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这几天都在吃多益老板徐波的大八卦。前因后果也有很多细节了(而且大部分细节还是他自己一手源源不断的写出来的),总之这个天才的游戏策划及现任老板,年现金流数十亿,身价上百亿,和一个曾经不吝赞美,现在又反目为仇的汤姓女性合法生了几个孩子,又共同代孕了十来个。在此期间,那个女子作为帮他去国外捐精和走代孕的白手套,收到了好几个亿的转账。
可能徐老板当时也是为了海外资产布局走的路线,但就目前结果来看,他没出去,汤姑娘出去了,最后还有三个亿回不来。
当然出于对于天才游戏策划型老板的尊重(毕竟网游是最需要控制人性来充值的产品哪),我并不认为徐老板这一波爆金币是完全的宠妻狂魔+恋爱脑上头,但上亿的纠纷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个现在被徐老板嘴上说起来完全不符合自己异性需求的配偶,却曾经在行动上源源不断的赞美和打钱。汤姑娘愿意陪徐老板那么多年,自己也生了三个孩子固然是一种投名状,但和另一个与孩子们葬身火海,其老公却能一边立爱妻人设发死人财,一边又偷偷恢复到正常的结婚生子节奏里的林太太,以及现在另一个吵的沸沸扬扬的《我妻之死》里的已故女主做对比,这人与人之间的反差对比也太强了吧。
很多人都已经分析过,徐波老板因为对母亲的爱,与对父亲刻骨的仇恨,他本身就是一个很缺乏安全感,需要绝对控制的人,而汤女士曾经愿意和他一起经营既独立又忠诚,既不物质又热爱生娃的形象,是提供了
非常高的情绪价值,
狠狠满足了对方需求。
但满足情绪价值真的是换到男人帮助的关键么?很多女性实践下来,发现自己明明在关系里提供了情绪价值,男人也愿意早早的确定关系和同居结婚,但最后她们反而是越提供越被动的那个,关系的维系变成了自己花成本,又生孩子又赚钱去换男人多陪陪自己的人。
别说搞到手三个亿,许多生了孩子的女人,真能获得超过法律标准,足够养活母子抚养费落袋为安的,也凤毛麟角。
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别说通过生孩子赚钱,能不亏就不错了。如果发生极端情况,可能为了抢到孩子的抚养权和陪伴时间,还愿意花钱消灾呢。
于是当年我找孩子的爹,找的都是性格平和那一挂,而且还要观察彼此经济上和生育上能不能凑四和六,共同负担。
要亲自参与带孩子的男人,哪怕有保姆,别说三胎……说来个老二,他都劝你考虑考虑。
恋爱的时候,我有些朋友就问过我,说我看起来情商很高啊,挺能谈恋爱哄男人开心啊,结婚也不晚,咋没吊个金龟婿呢。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怎么没走通用提供情绪价值来实现高性价比变现的路线呢。
因为在我的思维框架,我不觉得女人通过满足男人需求,提供专属情绪价值换到经济地位,是一件可以复制的事情(甚至现在,我也不觉得汤女士真的是把三亿落袋为安了,只是徐波认为她欠三亿罢了)。就好像利用杠杆发财的人肯定有,但这不是一个值得用自己人生去实践的普世现象。
从我进入男女关系的时候,就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光脚的——我不是那种离开男人不能活的女人,我对自己的信心就建立在自力更生的逻辑和傲气上,固然我的鸡贼和虚荣让我也会开口要男人给我点小恩小惠的度让,但总的来说,我无法接受彼此有重大认知差异的搭档。
也就是说,我没有能力单方面提供情绪价值,因为我有我自己的情绪需求。
如果要通过提供专属性的情绪价值来变现,那么首先自己要抛掉自己的情绪需求,就如同汤姓女子,当时对于被男人放到网上晒也好,把孩子当成KPI考核也好,都可以举重若轻,一笑了之。
但这还不是最难的,更难的是,你要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供应对象。
第一,对方不仅要在某个方面与你的逻辑有巨大的认知差异,并且这个认知差能造成他巨大的不安和弱点,需要女方,或者某个专属性的人来满足。第二,保持这个人性弱点的同时,他自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变现,有很强的经济分配权。
很多人是不吃情绪价值的,或者说,对情绪价值的态度是交换可以,花钱不行。
举个金瓶梅的例子,西门庆作为书里的主角,成功的商人,他不仅吃女性提供的情绪价值,还吃应伯爵给他提供的情绪价值。在李瓶儿死后,也就应伯爵能哄他节哀,吃饭,甚至出去嬉闹。在西门庆这里,应伯爵也算是下人们的“
应爹
”,可以同桌吃饭,不用通报,随时开玩笑,甚至抓到西门庆和妓女在干活,他可以过来抽头亲个嘴的那种。
尽管在西门庆这里地位很高,但其他人根本不吃这一套,也都看不起应伯爵,连妓女都是叫他应花子,他要去搞钱也得借着西门庆的地位连唬带骗——而且,他毕竟是个没有算计的人,尽管有西门庆的帮衬,他还是很穷,老婆孩子的冬衣都有问题。
尽管他用自己的情绪价值交换到了西门庆对他的生活赏赐,但如果有人依附于应伯爵,比如应的老婆孩子,那就比较惨了。
所以思考情绪价值变现的巨大困难,是真实的世界里,根本找不到几个既有巨大的人性弱点,但又有强大的经济控制权。
一方面特别弱,但又有一方面特别强的人,本来就在社会分布里非常稀少的。
如果抛开这一步去说情绪价值的变现,就和抛开怎么找到大客户去说大客户维系方式一样,不能说道理有问题,只是步骤有问题。
销售领域,做大客户的第一年,甚至前三年,你吃的不是客户饭,就是平台饭或者老板饭,如果一个公司招你进去做大客户,没有人带着你跟,只是给你的是一叠天眼查或者哪里搞来的电话盲打,试用期还不加社保的那种,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要你开单,只是用最便宜的成本洗电话而已。
这个时候你根本轮不到给客户提供情绪价值,而是先看看苗头,你能不能给你老板提供情绪价值——如果提供不了,也不要伤心,现在很多老板自己公司的经济状态也不好,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应伯爵。
总之记得一点,给应伯爵们提供情绪价值,是没啥用的。
不是看不起应伯爵,而是我们大部分人,特别是打工
乙
人的状态,更类似于应伯爵。在现代社会,大家都受过教育,有一定的社会复杂认知度,也多少有一点对自己社会技能的看重,我们可以自食其力,但真的也承认自己没有多少余钱,会去长期稳定购买一个成年人提供的专属性情绪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