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 [第59节]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 主播:由竹先生
长篇连载,每周三、五更新,菜单栏可查阅目录。下载地缘图集在本号主页回复:地图
加利福利亚的黄金与1850年妥协案
《密苏里妥协案》只是延缓了南北矛盾的爆发。对此当时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有着清醒的认识,在写给密苏里自由派选民的安抚信中,这位与华盛顿、富兰克林并称为 “开国三杰”的美国第三任总统明确指出“这只是缓刑,不是最后判决”。
以美国的立国理念及清教徒的理想来说,是没有办法容忍奴隶制一直存在的。基于现实的存在,最好的办法是在增量中压缩蓄奴州的空间,然后想办法慢慢消化存量。从这个角度说,密苏里妥协案为蓄奴州划出一条明确保护线的做法,的确会让废奴主义者感到有些气馁。
依照这条南北分割线以及维持南北平衡的潜规则,位于五大湖之侧的密歇根州,以及密苏里州南部的阿肯色州,分别作为北南双方的代表,于1836-1837年间成为美国联邦成员。1845年,从西班牙人那里买来的佛罗里达,以及墨西哥独立出来的得克萨斯共和国以蓄奴州的身份加入了美国。此后3年间,北方则补进了位于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爱荷华州(艾奥瓦州)及威斯康星州。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Y0DExI6HJ64jjn2qCHL5PrWxtvZqmKugIorGmLjOqq5HiaDoS6iaPVqiatDMx6xicsKPzGL6CMUTUyEA/640?wx_fmt=png)
伴随着美墨战争的结束,这种在《密苏里妥协案》原则下,梅花间竹式的平衡发展模式终究还是被打破。通过美墨战争,美国直接从墨西哥手上得到了: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两个地区,又因这场战争的发生与英国划界成功,得到了俄勒冈地区。依照之前制定的程序,这些被兼并地区当时的身份为“合并建制领土”,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比如组建议会),才能正式向联邦申请升级为在国会有投票权的“联邦州”。
上述三个地区后来总共建制出了: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爱达荷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犹他州、亚利桑亚那、科罗拉多州8个州。如果按照密苏里妥协案划定的36度30分的南北分界线,位于南方的州只有: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半个加利福尼亚州。问题就出在加利福尼亚身上。想升级为联邦州,有一个硬指标那就是人口。这点很好理解,如果一片土地还没有移入足够多的白人移民,组织架构、权力便无从谈起。
当时在密西西比河以西地区,就还有不少地区因为人口数量不达标,而未升级为联邦州。作为美国本土离原生地(十三殖民地)最远的州,加利福尼亚在美墨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也就是1849年就奇迹般的达到了建州要求。这倒不是说西班牙或者说墨西哥给加利福尼亚留下了多少人口。前面的章节已经解读过,这些身处北美的前墨西哥地区并没有移入多少拉丁裔居民。即便没有在战后撤回墨西哥,每个地区的遗民数量也不过数千。
1848年初在加利福尼亚发现的黄金,彻底改变了加利福尼亚的命运,并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受淘金热的驱动,加利福尼亚的人口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整个地区1848年时的统计人口不过1.4万(不包括原住民,但大部分已经是当年的新移民了),到了1849年底加利福尼亚要求升级为联邦州时,人口则飙升至10万,到了1853年更是增至30万。这些淘金者来自世界各地,华人也是在这一阶段开始大规模涌入美国,并由此为圣弗朗西斯科这座海港城市加注了一个“旧金山”的华文名。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ZVjVtrzEe1Y3cnM11GJHWGATxCauCUk9vLoiboC45nJklp9PoEibMV2CyCCiaPExs3VR6hpLHP9nqmQ/640?wx_fmt=png)
要是按照北纬36度30分的南北分界线,加利福尼亚正好被均匀的一切为二。圣弗朗西斯科、圣荷西等定居点属于北方范围;洛杉矶、圣迭戈等定居点属于南方。从这个角度说,南北双方是一定会就加利福尼亚的属性问题有一番争斗的,就像30年前的密苏里一般。
在密苏里的争夺中南方算是取得了胜利,这个州最终被定位为了蓄奴州。然而在加利福尼亚的争夺中,南方却完全处于下风。一方面墨西哥在独立之后,已经于1829年废除了奴隶制,这意味着作为前墨西哥领土,加利福尼亚本身并没有奴隶制残留;另一方面加利福尼亚之于此前的美国领土来说,尤如飞地一般。南方奴隶主并无法像在得克萨斯或者密苏里那样,在战争期间甚至战前就自然迁徙进来。
值得以一提的是,南方的奴隶经济核心是种植园,尤其是棉花种植园。棉花种植是需要有足够的水资源灌溉的,这一模式在密西西比河平原以西地区就已经不太适合。对于这点,蓄奴主义者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在西部地区,蓄奴主义者期待的是像巴西那样,利用奴隶来开采矿石。换句话说奴隶制还是奴隶制,只不过经济属性由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
利用奴隶来采矿的想法,显然与那些受淘金热驱动进入加利福尼亚自由移民相冲突。这些移民即便部分有契约在身,需要工作数年偿还跨越重洋所需的费用,其法律身份也不是奴隶,更不会自认为是奴隶。更严重的是,如果奴隶主们能够利用奴隶来采矿,他们在成本上的优势必将挤压自由矿工的生存空间。这让加利福尼亚的新老移民们,完全没有动力去支持奴隶制,在向国会提出申请时很自然的要求成为“自由州”。
从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即便严格按北纬36度30分划分势力范围,蓄奴州在增长潜力上也是落后于自由州的。这使得南方地区必须在加尼福利亚和新墨西哥这两块横跨南北的新领土上面,做到寸土必争。为了达到让加利福尼亚定位为蓄奴州的目的,来自南方的议员们甚至不惜以独立相威胁。而为了缓和矛盾,美国国会不得不于1850年出台了一系列法案作出妥协。
这些因加利福尼亚法律定位问题而起的法案被统称为“1850年妥协案”,具体内容包括:1、加利福尼亚以自由州身份加入联邦;2、调整得克萨斯与新墨西哥的边界,将得克萨斯西北部共计32.4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入新墨西哥地区(同时由联邦政府出资1000万美元补偿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地区加入联邦时,由该地居民自行决定是否选择奴隶制;3、位于原新墨西哥领地内的犹他地区,在加入联邦时由该地居民自行决定是否选择奴隶制(犹他地区位于南北分割线以北);4、各州司法机构和政府必须竭力协助奴隶主追捕逃亡奴隶,阻扰者需处以罚金或徒刑;5、华盛顿特区宣布废除奴隶制。
可以看出,这些法案有的是为了满足南方的需要,比如2、3、4法案,有的是对北方有利,比如1、5法案。这里面特别要提一下得克萨斯和新墨西哥的划界问题。之前按照得克萨斯和美国的诉求,得克萨斯与墨西哥统治下的“新墨西哥地区”的边界是定位为格兰德河。既然美国取得了战争胜利,得克萨斯自然便把州边界推进到了整条格兰德河。现在等于是得克萨斯将格兰德河上游地区归入新墨西哥领地,这部分所谓还回去的领土,包括有半个后来的新墨西哥州以及科罗拉多州。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bXZSQoqEiciahfd4Q34JKeJxZz0viaddFmukiccufht9hoXkwmGgrdQZk49QPltoXjqXFvje6icjicwdng/640?wx_fmt=png)
这一系列妥协法案的地缘政治平衡意味非常明显。考虑到南方在加利福尼亚的争夺毫无优势可言,把注意力放在争取整个原新墨西哥地区,加入蓄奴州行列会更为现实。将得克萨斯已经开始移民经营的格兰德河上游地区,重新归入新墨西哥的范畴,有利于左右这些地区将来的法律取向问题。如果最终能够如愿,那么南方在新墨西哥地区就能够跨过南北分割线,对冲掉加利福尼亚让北方势力范围越界的冲击。
堪萨斯内战
尽管1850年妥协案暂时稳住了南方,延缓了美国走向分裂的进程,但通过刚才的分析你一定已经意识到,局面对于南方来说其实还是不利的。首先北方已经肯定是拿到了加利福尼亚以及它手上的两个参议院席位了,鉴于加利福尼亚迅猛增长的人口及其临海优势,这个自由州势必还会增加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今天加利福尼亚仍然是美国人口最多,及拥有众议院席位最多的州)。
反观南方在新墨西哥地区所争取到的其实都是不确定性。考虑到北方还拿到了南方无法染指的俄勒冈地区,南方实际只有拿下除加利福尼亚以外,所有美墨战争的战果也就是新墨西哥地区,才有机会让自由州和蓄奴州的数量重归平衡。问题是根据妥协案议定的规则,新墨西哥地区未来的属性存在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必须在其它地区越点界,或者说拿下一两处位于南北分割线以北的州,才能让自己手上留有足够对冲的筹码。
如今得克萨斯以西地区的规则已定,密苏苏里以东地区也都已经泾渭分明的成为了联邦地区,还有空子让南方地区卡位吗?你别说,还真有一个,那就是位于密苏里州与新墨西哥地区(科罗拉多州部分)之间的“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地区。这个板块不仅包括现在的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其中“内布拉斯加”的范围还包括内布拉斯加西北部的:怀俄明州、蒙大拿州,以及南、北达科他州的部分领土。堪萨斯的范围也延伸到了西侧科罗拉多州的半数领土。
概括的说,所谓“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地区,指的是:南北分割线以北、美加分界线以南、密苏里州及密苏里河以西的这部分路易斯安那地区。问题关键不是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地区的历史地缘属性是什么,按照密苏里妥协案的约定,它们在完全具备升级条件之后,应该以自由州的身份加入联邦。然而1854年美国国会却颇有些意外的通过了“堪萨斯-内布拉斯法案”,允许当地居民自由选择是做蓄奴州还是自由州。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bP4icWia6XyEDgS9JlEg19cv31zD9DdXOlkSsIUm75Ep4HemDKyFkhRL67QIb4yaH0oQ8vI7y7bfGA/640?wx_fmt=png)
南方能够提出这样的要求,首先要保证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有一定数量的蓄奴主义者移入。这倒是没有问题,整个区域的东南侧或者说堪萨斯的东侧是已经定位为蓄奴州的密苏里州,南侧则是没有话语权的印第安保留地(后来变身为俄克拉何马州)。换句话说,只要南方无视南北分割线的存在,甚至刻意为之,他们最起码在向南部的堪萨斯地区移民上是有地缘优势的。
鉴于南方有意卡位,在“堪萨斯-内布拉斯法案”出台前,堪萨斯地区出现了蓄奴者与自由移民混杂的情况。现在的问题是,以北方地区在国会的优势来说,这样严重侵犯北方权力的法案能够获得通过,势必是有部分来自北方的议员倒戈,法案才有可能通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有前面的部分已经解读过了。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一直在致力于避免分裂。部分来自北方的议员担心,在自由地区的战略优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蓄奴地区如果感觉到无法在国会维持平衡,会选择脱离美国独立;
另一个是美国领土扩张至太平洋之后,来自北方的资本正在计划铺设横穿美国全境、沟通两洋的大铁路。此时北方地区已经修建和正在修建数条跨越阿巴拉契亚山脉,连接大西洋与俄亥俄河的铁路,考虑到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的黄金以及加利福尼亚在西海岸的绝对优势,铁路西海岸的目的地指向了加利福尼亚。想要穿越北美大陆,最大的障碍是隶属科迪勒拉山系的这片山地高原。这片在北美呈现出橄榄形轮廓的山系,在美墨边境的东西纵深相对较薄,看起来工程量会较小。
为此美国甚至还在1854年花费一千万美元,从墨西哥手上购买了将近8万平方公里的边境土地用于修筑铁路,这就是之前提到过的“盖兹登购地案”的来龙去脉。换句话说,美国在19世纪50年代所规划的两洋铁路线路,呈现出的是一个反Z字状。即先在北方地区翻越阿巴拉契亚山脉,然后再由密西西比河流域南下,最终由美墨连接翻越西部山地抵达太平洋。
对于来自北方地区的资本来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把自由州地区都串连起来。只是这样的路线选择,又必须从南方地区通过,即便选择偏北一点的路线,也很难绕过蓄奴州属性的密苏里州。事实上在美墨战争开打前,南方人自己就有了修筑铁路连接加利福尼亚的计划,甚至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南卡罗来纳运河铁路公司。主持“盖兹登购地案的美国地理学家詹姆斯·盖兹登便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在北方凭借运河自成体系的情况下,原本依赖种植园经济的南方同样希望打通自己的东西通道。如果北方在制定铁路计划时,刻意绕过南方地区,无疑将让双方的裂痕变得更大。基于上述原因,南、北双方的铁路计划都升级为联邦项目统筹安排。让北方民众群情激奋的“堪萨斯-内布拉斯法案”亦在这一背景下于国会获得通过。
然而法案的通过并不代表就解决问题了。不要忘了,决定堪萨斯-内布拉斯地区未来政治取向的是当地的居民。从立法者的本意来说,是希望自由派移民选择移入北部的内布拉斯地区,蓄奴派的移民迁入南部的堪萨斯地区。在内布拉斯地区情况的确如人所愿,当地的纬度及环境也的确不适合开展种植园经济,然而在堪萨斯情况却变得有些复杂。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bP4icWia6XyEDgS9JlEg19cv31zD9DdXOlkSsIUm75Ep4HemDKyFkhRL67QIb4yaH0oQ8vI7y7bfGA/640?wx_fmt=png)
不管是让出整个“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地区还是默认堪萨斯为蓄奴州,都意味着对北方原有权力的侵犯。这一决策甚至引发了美国政坛地震、党派重组(下一节会具体解读)。无法接受的北方民众,尤其是核心定位的新英格兰地区,甚至自发组织移民公司,引导向堪萨斯地区移民,以期影响最终的投票结果。
南方同样不甘示弱,同样有组织性的开始向堪萨斯迁入数以千计的移民。整个堪萨斯在法案通过后的数年间,就这些随着不同派别移民的迁入,而变得矛盾越来越尖锐。在人人可以携枪又有民兵自治传统的美国,类似的冲突很容易引发流血甚至武装冲突。此前俄亥俄与密歇根,就曾经因为一小块在五大湖的争议领土武装对峙,双方甚至各自准备了军费以及进行军事动员。最终在总统和国会的调解之下,急于升级为联邦州的密歇根算是作出了退让,才没有让战争真的打起来。
堪萨斯的情况显然要严重的多,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使得这场争夺异常血腥。当时自由派和蓄奴派水火不容,各自成立政府、议会、制定州宪法,包括抢占城镇。为了己方能获得胜利,从1854年开始至1859年止的这五年间,双方使用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选举舞弊、袭击对方定居点、暗杀及报复性谋杀对手阵营的关键人物。以至于这场混乱历史上被称之为“堪萨斯内战”。
内战之说多少还是有点言过其实,毕竟这些冲突没有演变为真正的战争,最多显现出一些游击战的特征。整个这一阶段的冲突中共有56人被杀。双方毕竟还是希望在表面合法的框架下,争取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投票结果。所发生的一切,与现在那些强行嫁接美式民主,一到选举期就上演各种冲突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将之概括为“堪萨斯内乱”会更为客观。
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奴隶制的定居者并不一定都是奴隶主,很多本身只是贫穷的农民;而反对奴隶制的定居者,大多数同样不是黑人权力的捍卫者。他们彼此只是根据自己的来源地来决定自己把票投给哪一方。只要社会被割裂为两个对立的阵营,大多数人所能做到的就只是被裹挟。
这场内乱无论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希望影响的都是投票结果。经历过数年的混乱之后,堪萨斯的人口终于还是达到了加入联邦的门槛。无论当事人是什么心情,这个盖子总归是要揭开的。以结果来预判,如果堪萨斯最终被定位为蓄奴州,那么南方和不希望美国分裂的人都会松一口气。此前同样被赋予选择权的原新墨西哥地区,将成为新的争夺焦点;而如果自由派选民获胜,那么感觉大势已去的南方州很可能就真的会启动独立进程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aHyvPzVKrKav7V3IzQiamaicRkJKx1xTtxhtzIWGUcmiaBkoJ2QyaBVSXhDyALaRwgDcP9jHzX61llH6cVWysHqDA/640?wx_fmt=png)
不幸的是,蓄奴派在向堪萨斯移民的问题上并不占据优势。从堪萨斯的位置上看,双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但南方的人口基数较之北方要小得多,并且被带入堪萨斯的奴隶只能按照3/5的比例计数。在大环境还算有序的情况下,无论你用什么手段干扰选举,也只有在双方票数相近的情况下能够发挥作用。如果差距过大,就很难指望这些非常规手段能逆转结果。更何况自由派选民并非只是受干扰方,狂热废奴主义者主动制造的混乱与血案并不比蓄奴主义者要少。
在堪萨斯的局势陷入胶着状态时,明尼苏达和俄勒冈这两个北方州却分别于1858和1859年以自由州的身份晋级。这意味着堪萨斯的倒向将变身十分关键,一旦最终定位也是自由州的话,那么三州落后且在北方再无突破口的南方将看不到再平衡的希望。
1861年1月29日,这只美国人民等待已久的靴子终于东地。根据堪萨斯的投票结果,美国国会通过了接纳堪萨斯升级为自由州的法案。紧接着南方宣布独立,美国内战开启。