注重,要通过配置保证,但这种做法在消费者看来就是选择过为单一,门槛太高。2:由于讴歌主要针对的是北美市场,高达3.5L、3.7L的大排量成为了旗下产品的常态,在国内市场饱受高排量税的困扰,再加上全进口的关税和自身品牌溢价,成本根本降不下来,价格自然虚高。3:国产后的CDX也骂声一片,不忍直视。
总结:其实上述的品牌在车型的产品力上并不弱于主流车型,但综合购车成本、养护成本、品牌认知度、产品定位等多方面因素考量,很多消费者选择了从众。不过,俗话说得好“千金难买心头好,若是你是忠实粉丝,有钱就大方买吧!
(点击图片有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