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近年来多措并举振兴汉口戏曲“大码头”,为中国戏曲在这片土地的繁荣、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又一个春天。
江城武汉,物华天宝,多元荟萃。从花鼓楚腔到“二黄”汉调,从京剧、越剧到黄梅戏,都能够在这里找到源流。在这片热土上繁荣起来的戏曲文化,不仅使湖北成为曾拥有32个戏曲剧种的“戏曲大省”,也使汉口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成为与京、津、沪齐名的戏曲“大码头”。
为了重振武汉戏曲“大码头”的辉煌,近年来湖北省接连举办了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武汉市也面向全国进行邀演、展演、交流,京剧“南下”、地方戏“飙戏”、名伶汇聚,在荆楚大地上开办了一场文化“盛宴”。
从今年起,湖北将每年举办戏曲票友大赛,开播戏曲竞技类电视节目《戏曲好声音》,全国80台小剧场戏曲优秀剧目也将在湖北重点城市展演。武汉市将定期举办系列戏曲艺术研讨和艺术评论等活动,推动戏曲剧本创作、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
湖北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演出交流活动,全省各地安排专项经费共推文化中心建设。同时,将加快“全国戏曲演出交流中心”的建设,中心将展示名家名角,聚集名剧名团,以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重振戏曲“大码头”,贵在出人、出戏、出精品。
湖北省京剧院作为国有院团的代表,充分发挥示范性、导向性作用,有力地促进京剧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呈现出“优秀剧目不断流,表演人才不断档”的局面。
“二度梅”得主朱世慧2005年出任湖北省京剧院院长,就提出“出人才、出剧目、出精品”。他说,“一个剧院没有流派,没有尖子人才,就不能称其为大团。”10年来,湖北省京剧院先后请进近百位著名艺术家为青年演员们授艺,还选送演员到京、津、沪取经,全院已形成10多个艺术流派,培养了4个年龄段的人才梯队。
2016年,湖北省京剧院赴韩国、澳大利亚、英国将京剧传统剧目《游湖》《三岔口》《霸王别姬》等剧目带出国门。
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说,她最上心的要属剧院与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的楚剧、汉剧和黄梅戏3个定向班、160名学员,其中汉剧班更是打破十年来未招新生的局面。
重振戏曲“大码头”,需要不断培养后辈、培育市场,使两者相辅相成、良性循环。
武汉市属文艺院团启动“天天演”工程,现有的八大院团每周末都要固定演出两场,每年大约演出600场,演出剧种涵盖京剧、汉剧、楚剧,还经常邀请和吸纳外地院团参演。
湖北省京剧院坚持开展双休日和节假日演出,同时通过微信平台、微博平台等渠道推送演出信息预告和演出实况报道,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不断丰富上演剧目。
“从前大多数是白头发的观众,如今黑头发的观众越来越多。”湖北省京剧院演员万晓慧告诉记者,“年轻观众看戏就像看演唱会一样热情洋溢,看得起劲时站起来欢呼鼓掌,我们演得也更加带劲。”
与此同时,湖北全面铺开戏曲“进校园”“进课堂”活动。2016年6月至今,全省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演出已达5200场,基本实现全省全覆盖。
通过这项活动,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们对于京剧行当、声腔等专业知识等有了系统地学习,戏曲舞台的“聚光灯”被再次点亮。从“知戏”到“懂戏”“爱戏”,戏曲的种子开始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