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志轩
李志轩,笔名吕游,旅游法律法规研究与应用专家,主要研究实施“旅游+金融+互联网+旅游商品+新能源客车+导游”等跨界商业模式。对旅游企业的“营改增”、新三板挂牌、IPO以及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疆特别是喀什的文化旅游经济交流有一定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李志轩

【荐读】机会到来的时候都是丑陋的

李志轩  · 公众号  ·  · 2017-11-18 07:51

正文

2017 11 17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在泰国有一个雕像很奇怪,正面看是一个非常婀娜多姿的女人,但是看不到女人的脸,到背后一看,光秃秃的,一根毛也没有。

泰国人说:这是 机会女神 之像,意味着当机会来到你的面前时,我们往往看不到她的脸,也许是蓬头垢面, 可当机会走了的时候,才发现是机会,但是你再去抓时却抓不到,因为后面光秃秃,一根毛也没有。

所以当机会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要先一把抓住她的长头发,不要让她跑了,然后再掀开她的长头发看看是不是美女,是合适的就留下来,不是就让她走。

这个雕像的故事,让我感触很多: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整天在抱怨 没机会没机会 ,实际上不是没机会,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留意身边的事情,没有去认真了解,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一般而言,机会到来的时候都是丑陋的,是不被看好的,但结果都是非常好的。如 80 年代初期摆地摊,如 90 年代初期的股票,这很多机会很多事情都是在反对声中开始,在议论声中发展,在掌声中成熟或结束的。

机会是什么? 机会就是:别人不知道你知道了,别人不明白你明白了,别人犹豫或不做而你果断地做了。当别人知道了,明白了,想要做时,你已经成功了! 机会就是这样,总是偏爱少数人,因为大部分人都有一种惰性,喜欢跟风,人云亦云,所以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我们要想实现梦想,得到梦想的结果,就需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 创业的平台,通向这个舞台的桥梁就是机会。

有的朋友,抱着老黄历来看新事物,感到这也不顺眼,那也不好受,总是持怀疑的眼光看待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还有的朋友,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高人一等,对一切新事物,都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不去做深入的了解,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是用旧有的观念去分析新事物,用老框框去套新形式,拒绝了解新事物,还要阻拦别人了解,怕别人跑去抓新机会,明明是好东西,却硬将新事物生搬硬套成一个坏东西,毫无根据地说一些极不负责任的话,结果是:耽误了自己,又伤害了别人。

其最后的结局是: 停留在过去的辉煌上,束缚在旧有的观念上,牺牲在自己的误区上。 因为新的事业,你看不懂,他看不懂,总有人看得懂;你不做,他不做,总有人去做。谁也阻挡不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千万不要把无知当个性,更不要等到未来因为错过机会而感到惋惜。 对于机会,宁愿深入了解了之后而放弃,也不要因为不了解而错过。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经历了三次创业致富的机会 :第一次下海经商,倒买倒卖,我们认为是不务正业,投机倒把;第二次股票,我们认为是骗人;第三次房地产,我们认为会血本无归。 可结果呢?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恰恰相反,参与者都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选择机会呢?因为很多人都是选择了 万一 …… 怎么办? 实际上大部分机会都是在选择了 万一 之中失去的。我们为什么不去选 “9999” 的机会和几率, 而只去选择 “1” 呢? 这是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是否应该逆向思维一下了?应该想到 万一 成功了呢?

历史告诉我们: 先知先觉的人是机会者,后知后觉的人是行业者,不知不觉的人是消费者。犹豫者失去机会,观望者没有机会,等待者永无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