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觉得我再努力也就这样了,也不想上自习了,考研没考上就算了吧。”
“我倒是想再出国深造,可是还要考GRE,我看他们没出国的不是也挺好么?还是算了吧。”
“我也想拼命加班努力升职,可是我妈说女孩子只要稳定就挺好。”
“其实我也想环游世界,可是,就我,怎么可能嘛。”
这些话,都不是别人说服你的,都是姑娘们自问自答,或是自我否定,或是借用别人的话否定了自己,然后就完全自己说服自己了。
然后呢?
然后,青春就永远停留在她们说服了自己的那一刻。
二
我在一个稳定的电视台工作。
电视行业,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以为电视台的姑娘们每天都穿得和美剧里的姑娘一样去上班。演播室灯一亮,好像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事实呢?
我2010年入台工作,一起参加入台培训的有很多小伙伴,培训完大家都散落在各自的频道,在偌大的台里,并不常常相见。
我又去了3年拉丁美洲,入台培训时同一届的小伙伴更是见得不太多。
我记得那年培训的时候,白岩松、张泉灵给我们讲课,台上台下,连空气里都闪着梦想两个字。
记得当年,大家认真地做着笔记,觉得自己终于也要开始站上舞台了,这些课听完,我们就要上台表演了。
如何提问,如何写稿,如何剪辑,如何做一名好记者,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我觉得在那个当下,5年前的那个当下,每一个姑娘都心高气傲,她们的脸上就写着“心气儿”3个字。
那个当年,最不缺的就是心气儿。
三
去年年末,我回国工作,在台里偶遇了一个当年一起培训的姑娘。
我记得当年,她化着精致的妆,培训半个月衣服都不带重样的,永远抬着头走路,目光如炬,眼神坚定。
这次,我差点没认出她来。她披散着头发,穿着球鞋羽绒背心,手里捧着个保温杯,最重要的是,眼睛里没有了光。
聊天后才知道,这几年,她生孩子后,调到了清闲的行政岗位,每天朝九晚五准时上下班,而不是新闻部门永远的24小时随时待命,昏天黑地。
虽然我并不喜欢她现在的状态,但我觉得好像也挺好,难道嫁了人,生了娃,还天天在直播线上才叫好么?
但是她拉着我说,千万不要轻易往后退。退一步并不是海阔天空,只是省力了。
但是,退一步,你就很难再有心气儿往前迈进了。
四
心气儿!
她居然也用了这个词。
姑娘的心气儿在于,和年轻时候一样,认定自己就是最美最聪明的,自己有智商,有美貌,有决心,肯吃苦,肯付出,肯放弃,愿意和时间等价交换,换自己应得的。
自己理所当然要得到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看上去有些傲骄和不可理喻,却是那么珍贵。
在这个所有人劝你回家相夫教子,劝你赶快生二胎,劝你把孩子照顾好、把家照顾好就是你一生所有的成就的年代,姑娘们有太多理由自我放弃,所以文章开头的那些话,才变成了我们最常听说的句式。
一个姑娘心里没有了憧憬,眼里没有了盼望,所有的期待不再是自己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心气儿。
然后才是真的枯萎了。
这样的故事,分分钟都在我们的城市里上演着。
每年刚毕业的孩子们,如潮水一般涌入这个社会,就像站在起跑线上等待哨响的选手,每一个人都意气风发。
没错,是每一个人。
而在这社会的洪流里,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跑着跑着,谁停下了,谁走散了,谁依然还在坚持往前跑?
那些坚持下去的姑娘,靠的大部分是心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