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亚马逊Kindle
亚马逊Kindle官方账号,Kindle粉丝聚集地。读书如行路,我们致力于为你推荐好书,承包你的全年书单,让你的阅读之路更加宽广。还有最全Kindle使用指南,更有机会免费获取kindle电子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闻夜航  ·  翻翻你家有没有!以下食品不合格! ·  3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对恒大罚款超40亿元,为“史上最大”罚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亚马逊Kindle

豆瓣8.8,原来19年前就有人预言了核废水排放的未来

亚马逊Kindle  · 公众号  ·  · 2021-05-04 08:00

正文


说起最近微博的热搜榜,日本核废水排泄的新闻肯定是关注度最高的。


核污染带来的影响究竟有多可怕呢?其中一条报道的配图和文字是这样的:



“这是一条从距离福岛县13公里的37米水深处捕捉的黑铀,它的体内被检测出了270克勒尔放射性物质铯,超出标准值。”


光看这条新闻就已经让人心惊胆战了,但更令人恐慌的是这条被污染的鱼,还是日本未将核废水排入前就已经存在的,可见将核废水排入后,后果将更加严重……


在这条新闻下面,还有不少人惊呼:


“这不就是润二老师画的鱼么!”


“核废水排泄以后世界会和《鱼》一模一样么!”


于是怀着好奇心点开了日本恐怖漫画大师伊藤润二创作的漫画《鱼》,一瞬间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破损的身体上还勾着几丝腐肉,四只蟑螂一样的触手从已经坏死的鱼骨中被挤了出来,原本作为“鱼”的主体显然已经死亡,但依旧被某种力量牵引伴随着血水和腥味四处移动着……


这就是《鱼》中堪称经典的一幕,尽管新闻图片中的鱼远没有漫画恐怖,但仍然让人感觉到背脊阵阵发凉。


当海洋被污染,人类的未来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部在豆瓣评分高达8.8分,曾经被誉为伊藤润二笔下“最恐怖“的漫画作品——《鱼》或许就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一个有关鱼的噩梦


《鱼》的故事从一对情侣出海归来后身边的异常变化开始——


华织与阿忠原本在一艘游艇上潜水度假,由于华织天生对各种异味十分敏感,尤其是对鱼类的腥味特别厌恶,二人不得不提前结束了度假。当他们回到岸上,却发现有一只长了腿浑身散发腥臭的怪鱼一直出现在他们周围,杀不死也无法逃离,华织因此非常害怕并且鼻腔内一直有挥之不去的腥臭味,于是他们决定带着这条怪鱼离开海岛。但当他们回到家中,却看到了更可怕的景象:


渔民们捕捞上来的鱼类全部长出诡异的肢体、原本只能在海水中生存的鲨鱼靠着变异的四肢爬上岸四处吃人、大量散发着腐烂与腥臭气息的鱼群像丧尸一般涌入城市攻击人类……


当阿忠将捕捉到的那条怪鱼交给作为科学家叔叔后,事态朝着更加无法控制的恐怖方向持续展开……


《鱼》这部漫画从一开始主打的就是伊藤润二最擅长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恐怖。 很多人对鱼的厌恶在于本身的气味,也正因为每个人都接触过鱼腥味,因此看到这部作品时,大多数人心理都会不由自主地由画面联想到气味,从而产生更多恐惧之感。伊藤润二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围绕着鱼,将恐怖蔓延开来。


比如当变异鱼抓住人类时,就像《异形》中的抱脸虫,身体下竟然也长着密密麻麻的触手:



再比如接触变异鱼类后一部分人类的身体会长出像鱼鳞一样大小不一的脓包:


伴随着感染的深入,人类的口中开始无法遏制地吐出和鱼一样的腥臭味气体:



除了人类身体的各种恐怖变化外,伊藤润二还很喜欢将密集的事物体现在作品当中,让人鸡皮疙瘩都瞬间浮现出来。


一两条变异鱼看上去可能还不够刺激,那么各种鱼类密集地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中呢?



还有主角置身于密密麻麻鱼群中的场景,被腥臭味所包裹,气味延伸入口鼻的画面和带入感让人汗毛都竖起来了:



这些变异鱼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在这个恐怖的故事背后是一段关于科学的悲剧。



肆意妄为的科学


在《鱼》这部漫画中受污染的鱼并非来自核辐射,而是细菌武器研究的产物。在不断的实验中,人类从海鱼中发现的一种细菌发生了变异,细菌在实验的动物体内猛烈地产生了瓦斯气体。于是人类干脆将变异的细菌注射到各种动物体内作为战争的武器使用,但最后又因为无法控制这些细菌只能继续制造更为精密的机器——步行机加以抑制,让生物进化为真正的生化武器。随后这批步行机在运输船上时因为被敌方击沉,机器和细菌全部沉入大海,再也没有浮现,这次鱼类的感染便是由沉寂以久的这些细菌引发的,它们与海洋的生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天然的步行机。


尽管现实与漫画存在着差异,但二者在本质上其实并无区别,因为这一切恶果都是源于人类以科学为名义的肆意妄为和贪婪。


伊藤润二将这种丑陋性体现在了作品中。以在《苍白的华织》一章为例,感染后本应被送去医院救治的华织却被阿忠的叔叔偷偷藏起来,将她人为地改造成了传说中的步行机:



到了后期阿忠的叔叔连自己也没有放过,为科学和爱疯狂的他专门为自己预留了一台步行机,想要与喜欢的女人永远在一起,表现的不正是依托于科技的贪欲吗:



科技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更美好的未来,但当人类为了一己私欲动用科学去解决一件事情时,必将产生蝴蝶效应引发更多恐慌。



孤独的人聚集在一起


伊藤润二有一篇短篇佳作叫 《亿万个孤独者》 ,繁体译名为《众人都是孤独的》。这个故事讲述了只要有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便会死于非命,尸体还会被神秘力量缝合在一起。于是所有人都闭门不出,甚至连家人也不再见面。一个人是一个孤独者,亿万个人依旧是亿万个孤独者,但 即便是危险万分,人类想要聚在一起消散孤独的本能是不会改变的。


这种极致的孤独是伊藤润二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内核,在《鱼》的故事里同样有所体现。


随着被鱼感染的人类越来越多,已经失去意识乃至死亡的人类也本能地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更为巨大的怪物,并四处找寻同类吸收:



曾经是同类的人类却在攻击这些感染者:



更讽刺的是,当感染者们看到同样变异后的织华却毫不犹豫地发动了攻击,原因仅仅是与织华一体的步行机是由人类制造,但其他步行机是由细菌自然形成的。



想要拥有同类却又因为出身不同而不接受他人,这大概也是人类孤独的原因之一吧。



无法被预知的未来


故事中《尸臭马戏团》一章让人印象十分深刻,在阿忠寻找自己感染的女友华织路途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诡异的马戏团,整个团的动物和人都被细菌感染了,但照旧在坚持表演。


小丑们利用体内瓦斯的气流吹出奇怪的乐曲、长着触手的人类已经失去意识但仍然吊在半空中、喷火表演者吐出的瓦斯拥有生命一般飘荡在空中……表演轮番上阵让整个故事的诡异氛围又上升了一层。



《鱼》就是由这样的章节一个接一个串联起来的,乍一看并不连贯,好像不是顺着一条线发展的,但实际上故事发展相当有逻辑。《南海的尸臭》开始到《尸臭的时代》,包括《尸臭马戏团》展现的都是由个体到群体的感染,从一条鱼的感染开始,逐步扩大为一群鱼,再然后是一个人类的感染,随着感染的范围越来越大,整个世界都岌岌可危。而从《尸臭马戏团》这一章节开始,可以看到即便还残存着意识,人类也屈服于神秘力量选择了顺从,完成了从身体到心灵的感染。


伊藤润二的很多故事对开头和结局都没有做细致描绘,引发变异的源头是不是还在海底、包括主角阿忠在内未感染的人将何去何从、人类的未来究竟会怎么样……一切看上去都还是未知,但或许你可以从书中的某个瞬间找到故事的最终答案。


因为恐惧是人类原始进步的动力,只要动力还在抗争就永无止境。


点击阅读原文

立即收录本书



今日话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